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 专题十古诗文阅读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 专题十古诗文阅读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0 13:53: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9张PPT)
  古诗文阅读是语文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内容,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规定: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专题十 古诗文阅读
考点1 古诗词鉴赏
复习要点
掌握古诗词重点字词的释义、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方法;联系注释,用自己的话表达句子的意思;领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或思想感情;结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赏析古诗词。
考点梳理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字词 释义 理解字词释义的两种常用方法: (1)结合注释来理解古诗词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2)联系上下诗词句,从整首诗(词)的角度来推断字词的意思 ①解释字词意思
②选择字词释义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朗读节奏 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有不一样的停顿方法。 (1)四言诗的划分节奏多为“二二” 如:东临 / 碣石,以观 / 沧海 (2)五言诗的划分节奏有以下三种: ①“二二一”式:绿树 / 村边/合 ②“二一二”式:举头 / 望/明月 ③“二三”式:离离 / 原上草 (3)七言诗的划分节奏有以下三种: ①“二二二一”式:沉舟 / 侧畔 / 千帆/过 ②“二二一二”式:春蚕 / 到死 / 丝 / 方尽 ③“二二三”式:人生 / 自古 / 谁无死 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画面 描述 抓住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在忠于原诗词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力求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①翻译句子
②描写了(刻画了)什么样的景色(人物形象)
内容 理解 内容理解的方法如下: (1)结合诗词句注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出诗词句的意思,语言要通顺 (2)用恰当的语言将每句诗词的意思组织起来,就是整首诗词的意思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思想 感情 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的诗词句表达出来的。理解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结合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来谈 (2)从古诗词的标题、关键词句等方面寻找答案 (3)常见的诗歌类型及其表达的情感: ①写景诗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②田园诗词表现对悠闲、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③送别诗词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④边塞诗词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或者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⑤行旅诗词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表达 技巧 (1)修辞手法:结合具体的诗词句分析,一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写景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怀古诗—借古讽今 某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真题点拨
(2022·贵阳市贵安新区)古诗鉴赏。(6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2分)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3.词中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我从“       ,        ”这两句词中读出来的。(2分)
2.关于这首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D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解析】第1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背诵默写。
第2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和分析。D项说法正确。A项,辛弃疾是宋代的。B项,“西江月”是词的词牌名。C项,“见”读xiàn,同“现”。
第3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是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所以描写的是夏季。
考点2 文言文阅读
复习要点
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的释义、朗读节奏划分和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联系注释,读懂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或思想感情;结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考点梳理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字词 解释 (1)常考的字词解释: ①通假字。如“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的“惠”同“慧” ②古今异义。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子”,现代汉语中则只有“妻子”这一层意思 ③一词多义。如“去”,在“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表示距离,而在“众皆弃去”中表示“离开” ①解释字词意思
②选择字词释义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字词 解释 (2)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 ①借助字典、图片等理解意思;②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③从现代汉语推测意思;④组词、扩词理解句意 ①解释字词意思
②选择字词释义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文言 断句 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与技巧: 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夫、盖、且、若夫、至若)之后要停顿 如:虽 / 与之 / 俱学。(《学弈》) 夫 / 不可陷之盾 / 与无不陷之矛。(《自相矛盾》) ①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②给文言句子断句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文言 断句 ②有些古今异义词(于是、可以、以为、妻子、中间)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却看 / 妻子 / 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③根据语言顺序,分析结构停顿 如:伯牙 / 破琴 / 绝弦。(《伯牙鼓琴》) ①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②给文言句子断句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文言 断句 ④需要着重强调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先 / 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⑤“也”“焉”等字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以夜继日 / 焉。(《囊萤夜读》) ⑥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所宝 / 以百数。(《书戴嵩画牛》) ①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②给文言句子断句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文言 断句 ⑦并列短语之间要略作停顿 如:有良田 / 美池 / 桑竹 / 之属。(《桃花源记》) ⑧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世传 / 李太白 / 读书 / 山中。(《铁杵成针》) ①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②给文言句子断句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文言句 子翻译 文言文翻译句子时应注意: ①留: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②删:句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删去不译 ③调: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做适当调整 ④补: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路的内容增补出来 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内容 理解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答案准确率较高)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答案准确率较高) ③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①按原文填空
②概括主要内容
人物 形象 概括人物特点时,首先弄懂文中人物所做的事情,然后根据事情来概括 文章表现的人物的性格、品质等
考点 基础知识 考查形式
文章 主旨 文言文虽然短小简练,却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对于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拓展延伸。或抓住关键语句,或进行朗读感悟,或进行对比、想象,或进行讨论、表演,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或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真题点拨
(2022·惠州市)阅读感悟。(12分)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3分)
2.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虽与之俱.学         (2)非.然.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
一起 
不是这样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 / 一人专心致志 B.为是 / 其智弗若与
C.虽 / 与之俱学 D.一人 / 虽听之
4.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5.从这篇文言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C 
