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讨论,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阐明群落演替的概念、过程、机制和规律。
2.结合实例,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说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以及二者的异同。
3.通过材料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不同影响,增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群落演替的概念、过程、机制和规律。
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
3.理性看待人类活动对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影响,增强使群落演替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机制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根据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到1934年不断发展变化的实例,得出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
(二)问题引导,完成任务
任务1:分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8~39页的图2-11,完善各个阶段的模式图。简述群落演替的过程。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是地衣
2.地衣阶段又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苔藓取代地衣了吗?
3.为什么经历苔藓阶段后,不能马上长出高大乔木,而是先经过草本植物阶段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5.无机环境和群落演替有什么联系?
6.随着植物的发展变化,群落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会发生变化?
总结:群落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群落演替体现的是群落内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优势物种的更替。群落演替中的取代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每个阶段的动植物都是与当时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
在上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任务2:分析、归纳发生在裸岩上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异同
观察图片描述农田弃耕前后的变化。
提供资料,让学生据表推测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依次经历哪些阶段?
列表归纳发生在裸岩上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异同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但是这两种类型的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任务3:分析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问题1:所有的演替都会发展为森林吗,为什么?
问题2:群落最终演替到什么阶段,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处在变化中,因此,群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在不同环境中,发生着不同的演替,但是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不同演替的结果导致不同类型群落的产生。
问题3:阅读教材第42页资料二,分析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正是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方向,并且加快了这种演替的速度。再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污水排入河流等,也是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结构简单的方向进行。
问题4: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都是不良的吗?
在以上例子中,考虑到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所以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同时,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朝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认同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措施的意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心,以及共建生态文明的使命感。
(三)课堂小结,构建导图
本节课,通过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分析群落的形成和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按起始条件划分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趋势趋于结构越来越复杂,最终达到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群落演替的过程受人类活动、外界环境、群落内生物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群落的形成和演替是有客观规律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类型不断发展变化,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短期看,群落演替是群落内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长期看,则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