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3_2024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微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种规律课件+分层作业(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专用2023_2024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微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种规律课件+分层作业(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2 16:32:11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1.[2023·江苏梁丰高级中学月考]已知反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数是被还原的氯原子数的5倍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D. 是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解析] 反应中只有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既失去电子也得到电子,则 既是氧化
剂也是还原剂,A正确;1个 被氧化与5个 被还原时电子守恒,则被还原的氯原子数是
被氧化的氯原子数的5倍,B错误;1个 被氧化与5个 被还原时电子守恒,结合 原子
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C正确;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 为
还原产物,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 为氧化产物,D正确。
2.[2023·江苏邗江中学月考] 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可与水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比为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解析] 该反应产物中有单质,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A错误;
中的 元素由 价变为0价,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中的 元素由 价变
为0价,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比为 ,B错误; 中的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C错误; 中的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中的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 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正确。
3.[2023·江苏南通如皋期末]亚氯酸钠 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和漂白剂。可通
过如下两步反应制得:
反应1:
反应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 、 三种气体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B.反应1中 只表现出还原性
C.反应2中 作还原剂,被氧化
D.反应1中 中的 元素均来自
[解析]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反应2中氧化性: ,故 、 、
三种气体中氧化性最强的不是 ,A错误;反应1中 中氯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部分
化合价不变,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B错误;反应2中 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被氧化,C正确;反应1中 中的 元素均来自 ,D错误。
4.[2023·江苏南京二十九中月考]已知下列反应能够发生: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中,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B.反应Ⅰ中每生成 ,就有 被还原
C.反应 可以发生
D.反应Ⅲ属于置换反应
[解析]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根据反应Ⅰ
可判断出氧化性: ,根据反应Ⅱ判断出氧化性: ,所以氧化性:
,A正确;反应Ⅰ中,每有 即 氯气生成,有 被氧
化,所以有 被氧化,B错误;由反应Ⅲ知氧化性: ,该反应不能发生,
铁与氯化铜发生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而不是氯化铁,C错误;反应Ⅲ没有单质生成,
所以不是置换反应,D错误。
5.[2022·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月考]已知 溶液与 溶液混合无现象, 溶
液与盐酸混合可发生反应: 。又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反应中每生成 ,转移 电子
B.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C.向 和 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也能生成
D.反应 可以发生
[解析] 该反应用双线桥法表示为 , 为氧化剂,
为还原剂, 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则该反应每生成
,转移 电子,A错误;根据价态规律可知, 中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的有 ,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B正确;向 和 混合溶
液中滴加稀硫酸,即相当于 ,C正确;根据氧化
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可知, ,又由 可知 氧化性
大于 ,因此氧化性: ,所以反应
可以发生,D正确。
6.[2022·江苏苏州震泽中学周测]已知: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C
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B.少量 溶液加入 和 的混合溶液中: 先被氧化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D.反应①中, 是 的还原产物
[解析] 由题给信息知,氧化性: ,C错误;氯气的氧化性大于
铁离子,所以氯气能氧化亚铁离子,则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A正
确;根据反应③氯气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溴离子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为氧化
产物,所以还原性: ,溴离子优先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正确;反应①中,锰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锰离子是高锰酸根离子的还原产物,D正确。
7.[2023·江苏涟水中学月考]分别用下列方法制氯气:
若制得的氯气的质量相同,则反应①②③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C
A. B. C. D.
[解析] 由方程式可知,方法①中,生成 转移 电子;方法②中,生成
转移 电子;方法③中,生成 转移 电子。所以制得的氯
气的质量相同时,反应①②③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共17张PPT)
微专题2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种规律
1.电子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常用于有关氧
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的方法是: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还原剂物质的量
×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例1 [2022·江苏徐州运河中学阶段练习] 在酸性溶液中与 反应,反应产物
为 、 、 。已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 的
值为( )
B
A.1 B.2 C.3 D.4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转化为 ,化合价
从 价到 价,降低5价, 作氧化剂,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看作化合价降低总数为 ; 中
的化合价为 ,转化为 中的 价,化合价升高 价,
依题意,可看作化合价升高总数为 ,则 。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南通检测] 是一种优质含氯消毒剂,酸性条件下能将
转化为 。现向 溶液中滴加过量 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测得反应后有 生成,则溶液中 将完全转化为( )
