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6 梯形的认识
课题 梯形的认识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先提供生活中的实例,然后概括出梯形的定义,再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接下来给出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和直观图。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定义,同时形成对梯形的完整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认识梯形,跟前面平行四边形一样,难点还是在于画不同方向以及指定底 边上的高,还有就是判断两种特殊的梯形,即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还存在一些方法上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什么是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会画梯形底边上的高。 2.让学生在活动操作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观察交流中探寻规律,解决问题。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及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了解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底边上的高。
难点 在画图实践中归纳总结图形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你能从图片中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探究点 认识梯形 1.认识梯形的特点。 (师生拿出梯形学具) 师:梯形有什么特点?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仔细观察学具袋中的梯形,可以量一量、折一折,和同桌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会发现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的长度不相等,也有少数梯形两条边或三条边长度相等。梯形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不像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是平行的。 师:大家的观察可真仔细!是的,我们把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学习画高。 (1)课件出示梯形图: 师:梯形各个部分都有名称。大家请看,互相平行的这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上面较短的一条叫上底,下面较长的一条叫下底。另一组不平行的对边叫作梯形的腰。 (学生活动:同桌间互相指认梯形各部分名称) (2)师:怎样画梯形的高呢?(指导学生试着画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在梯形学具上画出不同的高并说一说画法) 预设:学生有之前作平行四边形高的经验,能知道在上底和下底之间作一条垂线,就是梯形的高。这里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必须是在上、下底之间作出的垂线,这样的高有无数条。但它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以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为底再作出不同的高,所以同一个梯形的高的长度是唯一的。 (课件继续呈现梯形的高) (3)师:画一画,说一说:指出梯形各部分名称并作高。(学生独立操作并回答) 3.认识等腰梯形。 师:(课件出示等腰梯形)观察这个梯形的两腰有什么特点?(通过测量得出两腰相等)你有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吗?(同桌间互相交流,教师总结) 师: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4.认识直角梯形。 师:(课件出示直角梯形)观察这个梯形,它有什么特点?(有一个角是直角)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同桌间互相交流,教师总结) 师: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作直角梯形。 5.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相比,有什么异同呢? 师生共同总结:都是四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交流和讨论,从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认识梯形的腰。这样有层次地展示出梯形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符合直观性原则,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转换,进一步加深对梯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同时又认识“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的独特属性。
课堂检测 1.教材第66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67页“练习十一”第5题. 3.教材第68页“练习十一”第6题.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