C
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
  【解析】第1题考查文言文的识记。根据原文内容补充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第2题考查字词解释。这类题目大多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平时复习要注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及其解释;答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1)俱:一起。(2)非然:不是这样。
  第3题考查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答题方法详见前文“考点梳理”中的“文言断句”。A项应为“其一人 / 专心致志”。B项应为“为是 / 其智 / 弗若与”。C项正确。D项应为“一人 / 虽 / 听之”。
  第4题考查对句式的理解。常考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省略句三种。“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是判断句。A、B、D三项也是判断句;C项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主语和谓语倒装了。故选C。
  第5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通过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但是其学习效果截然不同,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考点1)
一、课内古诗词鉴赏。
1.(绵阳市三台县)诗歌鉴赏。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古诗文阅读综合自评(一)
(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C
(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展示的画面。
 (示例)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示例)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2.阅读下面这首词,并完成后面习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  。
(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 
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
忽见 
(3)词的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绘。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桥,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桥,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2)词中描写的是  夏天  (季节)的景象,我是从“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这两句词中读出来的。
夏天 
稻花香里说
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完成后面习题。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下列对诗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D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C )。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都
B.只有 只有 只有 才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也
D.即使 也 无论 都
C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临危不惧  、  视死如归  ,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临危不
惧 
视死如归 
人生自古谁
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完成后面习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韩愈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 
(3)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  早春  (时节)的小雨,诗的第一句以“  润如酥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这时的草  稀疏  、  矮小  的特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这是一首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
②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
稀疏 
矮小 
×

早春 
润如酥 
二、课外古诗词鉴赏。
1.(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诗歌鉴赏。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①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①山际:山边。
(1)解释词语的意思。
烟:  指山里面的雾气 
窥:  从缝隙中看 
(2)这首诗写了诗人居住在  山居小屋  。所见之景有  云烟  、  竹林  、  落日  、  鸟儿  、  白云  等。
(3)前两句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对偶  。意思是  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4)从“  鸟向檐上飞  ,  云从窗里出  ”可以看出诗人所居之处地势很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  的思想感情。
指山里面的雾气
从缝隙中看
山居小屋 

烟 
竹林 
落日 
鸟儿 
白云 
对偶 
与天相接的地方
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 
2.阅读《诉衷情》,完成练习。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词人年轻时候的愿望是( A )。
A.为国家建功立业
B.获得侯的爵位
C.获取高官厚禄
A
(2)从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 D )的作品。
A.少年时期 B.青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晚年时期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这句词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D
 这句词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古诗文阅读综合自评(二)
(考点2)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河源市紫金县)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  教导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  引,拉 
③为是其智弗.若与? 弗:  不 
④非然.也。     然:  这样 
教导 
引,拉 
不 
这样 
(2)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用原文回答)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本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其一人  专心致志  ,另一人  三心二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
意 
2.(广元市昭化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
人物 观点 理由
第一个孩子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①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第二个孩子 ②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而日中
时近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知识渊博呢? 
(3)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答案,并在下面画“     ”。
  这则小故事以(对话 说话)的描写方式贯穿始终,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两小儿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拟人),并用(列数字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说明了(知识无穷 人各有志)、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 专心致志)的精神。
谁说您知识渊博呢? 
对话
比喻
作比较
知识无穷
实事求是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tāng shāng)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xián xuán),终身不复鼓琴,以为.(wèi wéi)世无足复为.(wèi wéi)鼓琴者。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    
②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     
tāng
xuán
wèi
wéi
心志,情志
不久,一会儿
(3)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方鼓琴而志 / 在 / 太山
B.方 / 鼓琴而志在太山
C.方鼓琴 / 而志在太山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谁说您知识渊博呢? 
(5)俞伯牙、锺子期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请调动你的知识储存库,补充下列对联,表达对“知音”的赞叹。
横批:高山流水
上联:神农尝草,时珍辨株,识性识药
下联:叔牙荐贤,     ,     
知音难觅(乐曲高妙)
伯牙断琴
知音知人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1.(南京市高淳区)阅读《荀巨伯探病》,完成练习。
荀巨伯①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④?”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⑤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颍州人。②胡贼: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人。胡贼就是敌兵。③败:毁坏。④独止:一个人留下。⑤委之:丢下他。⑥班军:回师,指退兵。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值.胡贼攻郡(适逢)
B.友人语.巨伯曰(告诉,对……说)
C.子可去.(到某地)
D.子令.吾去(叫,让)
C
(2)本文语言精练,一句话就把事情及背景交代清楚了,请在文中找出这句话并抄下来。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 
(5)荀巨伯是一个怎样的人?
 荀巨伯是一个有情有义、重视朋友的人。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
/
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 
荀巨伯是一个有情有义、重视朋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