D
A. B. C. D.
[解析] 已知 为还原剂,测得反应后有 生成,则 共失去 电
子,则 共得到 电子, 中 为 价,则反应后 化合
价为 价,因此 将完全转化为 ,故选D。
2.价态规律
(1)歧化反应
同一种物质中相同价态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失电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得电子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价态转化的反应。
(2)归中反应
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
(3)不交叉规律
同一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元素化合价要降低,低价态元素化合价要升高,它们最多变为同一种中间价态,不可能发生交叉现象。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2 [2022·江苏盐城响水中学期中]氢化钠 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
价。 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下列有关该
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是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C.生成 时,有 电子转移 D.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解析]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不正确; 中
的 元素由 价升高到0价,则 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不正确;此反应为
归中反应, 中 价 与 中 价 结合生成 ,则当生成 时,
有 电子转移,C不正确; 是还原剂, 是氧化剂,则 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
对点演练2 膦 可以用白磷 与过量碱液反应制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上述反应属于歧化反应 B. 为酸式盐
C.上述反应中 为还原产物 D.生成 时转移 电子
[解析] 中 元素化合价降低, 中 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歧
化反应,A正确;过量碱液与 不反应,说明 是一元酸,则 为
正盐,B错误; 中 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 为还原产物,
C正确; 中 元素化合价为 价, 元素从0价升高到 价,则生成
时转移 电子,D正确。
3.强弱规律
一般是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例3 [2022·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期末]利用 可进行废水脱氮,脱氮过程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氧化性: B.还原产物为
C.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氧元素被还原 D.每生成 ,转移
[解析] 对于反应 , 是还原剂,
是氧化产物, 是氧化剂, 是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性:氧
化剂 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 ,A项错误; 是还原产物, 中元
素化合价没变,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B项错误;反应中, ( 元素为
价)失电子被氧化生成 ( 元素为0价), ( 元素为 价)得电子被
还原生成 (氯元素为 价),C项错误;反应
中,转移电子总数为6,即每生成
转移 电子,D项正确。
对点演练3 [2023·陕西宝鸡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通常条件下部分离子的还原性顺序:
,有以下方程式:
。则此条件下
上述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得以进行的条件是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结合离子的还
原性顺序: 作答。 中,
, 作还原产物,还原性: ,符合上述还原性顺序,①正
确; 中, , 作还原产物,还原性:
,不符合上述还原性顺序,②错误; 中,
, 作还原产物,还原性: ,符合上述还原性顺序,③正
确; 中, , 作还原产物,还原性:
,不符合上述还原性顺序,④错误;故正确的是①③,选D。
4.优先规律
当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当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例4 已知 、 、 、 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下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
A
A.还原性:
B. 通入 和 的混合溶液中: 优先氧化
C. 与 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
D. 反应能发生
[解析]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 ,故A
正确;氧化性: ,则还原性: , 通入 和 的混合溶液
中, 优先氧化 ,故B错误;氧化性: , 与 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
生成 和 ,故C错误;氧化性: ,所以 反应
不能发生,故D错误。
对点演练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由 可知氧化性:
B.在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C.向等浓度 和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 优先被氧化
D.在 中,每转移 电子,被氢元素还原的 为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反应
中氯气是氧化剂, 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 ,故A正确;在
中, 得电子生成 , 失电子生
成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故B错误;氧化性: ,
向等浓度 和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 优先被还原,故C错误;
反应 中, 失去 电子,
中 失去 电子,被氢元素还原的 的物质的量为 ,故D错误。(共13张PPT)
1.[2023·河北保定泽龙实验中学月考]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
确的是( )
D
A. 溶液 用适量的 溶液
B. 溶液 通入过量的 气体
C. 粉末 通入适量的 气体
D. 溶液 加入适量 溶液,过滤
[解析] 能和 溶液反应生成 和 ,故可用适量的 溶液除
去 溶液中的 ,A正确; 在溶液中可与 反应生成 ,故可
用通入过量 的方法除去 溶液中的 ,B正确; 与适量的 气体
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钠,C正确;加入 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D错误。
2.[2023·江苏苏州震川高级中学月考]有两份质量相同的 ,向第一份中加入盐酸
使其充分反应;将第二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至原温度再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
充分反应,则它们所耗用的盐酸的体积比为( )
