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0 15: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会写“寇”等15个生字,会认文中加拼音词语,能准确辨析多音字“横”“绷”;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壮观场面,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斩钉截铁、屹立、纵身、昂首挺胸”等词语的意思;
3.表达与交流:借助关键词讲述《狼牙山五壮士》;说一说五壮士给你留下的印象;交流文章点面结合写作手法的好处,并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壮观场面,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斩钉截铁、屹立、纵身、昂首挺胸”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习
1.通过查字典,读准“晋、冀、抡、雹”等字音,辨析多音字“横、绷”。
2.大声朗读课文,至少5遍,做到熟读课文。
3.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4.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悬崖绝壁、斩钉截铁”等词语。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分类,体会其表达效果:
日寇 进犯 横七竖八 叽里呱啦 开了花 攀登 向上爬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批注,尝试自主解决课后习题。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一)我是“小老师”(朗读、领读词语;理解词语并分享方法)
日寇晋察冀 进犯 抡圈 崎岖 攀登 屹立 眺望 纵身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悬崖绝壁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全神贯注 满腔怒火
多音字:绷得紧紧的 横七竖八
易读错字:晋察冀抡一个圈 山涧雹子
易写错字:全神贯注 粉身碎骨 热血沸腾攀登 悬崖
指导书写:寇(注意最后一笔) 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紧凑)
(二)我是“朗读者”
指名朗读展示,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注意词语的感彩)。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一)默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一题,用小标题的方式标出每部分内容。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二)结合小标题,按照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为了语句连贯,适当运用连接词。)
(三)借助关键词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找准关键词、不遗漏重要情节、加入恰当的动作、神态。
任务四:品读文本,感悟英雄气概
(一)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的?
1.接受任务—壮心
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大举进犯”“任务交给了六班”等关键语句,发现敌我力量悬殊,体会五壮士承担重任、不怕牺牲的精神。
2.诱敌上山—壮行
品读第二自然段,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痛恨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重点指导朗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关注画线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战士们的情绪和与敌人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强调短句的作用。朗读时要读出坚定、果断、斗志昂扬。)
教师相机介绍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好处。
3.引上绝路—壮志
品读第三自然段,品读“绝路”含义,找出点面描写,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志向。
4.顶峰歼敌—壮举
品读第四、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五壮士英勇杀敌的词语,再次分析作者点面结合手法的妙处。
重点指导朗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关注画线动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这些动作,体会战士们对敌人的痛恨,朗读时要有力、快速。)
5.英勇跳崖—壮言
品读文章最后部分,找出五壮士跳崖的语句,通过分析点面结合描写的作用感受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后的欣慰和自豪,也能感受到五壮士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重点指导朗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朗读时要读出中国人的坚强不屈、中国人的爱党爱国。)
思维导图
(二)交流任务一第五项内容,品读作者语言运用的准确。
(三)创设情境,引发深思
我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假如你是七连连长,得知六班在完成任务中全部牺牲,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作为连长,你要把这个噩耗告诉五壮士的家人,你会和他们的家人说些什么呢?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当我们学完这篇文章时,心里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呢?
提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表达,再次感受五壮士英勇无畏的伟大壮举。
任务五:迁移历练,深化主题
(一)如果你是七连连长,战斗胜利后,你会如何向上级汇报七连六班五壮士的情况?
报告连长,七连在与进犯日寇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后,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六班。为了拖住敌人,六班五位战士在狼牙山与大批日寇英勇战斗。他们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 ,
战士宋学义 胡德林和胡福才 ,
最后,五位战士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评价标准(见下表):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围绕中心意思写 ☆☆☆☆☆
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
语言简洁,突出重点 ☆☆☆☆☆
点面描写恰当 ☆☆☆☆☆
(二)作业设计:
把《狼牙山五壮士》讲给家人听,尝试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如描写一次六一节活动,一次校运动会,一次过春节,一次春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