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
想想议议
要想知道这些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探究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演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
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
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一、音调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结论:声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快,音调高;振动慢,音调低。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低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音调低:听起来沉、粗、厚重;
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明亮。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物体在1s内振动1000次,频率为1000Hz。
小结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 ,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观察声波的波形图
用不同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示波器和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
观察波形时,波形密集的音调高,频率高。波形稀疏的音调低,频率低。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大。
重击 鼓声大
鼓面下凹程度大
轻击 鼓声小
鼓面下凹程度小
二、响度
演示:用不同力敲音叉,观察乒乓球
弹起的距离和声音的大小。使音叉
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
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振幅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2.响度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响度还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
结论: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不同乐器演奏
三、音色
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
例如: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小游戏:听声辨人。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悄悄叫个同学发出个声音,让大家猜是谁。
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音调相同,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乐音: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
1.噪声的分类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
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噪音的波形
四、噪声及其防治
2.常见的噪声来源有哪些?
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3.噪声强弱的等级
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弱的声音;
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90dB;
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一些声音的分贝数
4.噪声的危害
1、可以引起耳鸣、耳痛损伤听力。
2、使人心烦意乱、降低工作效率。
3、损害心血管,引发高血压、心脏病。
4、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使人喜怒无常。
5、干扰休息和睡眠。
6、损害视力。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防止声音的发生
阻断声音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5.噪声的控制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怎样控制噪声?
消
吸
隔
(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禁止鸣笛)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用手堵住耳朵,戴耳塞)
课堂小结
控制噪声
防止声音的发生
阻断声音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