B
A. B. C. D.
[解析] 本题可从 守恒角度考虑。无论 是直接与盐酸反应,还是先加热分
解后再与盐酸反应, 的量不变,生成的 的量相等,则消耗盐酸的量相等。
3.[2023·首都师大附中月考]现有 的 溶液和
的稀盐酸。①将 溶液缓慢滴到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慢滴加到 溶液
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
A
A. B. C.均为 D.均为
[解析] ,
。将 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有关反
应为: ,反应中碳酸钠过量,盐酸全部反应,生成
气体的体积为 ;而将稀盐酸缓缓滴到
溶液中,先发生反应: ,反应消耗 ,剩余
,盐酸过量时再发生反应: ,则生
成气体的体积为 ;故气体体积: 。
4.[2023·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期中]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 和 的混
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是( )
C
A.取 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
B.取 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 固体
C.取 混合物与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得到 溶液
D.取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
[解析] 在 和 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 ,A正确;反应后加热、蒸
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和 转化为 时的固体质量变化
不同,由钠元素守恒和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计算,B正确;反应后只给了溶液的质量为
,没有给溶质的质量分数,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无法得知,不能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
分数,C错误;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 ,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
质量,由碳元素守恒和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计算,D正确。
5.[2023·山东淄博实验中学期中]向 和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的盐
酸,生成 的体积与加入盐酸的体积 的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和
C.当加入 盐酸时,产生 的体积为
D.原混合溶液中 与 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 段,向混合物中加 , 优先与 发生中和反应,然后 与
反应生成 与 ,A、B正确;题目中未说明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进行,故而无法
确定 的体积,C错误; 段,生成气体需要盐酸 ,说明
可以与 盐酸反应,根据 、
可知, 段 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
则 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所以 与 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D正确。
6.[2023·江苏连云港海州期中]添加食品膨松剂能
使面包、饼干等食品口感松软或脆酥。某兴趣小
组选择某品牌膨松剂 其成分为 与
,设计实验方案测定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
方案一:如图所示,向 样品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加热至反应完全,再通
入一段时间 。经测定,装置C中吸收 的质量为 。
方案二:称取等量的样品,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 。
(1)方案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分液漏斗
[解析] 方案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方案一中,通入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产生的氨气全部排出
[解析] 方案一中,通入 的目的是将产生的氨气全部排出。
(3)写出方案一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 方案一中 与 反应生成 和 。
(4)“误差”是指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你
认为方案一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加热有水蒸气产生,在导气管中遇冷形成水珠,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产生的氨气没有全部被稀硫酸吸收,产生误差
[解析] 加热有水蒸气产生,在导气管中遇冷形成水珠,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产生的氨气没有全部被稀硫酸吸收,产生误差。
(5)由方案二计算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____。

[解析] 方案二:称取 样品,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为 ,称其质量为
, ,根据 ,可知样品中
, ,则
, ,故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解析] 方案一: 和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和 在加热下
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氨气,则装置A中会有氨气生成;经过装置B,对氨气进行干燥;最
后用装置C吸收氨气,可知其质量,进而算出 的质量;往装置中通入氮气,是为
了将产生的氨气全部排出。方案二:称量一定量的样品 和 ,加热至恒
重,因 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 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水
和氨气,则最后剩下的为碳酸钠。(共9张PPT)
微专题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除杂和相关计算
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除杂
1.除杂原则
(1)不影响主要物质。
(2)不引入新的杂质。
(3)除杂剂易除去。
2.除杂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
加热
例1 [2023·北京八中期中]除去 固体中少量 的最佳方法是( )
A
A.加热 B.加入 溶液
C.加入适量盐酸 D.制成溶液后通入
[解析] 受热易分解为 、 和 ,A正确;虽然 能与
反应生成 和 ,但所含 量未知,所以所加 的量不
易控制,B错误;盐酸既能与 反应又能与 反应,故不可选用盐酸,C
错误; 不能与 反应,但能与 溶液反应,不仅不能除去 ,
反而会消耗 ,D错误。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计算
1.质量差量法
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关系。
当有 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 ,实际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对应成比例。
2.图像分析法
(1)向 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2)向 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3)向 、 混合液中滴加盐酸
① ,
② ,

例2 向 和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稀盐酸,生成 的质量与加入
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A.在 内,只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D.原混合溶液中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 在 ~ 内,先发生 与 的中和反应,再发生 与 生成碳
酸氢钠的反应,A项错误; 点时的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所以 段
发生的反应应为 ,B项错误;由图像可知生成
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消耗 的物质的量为 ,稀
盐酸的浓度为 即 ,故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
故 ,C项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像可知 的物质的量是 ,
所以与 反应的 的物质的量为 ,则
的物质的量为 ,因此原混合液中,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D项错误。(共19张PPT)
