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 通过读青藏地区地形图,描述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及“高原”的地形、气候等特色自然地理特征,并简要分析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2. 通过读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结合教材文字资料,说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说出影响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举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事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用事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谈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扎西老师给大家写了封邀请信,邀请大家暑期到他的家乡(青藏地区)进行研学旅行。
新课讲授:
【世界屋脊】
走进青藏—位置范围
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活动:提问: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首先说出青藏地区在我国的方位,然后,让学生在图9.3中找到青藏地区周围的山脉,用方位和山脉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青藏—自然特征
情景:扎西老师提醒大家暑期研学要带上防寒保暖的厚衣服(思考为什么)。
1.青藏地区的地势有何特点?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地形特点是什么?
活动:读图9.3,说出青藏地区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2.通过对比拉萨和成都的气候,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降水稀少。
学以致用:青藏地区传统服饰藏袍反应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青藏地区属于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藏袍一个袖子,便于中午和早晚的穿脱。由此可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带厚衣服。
3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思考该地区为何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海拔高,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河湖众多,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迁移思考:青藏地区有哪些能源资源?(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探究青藏—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情景:扎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思考当地的农业)。
结合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高寒牧区
(1)青藏地区农业部门有哪些?主要的牧区有哪些?有哪些优良的畜种?
畜牧业和种植业;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2)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的环境的。
牦牛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御寒,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2.河谷农业区
展示当地主要农作物图片,说出青藏地区的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这种农业类型叫什么?
在图9.11上找出两个种植业的分布地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该种植业类型为河谷农业。
(1)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热量
(2)分析这两个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方面分析)
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学以致用:结合教材89页阅读材料,分析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青稞高产的原因?
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传统民居
情景:研学中,达到牧区,扎西老师安排大家居住牧民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达到农区和城镇,安排大家住用石块建造的碉房。
保护青藏—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一带一路向西部内陆推进,青藏地区已经与全国连成一片。“天堑变通途”,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正褪去神秘的面纱,散发诱人的魅力,我们相信青藏地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思考:研学途中要保护好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研学青藏地区活动认识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总结了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分析了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进一步用具体事例衣食住行等方面强化了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作业布置:
1.观看《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
2.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认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重在强化学生对区域自然特征的方法总结,对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的理解,会独立思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加深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