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的形成原因。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2.通过探究环节,渗透人文关怀,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仪器: 平面镜、薄厚不同的玻璃板、相同的蜡烛2支、不同的蜡烛2支、8K白纸、刻度尺、学生导学案。
教师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视频文件。
【教学方法】
教 法
引导、设问、点拔; 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法。
学 法
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照镜子》
[提出问题]:我们都照过镜子,照镜子的时候,镜子后面还有一个“你”,这个“你”其实是你的“像”,除了镜子能成像,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成像呢?
[学生回答]:……
[总结]:这几位同学举的例子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面平整光滑,表面平整光滑的反射面我们称之为“平面镜”。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之间在大小上和到平面镜距离上有什么关系呢?
二、课堂探究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2)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这两个问题,结合课前预习,各小组讨论2分钟。
[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
[总结]:这两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就清楚了,下面请各组按照导学案上的提示,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中注意组内合作,组长做好分工,安排人员记录实验数据。
[分组实验]
[小组展示]:我看各组的实验都已进行完了,哪个小组来跟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总结]:通过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发现这和我们数学上学的一个概念非常吻合,那就是对称。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完了,但还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1.2.3.4.5.6组分别讨论导学案“对实验过程的思考”的六个问题。给各组2分钟时间讨论。
[分组讨论]
[学生交流]
[总结]:各组讨论的都非常好,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实验我们就真正做完了。
[小试牛刀]
三、课堂探究2: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及原理
1.平面镜成像的性质
[总结]刚才第1组讨论的结果发现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的特点,我们发现: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演示]利用光学作图动画,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探究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另一种表述
平面镜成像
二、探究点2: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及原理
1.成像性质
2.成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