1.[2023·江苏太湖高级中学期中]某溶液中大量存在 、 、 ,该溶液中还可能
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D
A. B. C. D.
[解析] 与 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与 能够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与 能够反应生成 ,不能大量
共存,C错误; 与 、 、 都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正确。
2.[2023·江苏涟水一中月考]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C
A. 、 、 、 B. 、 、 、
C. 、 、 、 D. 、 、 、
[解析] 与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与 反
应生成 ,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 、 、 之间均不反应,
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和 反应生成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3.[2023·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月考]某未知无色溶液可能含 、 、 、 、
。取少量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另取少量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
A.一定有 B.一定有 C.一定没有 D.一定没有
[解析] 无色溶液一定没有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则一定
没有 ;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肯定
含有 ;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 ,但上一步骤
加的氯化钡中含有 ,故原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含 。
4.[2023·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期中]某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 、
、 、 、 六种离子,每个厂的废水中都含有三种离子,甲厂的废水
明显呈酸性,故乙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
B
A. 、 、 B. 、 、
C. 、 、 D. 、 、
[解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 ,与 反应的 应该
存在于乙厂废水中;由于 与 会反应产生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则
应该存在于甲厂废水中; 与 会反应产生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因此
存在于乙厂废水中;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甲厂的废水中还应该存在阴离子 ,
乙厂废水中还应该存在阳离子 ,故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厂废水中含有 、
、 ,乙厂废水中含有 、 、 。
5.[2023·江苏连云港海州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C
A.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
B.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D.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 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 ,A错误;硫酸镁为可溶性盐,离子
方程式为 ,B错误;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
,D错误。
6.[2023·江苏盐城期末]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氯气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C.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 溶液:
[解析] 原子不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C错误; 不能拆,D错误。
7.[2023·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期中]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 、 、 、 B. 、 、 、
C. 、 、 、 D. 、 、 、
[解析] 、 、 、 、 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共存,A正确; 和
生成氯化银沉淀,不共存,B错误; 和 生成水、 ,不共存,C错误; 和
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共存,D错误。
8.[2023·江苏南京六校联考期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含有大量 的溶液中: 、 、 、
B.在酸性溶液中: 、 、 、
C.在碱性溶液中: 、 、 、
D.在无色溶液中: 、 、 、
[解析] 各种离子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 , 和
反应生成 ,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在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 , 与 反
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为蓝色离子,不符合无色溶液的条
件,D错误。
9.[2023·江苏南通如皋期中]下列盐酸参与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D
A.与石灰石反应:
B.与 反应:
C.与氨水反应:
D.与 反应制
[解析]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难溶于水,不拆,A错误; 与盐酸反应生成 和
,B错误; 易溶于水,需拆成离子,C错误;浓盐酸与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 和 ,D正确。
10.[2023·江苏宿迁文昌高级中学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A.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锌粒与稀醋酸反应: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D.氯气与水反应:
[解析] 醋酸是弱酸,应写成分子形式,B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碱,应写成分子形式,C错误;
是弱酸,应写成分子形式,D错误。
11.[2023·江苏南通通州期末]为探究某久置 样品的成分,某兴趣小组依次进行了
有关实验。
实验1:将 样品完全溶于水,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2: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
实验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实验4: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C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解析] 与水反应生成 和 ,离子方程式为
,A正确;久置 可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
氧化碳反应最终生成 ,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B正确;由B项分析知,白色沉淀为 ,
向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C错误;由C项分析知,产生的气体是
,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正确。
12.[2023·江苏苏州期末]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只可能含有 、 、 、
、 、 、 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2)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肯定没有的离子只有④⑤⑦
[解析] 溶液为无色溶液, 显蓝色,原溶液中不含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
红,说明含有 , 与 、 反应,因此原溶液中不含有 、 ;向溶
液中滴加氯化钡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 ,原溶液中含有 ;向滤
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 ,(2)中滴加氯化
钡和稀盐酸引入了 ,因此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每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推出原溶液中含有 ,不含 ;因此一定含有的离
子是 、 、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 、 、 。
