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涛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⑦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⑧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他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⑨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⑩你细细端详这些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1、文章第①段,作者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结合原文,树的“伟大”“高贵”“智慧”的内涵分别是么?
2、文章第④段,作者说树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请指出树都“清楚”些什么?
3、文章以梧桐树王、无花果王为例,意在赞美它们怎样的品德?
4、(1)怎样理解文中“大树”的形象?
(2)大树的成长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3、“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4、“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选文有改动)
1、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淡竹
①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一般踌躇满志。
③银杏,不惜褪去了一身浓艳,企图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④兰花,像极薰衣草,所有的花都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
⑤浮萍无根,却有心机,幻想挣脱随波逐流的命运。
⑥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⑦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⑧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
⑨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⑩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1、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他可以很入世。
(2)他也可以很出世。
2、文章题为“淡竹”,为什么花大量笔墨描写稻子、银杏、兰花等植物?
3、结合上下文语境,体会第⑦节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伟大:①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②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高贵:①贡献全部,从未索取。②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智慧:①有灵有智,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②处理复杂关系的大师。
2、①清楚它在天地间的位置;
②清楚它与大自然的关系;
③清楚它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
3、梧桐树王:战胜条件的艰苦,以顽强的生命力尽显王者风范。
无花果王:尽己所能做出最大贡献。
4、(1)理解:①“大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在文中具有特殊含义,大树的生存状态实际上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表面上说的是“树”,实质却时时刻刻在说“人”。②大树给人很多启示和教益,是人的亲人和老师。
(2)启示:①人应该像大树那样,站稳脚跟,拥抱世界,“尽得天地风云之气”;②人应该少说话多思考;③人应该学会多奉献,少索取;④人要活得高贵,有骨气;⑤人要善于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⑥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若能经历考验,那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解析:
1、文章第二、三、四段分别对应大树的三方面的特点:伟大、高贵智慧。
2、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提取与概括,主要是第四第五段的内容。
3、第六第七段写梧桐树王在艰苦环境中顽强屹立的王者风范。第八段写无花果树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4、联系文章主旨来谈启示。注意启示要从文章出,切忌空谈。
1、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2、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3、惊喜、敬佩。
4、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解析:
1、文章是要表达对兰草的超强生命力的赞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文中第五段中“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表明出作者的思想。作者在小时候对兰草的感情是因为父亲的话引起作者“想见”。救灾时见了兰草那超强的生命力,感情是“肃然起敬”。
2、写树和花往日的青翠、秀色都被泥土埋没,更能衬托出兰草生命力的强。
3、在洪水后那样荒废的环境中能够看见花,是出人意料的,兰花能够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坚强的生长而且开花,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4、本文的最后几句话是揭示文章主旨的。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文章的主旨。
1、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2、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3、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解析:
1、考查衬托手法的运用。在托物言志散文中,对一切物象的描写都是为了衬托出所托之物的特点。
2、三次用“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起强调作用。“飞来飞去”描写生动形象,更传神地写出我努力的情景。
3、考查对题目含义和文章主旨的理解。题目有双重含义。“会飞”第一是蒲公英的特征,第二是母亲对“我”的希望。
1、(1)“入世”指竹子无论生还是死,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为人类无私奉献。
(2)“出世”指竹子虽死犹生,那种优雅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淡而隽永的精神还在,还永远留存人间;他即使身处世俗,依然可以笑忘名利、与世无争、看淡生死。
2、内容上:写出了这些植物都在不惜一切奋力为自己争夺生长的机会,汲汲于名利,表达作者的厌弃之情。
对主体及主旨的表现作用:与淡竹的“另类”形成对比,衬托淡竹淡泊名利的可贵品质,突出作者对淡竹的喜爱之情。
结构上:为下文具体展开描写竹子的正直与淡泊的品质作铺垫。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乎所有的植物对生长、开花、结果的渴望,表现它们追逐名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植物汲汲于名利的蔑视之情。
详解:
1、含义理解题注意要点:①须结合语境理解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②所谓“含义”须从语境中的具体信息中提炼出抽象的、一般性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事理信息,但又不可脱离文本。
2、次要形象作用体会:①首先准确提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核心特征,关注作者情感;②一般情况下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体会其在文中存在的意义,有时也需考虑其在形式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方面的功能;③内容上须注意其对主体形象的衬托作用,以及对文章主旨的表现作用。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长势旺盛,饱含着生命和生长的激情(表层),表现了它们的汲汲于名利(深层),衬托出淡竹的淡泊名利(对主体形象的烘托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植物的蔑视和对竹的赞赏之情(情感体悟的个性化、全面性)。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课前一开心
1、以下哪个是葡萄牙球星?
