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高原湿地
— 三江源地区
八年级 / 第九章 / 第二节
课程标准: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
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
2
学习目标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补给来源及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原因及对策。
长江
澜沧江
黄河
江河的发源地
三江源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江河的发源地
寻找
三江源
第一部分
三江源是 源区、 源区、 源区的总称。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蓄水池
输水管道
水塔示意图
中华水塔
澜沧江
黄河
长江
15%
49%
25%
说一说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三江源地区为该河提供水量所占比重
1.海拔高 2.蓄水量大
三江源地区的降水不丰富,为何成为河流的发源地
三江源地形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寒
冰川广
海拔高
湖泊多
冰川和雪山融水
冰川和雪山融水— 最初水源
湖泊和沼泽—河流调蓄器
大气降水—水源补充
大气降水
江河水源主要是由 、 融水补给 。
河流流量通过 调蓄。
冰川
雪山
湖泊和沼泽
源流
约古宗列曲
卡日曲
河流长度
(千米)
326.09
362.63
河流特征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流量为2.5米 /秒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米 /秒
2 372
3 126
流域面积
(千米 )
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黄河考察活动
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模拟
科考
面临的生态问题
问题
三江源
第二部分
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湿地最多的国家总面积7.47万km ,三江源湿地面积7.33万km
材料一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材料二
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区分异显著,分布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
材料三
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不长,土壤、植被尚处于年青的发育阶段,在寒旱的气候条件下生物生长周期长、更新极为缓慢,生态系统一旦破坏,极难自然恢复。
材料四
过去
现在
过去
现在
过去
现在
关于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出现的问题
造成问题的原因
解决的具体措施
过去
现在
过去
现在
过去
现在
三江源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
三江源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
三江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干旱灾害。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2.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床淤积,洪涝灾害加剧;长江河道堵塞,严重影响航运。
讨论
关于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出现的问题
造成问题的原因
解决的具体措施
虫鼠灾害、乱采滥挖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严重
草场沙化严重
野生动物锐减
偷猎
干旱、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萎缩
?
保护三江源地区
措施
三江源
第三部分
设立自然保护区
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
1
施
保
措
护
退耕还草(林)
休牧育草
到2020年退牧还草1258万公顷治理荒漠化土地20万公顷。
2
施
保
措
护
实施天然林和
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到2020年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至25%-30%。
3
施
保
措
护
4
施
保
措
护
全面禁猎
5
施
保
措
护
禁采砂金
青海省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砂金禁采令”,为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于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出现的问题
造成问题的原因
解决的具体措施
乱采滥挖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严重
草场沙化严重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严禁采砂挖金
休牧育草,退耕还草(林)
野生动物锐减
偷猎
全面禁猎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萎缩
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虫鼠灾害
小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