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验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验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24 20:0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 分)
一、基础记识:(6小题,共19分)
1.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骸骨(hái) 潜行(qián) 狩猎(shǒu) 匀称(chèn)
B . 轻盈(qíng) 倏忽(shū) 篡夺(cuàn) 沧茫(cāng)
C . 葱笼(cōng) 喑哑(yīn) 喧嚣(xiāo) 静谧(mì)
D. 窸窣( sū ) 嗉囊( sù )飞甍(méng) 缥缈(miǎo)
2.下列各组字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B、夜色仓茫 惊慌失措
C、弱肉强食 变化无常 D、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5.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其中的语言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
【材料】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现代汉语词典》)
A、化石是由年代久远的石头变成的
B、化石可分为遗骸化石和遗迹化石等类别
C、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进程
D、研究化石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6.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面包,那是在告诉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文积累(2小题,共15分)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②万籁此都寂, 。
③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⑤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有一句被誉为“奇偶佳对”,这一句是: , 。
⑥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 ,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①山门圮于河 圮:( ) ② 竟不可得 竟 :( )
③ 湮于沙上 湮:( ) ④ 不亦颠乎 颠:( )
⑤ 但知其一 但 :( )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16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9-11题(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①圮 ②棹 ③铁钯 ④木杮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答:
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和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现代文阅读(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6分)
化石吟
张锋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 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13、选段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2分)
14、“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一句中的“密码”怎么理解呢?(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10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节选自《看云识天气》)
15、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用文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答:
16、按照云的不同光彩,云可以分为哪四种 它们的色彩是怎样的 (4分)
答:
1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天气规律 (4分)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24分)
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 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 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8、“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9.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5分)
答:
20.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⑴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5分)
答:
⑵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5分)
答:
21.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6分)
答:
四、作文(60分)
22.按要求作文。(60分)
以“那一天,那一夜”为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练习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第6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得分 D B D D A
6、略(4分)
7、古诗文默写。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有一句被誉为“奇偶佳对”,这一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① 倒塌。② 终于,到底。③ 埋没。④ 通“癫”,疯狂。⑤只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
9、圮(pǐ) 棹(zhào) 铁钯(pá) 木杮(fèi)
10、①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②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
11、.“讲学者”凭借书本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缺乏实际经验,认为石狮会沉入原来的水下,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然而“老河兵”因为常年和河水打交道,深谙其中道理,并且最终“果得于数里外”,进一步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正如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1)夕阳、落花、归雁。
(2)这两句字面上写景。实则“无可奈何花落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无奈,是对过去不可挽回的叹惋。“似曾相识燕归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表达的是物是人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时事的变迁,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13、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14、是指通过对比的研究,我们可以破解生物进化之谜。
15、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16、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虹,彩色圆弧;霞,红色。
17、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18、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
19、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0、(1)能适应各种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
(2)因为它挖土的工具只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钳子”、“锯”或“耙”,作者说蟋蟀住宅工程“伟大”,是与它“那样简单”的建筑工具相对比而言。蟋蟀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建成这样的住宅,真是费尽了心血和力气,确实不容易,堪称超能量的发挥了。
21、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住宅”的特征进行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