A:A罗 B:B罗 C:C罗 D:D罗
2、以下哪个是阿根廷球星?
A:梅东 B:梅南 C:梅西 D:梅北
3、以下哪个是巴西球星?
A:外牛尔 B:内牛尔 C:外马尔 D:内马尔
4、以下哪个是英格兰球星?
A:黑帕德 B:蓝帕德 C:绿帕德 D:红帕德
5、以下哪个是法国球星?
A:上贝上 B:下贝下 C:里贝里 D:外贝外
6、以下哪个是荷兰球星?
A:粥佩西 B:粉佩西 C:面佩西 D:饭佩西
7、以下哪个是西班牙球星?
A:托风斯 B:托火斯 C:托雷斯 D:托电斯
8、以下哪个是德国球星?
A:171 B:272 C:373 D:474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金题精讲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被遗忘的稻草
①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冰后丢在堤岸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将这些稻草挑回去。
②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却仍然堆在田埂上。
③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枯黄的稻草透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浆。
④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田里的草也长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说不定人们会发现这一垛被遗忘的稻草。人们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抽一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一垛稻草!”稻草便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垫坐得更舒适一些。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着一团稻草,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⑤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降的霜突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⑥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 ( http: / / www.21cnjy.com )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⑦冰雪消融,堤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着稻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的到来。
题面:
1、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
4、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
题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青青庭院
①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②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③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能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翅膀像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④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⑤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⑥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题面: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2、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③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结收获
托物重点是特征
先外后内看分明
节外生枝是比衬
主题最终落在情
每课一积累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张单程的火车票,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拿到往返的那张票,所以生命从我们出生那天开始,它就像箭一样地射向远方,我们能够在自己手里把持住的就是我们此时此刻,这无比宝贵的生命。
——毕淑敏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讲义参考答案
金题精讲
题一:
1、①人们预备将它挑回去,但忙完后,稻草仍堆在田埂上。
②人们歇息时突然记起它,但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③任凭稻草由黄变白,腐烂消亡。
2、“颤栗”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被遗忘的稻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在看到耕牛由远而近走来时那种热切盼望的样子,表现出它渴望自己被发现的心情。因此,这里的“颤栗”是因兴奋而颤动,是因期待而颤动,是因渴望被发现而颤动。
3、“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稻草不肯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被遗忘,这也表现出这垛稻草的执着。
4、表明那垛稻草虽已腐烂,却滋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生命,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身价值,体现了它的奉献精神,表现出作者对那垛稻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追求。题二:
1、(1)“逼你的眼”写出了石榴花火红的颜色,写出了石榴花掩映在油亮的深绿里,想要积极探出头来的样子,衬托出这满庭院的绿的深浓,写出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喜爱。
(2)“眼睛一般地眨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窗子人格化并比作眨动的眼睛,生动地写出了窗子在爬墙虎的掩映下被阳光投射的样子,衬托出这满园的绿,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第③段详写儿时捉蜜蜂使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捉蜜蜂的趣事来写庭院植物生长的旺盛,间接地写出了庭院的绿的盎然生机,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儿时乐园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