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的一些现象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鸟的育雏 B.大熊猫找食物 C.海豚钻火圈 D.猪的心脏跳动
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C.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
3.动物具有“学习行为”,最确切的说法是有利于 ( )
A.寻找食物 B.找到配偶
C.逃避敌害 D.适应复杂的环境
4.有关本能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
A.本能是动物出生后后天学得的行为
B.本能先天获得的,不学而会的行为
C.有些本能行为要在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能形成
D.有些本能行为与后天的学习有一定的联系
5.“鹦鹉学舌”是同学们熟悉的成语,鹦鹉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后天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 .经验行为 D.适应行为
6.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A.鸟儿鸣叫 B.鲸鱼“喷”水
C.狼捕食,鹿奔跑 D.蜥蜴经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体色
7.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鸡蛋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捕食行为
8.以下两项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 B.蚯蚓走迷宫、猫抓老鼠
C.大山雀喝牛奶、萤火虫发光 D.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
9.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10.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C.低等动物不具备后天学习行为
D.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越复杂
11.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
A.蜜蜂跳舞 B.蜘蛛结网 C.母鸡孵卵 D.小狗算加法
12.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伸运动。这种行为是动物的 (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
13.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
A.昼夜节律 B.潮汐节律 C.季节节律 D.没有节律
14.几乎所有的灵长口动物,像猕猴、黑猩猩等,都过着等级森严的群居生活,下面与它们群体中“首领”的产生关系最大的动物行为是 ( )
A.贮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捕食者
15.蜜蜂、白蚁、猴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A、B、C都是
16.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 B.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17.下列事件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金龟子受惊扰时就缩起足假死不动
B.蚂蚁会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
C.一只工蜂发现了蜜源后,会通过“跳舞”把蜜源的位置告诉同伴
D.年幼的猩猩跟着成年的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到地上,进行取食
18.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19.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20.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储食行为 D.防御行为
21.我国东北长白山的黑琴鸡,每年4月初的黎明时刻就会群集在林中的开阔地上,雄鸟提起翅膀,散开
尾羽来回奔驰,并发出不同寻常的鸣叫。这是一种(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
22.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虫子,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亲鸟的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鸟类喂金鱼属于鸟类的取食行为
C.蚂蚁具有社群行为
D.蜜蜂的三种类型的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24.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正确的是( )
A.法布尔主要采取实验法来研究动物行为
B.实验法就是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的行为
C.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D.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主要是统计法和推理法
25.为深入研究海豚的行为,科学家在海豚身上安上对海豚毫无影响的微小的“声波”接收装置,以真实地记录海豚的自然活动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文献法 C.分类法 D.实验法
2、填空题
1.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于高等动物来说,动物行为的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调节的。
2.科学家在野外研究动物主要用__________,而在实验室探究动物的某一行为主要使用__________。此
两种研究法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动物的本能行为是通过__________和自然选择
进化来的,受__________的控制。
4.动物行为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3、连线题
1.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的正确关系用线连起来。
A.大雁的南飞 a.防御行为
B.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b.攻击行为
C.两只雄狮在搏斗 c.社群行为
D.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d.节律行为
E.一山不容二虎 e.领域行为
2.将下列成语、俗语中描述的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分类并连线。
A.望梅止渴
B.老马识途 a.先天性行为
C.惊弓之鸟
D.北雁南飞 b.后天学习行为
E.孔雀开屏
4、分析题
1.(10分)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堆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室。
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
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
才掘一个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 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当它发育到一
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
蜂是具有______________行为的昆虫。
(4)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法。
2.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
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黑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_________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
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
(1)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繁殖后代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_______。
(3)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A 6.B 7.A 8.A 9.C 10.D 11.D 12.D 13.A 14.B 15.D 16.D 17.D 18.C 19.A 20.C 21.A 22.C 23.C 24.C 25.A
二、填空题
1.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神经系统
2.观察法 实验法 是否对动物施加外界的干扰
3.遗传物质 神经系统
4.神经系统 激素
三、连线题
1.
2.
四、分析题
1.(1)先天性行为 该行为是生来就会的 (2)遗传物质 (3)社群 (4)观察
2.(1)后天学习 (2)不能 (3)学习 (4)遗传物质 先天性行为 (5)适应复杂的环境
3.(1)工蚁 蚁后 (2)对 (3)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