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自然灾害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A.寒潮、地震、滑坡 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
C.地震、滑坡、泥石流 D.滑坡、台风、泥石流
2.当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就地卧倒,手抱头
B.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向着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下跑
D.向着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上跑
3.地震时学会正确的自救十分关键,下列关于应对地震的做法错误的是( )
A.躲在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马上跳楼
C.户外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D.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4.对广东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 B.沙尘暴 C.台风 D.干旱
5.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雨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6.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图是我国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海洋灾害 B.气象灾害 C.水文灾害 D.地质灾害
(2)根据我国地形和降水分布特点推测,此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横断山区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和地震灾害为主,台风、冷冻和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如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7.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风雹 D.地震
8.干旱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9.2021年7月21日,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报道,台风“烟花”将于7月23日傍晚前后移入东海南部海面,最大可能于7月25日在浙江沿海登陆,对上海的影响趋于加大。台风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影响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10.“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每年9月,鸿雁会陆续离开日渐寒冷的繁殖地.受冬季季风影响,鸿雁的繁殖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滑坡
11.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与植被破坏、不适当开挖无关
B.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
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二、综合题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会宁地区,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江南丘陵、 高原、 高原、黄土高原。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 上游(河流的名称),该河段具有丰富的 (能源)。
(3)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翻过大雪山,越过水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从地理角度分析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
三、图文材料题
13.读下列四幅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图2可知,与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发生旱灾、洪水灾害的频率 ,受灾地区主要分布于 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这是因为影响我国的 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的。
(2)读图3,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地: 洋,影响地区: 。
(3)读图4,寒潮主要发生在 (夏/冬)半年,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寒潮西路经① (省区全称)进入我国,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中路经②内蒙古南下,直达③“鱼米之乡” 平原(地形区);
(4)举例说说台风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
四、识图题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 山脉;② 山脉;③ 山脉
(2)写出A,B,C,D分别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盆地;B. 盆地;C. 平原;D. 平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C对;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属于气象灾害,AD错;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属于环境问题,B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在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火山爆发等,其中除了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台风等灾害外,其他大多数地质现象都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
2.【答案】B
【解析】【分析】恶劣的天气有可能在山区引发泥石流。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把游客掩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属于实际应用类的考点,难度不大,要牢记。
3.【答案】B
【解析】【分析】地震时世界范围内的破坏性灾害,在灾难来临时应远离高大建筑,或者寻找空间狭小的空间躲避灾难,马上跳楼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点评】地震时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4.【答案】C
【解析】【分析】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范围可从最南的海南省一直沿伸到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影响较大的省份有:台湾、福建、浙江、上海、广东、海南、江西。所以,影响广东省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是常见的基础考点,难度不大,学生结合所学牢记解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分析】受夏季风不稳定影响,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是干旱。在较干旱的地区,暴雨没有很大的影响;寒潮发生在冬春季,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小;台风主要发生于我国沿海地区。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属于地质灾害。故答案为:D。(2)从图中看出,滑坡、泥石流是山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平原盆地较少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选项中四川西部是横断山区,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故答案为:A。
【点评】(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2)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泥石流需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亦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如人类不合理开挖地表修建铁路、公路、水渠等;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答案】7.D
8.C
【解析】【点评】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7.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台风(飓风或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故地震属于地质灾害,D符合题意;洪涝、干旱、风雹都属于气象灾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读图可知,干旱灾害多发区是颜色最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C正确;排除ABD,故选C。
9.【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台风主要起源于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离热带海域远,受影响小。
故答案为:D。
【点评】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到来之前要做好防范准备,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10.【答案】A
【解析】【分析】解:图中鸿雁的繁殖地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由于距离冬季的发源地近,极易发生寒潮天气;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我国气温的分布问题,寒潮是冬季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南方地区,由于远离风源地,受到的影响较小。
11.【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灾害性天气具有一定的的关联性。
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与植被破坏、不适当开挖有很大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
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可能与地震的发生有关,B不符合题意;
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C符合题意;
人类活动会诱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12.【答案】(1)云贵;青藏
(2)长江;水能
(3)滑坡、泥石流;崩塌 雪崩 低温冻害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长征路线经过了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判断依据:贵州遵义地处云贵高原;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
(2)金沙江、大渡河均位于长江上游,该河段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3)长征途中,多次经过山区,山高谷深,容易遭遇滑坡、泥石流、雪崩、崩塌等地质灾害,同时翻越大雪山,气温低,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
【点评】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13.【答案】(1)高;季风;夏
(2)太平;东部沿海/东南沿海
(3)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江中下游
(4)台风带来的降水会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们出行不便;易引发地质灾害;农作物减产;缓解旱情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与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发生旱灾、洪灾的频率大,受灾地区主要分布于季风区,这是因为该地区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2)由图3可知,影响我国台风的发源地位于太平洋,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
(3)由图4可知,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寒潮的西路经①表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入我国;中路经内蒙古南下,直达③表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称号。
(4)台风常常带来狂风暴雨,降水量大会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容易在山区引发地质灾害,农作物减产等,另一方面台风也可以缓解旱情。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4.【答案】(1)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2)塔里木;准噶尔;东北;华北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①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上的昆仑山;②是位于新疆中部的天山;③是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
(2)由图可知,图中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B是位于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C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D是位于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
故答案为:(1)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2)塔里木、准噶尔、东北、华北。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的山脉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牢记我国主要山脉。
(2)考查的是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知识,学生多读图,牢记各主要地形区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