13.[2023·江苏苏州五中月考]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 、 、 、 、 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 ____、____、____。



[解析] 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含有大量的 ,则与 反应的 和 一定
在乙厂废水中,则与 反应的 在甲厂废水中,根据溶液呈中性, 一定在甲厂废水
中, 一定在乙厂废水中。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 、 ,乙厂
的废水中含有 、 、 。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______(填“活性炭”或“铁
粉”),可以回收其中的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铁粉


[解析]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 、 、 ,加入铁粉可以置换出金属银。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许多离子
转化为沉淀,经过滤之后,废水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是_ ___和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 和 反应, 和 反应,都转化为沉淀,剩余硝酸钾,则废水中主要含
有的离子是 、 。
14.[2023·江苏新海高级中学月考]现有一混合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 、 、 、 、 ,现取两份 该混合溶液分别进行如
下实验。
实验①:向第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有沉淀产生;
实验②:向第二份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后,得到干燥的沉淀 ,经足
量稀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
由此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并分别求出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写出计
算过程)
解:肯定含 、 、 , 沉淀为 、 ,其中 的质量
为 ,则 的质量为 ,
,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故
、 、

[解析] 向第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有沉淀产生,则至少含有 、 、
中的一种;向第二份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后,得到干燥的沉淀 ,
经足量稀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则混合溶液一定含有 、 ,一
定不含 、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混合溶液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共21张PPT)
微专题4 离子反应的热点题型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如 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而 在水溶液中通常写成
和 。
(3)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 溶液与 溶液反应,既要写 与 的离子反应,又要写 与
的离子反应。
(4)看质量及电荷是否守恒
如 溶液与 反应,不能写成 ,而应写成

(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如稀硫酸与 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
应写成 。
例1 [2023·江苏盐城期末]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C
A.向铜粉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B.向大理石上滴加醋酸:
C.向 溶液中通入过量
D.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
[解析] 比 活泼性弱,不能置换出 ,A错误;醋酸为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
不拆,B错误;过量的 与 反应生成 ,C正确; 与
反应生成 沉淀和 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D错误。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苏州吴江中学月考] 溶液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制备时需
控制温度,使用时需现配现用。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C
A. 与 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反应生成
B.若温度偏高, 与 溶液反应可生成
C. 溶液与空气中 反应可生成
D. 在水中见光分解:
[解析] 原子不守恒,A错误; 和 原子不守恒,B错误; 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 ,D错误。
对点演练2 [2023·江苏常熟中学期末]离子方程式
中的 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A
A.②④⑤ B.④⑤ C.①③ D.⑤
[解析] 为强酸,且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的是可溶性的钡盐氯化钡,碳酸钡与盐酸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 表示,①能代表;
为强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的是难溶性的钡盐硫酸钡,不可以用
表示,②不能代表; 为强酸,且硝酸钡
为可溶性钡盐,硝酸与碳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
表示,③能代表;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
离出 、 和 ,由于 与 反应生成 沉淀,所以该反应不可
以用 表示,④不能代表; 为弱酸,
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所以该反应不可以用
表示,⑤不能代表。
2.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离子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 与 、 , 与 、 、 ,
、 与 等。
②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 与 , 与 、 等。
③生成难电离物质。如 与 、 等生成弱酸; 与 、 生成
水等。
(2)注意“隐含条件”
①“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
②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 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酸性溶液;
B. 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
③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 反应的离子。“碱性”溶液的不同描述:A.碱性溶
液; 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D.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
例2 [2023·江苏宿迁泗阳实验高级中学期末]在含有大量 、 、 的溶液中,
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D
A. B. C. D.
[解析] 与 会发生反应产生 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与 会反
应产生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与 会发生反应产生 沉淀而
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与 、 、 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
共存,D正确。
对点演练3 [2023·江苏苏州常熟中学期末]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
的是( )
B
A. 、 、 、 B. 、 、 、
C. 、 、 、 D. 、 、 、
[解析] 呈紫红色,A错误;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与 也不反应能共存,
且溶液无色透明,B正确; 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 呈黄色,
且 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对点演练4 [2023·江苏镇江学业考]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D
A.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中: 、 、 、
B.使酚酞呈深红色的溶液中: 、 、 、
C.含大量 的溶液中: 、 、 、
D.含大量 的溶液中: 、 、 、
[解析] 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与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A错误;
使酚酞呈深红色的溶液呈碱性, 与 反应生成水,B错误; 、 反应
生成硫酸钡沉淀,含大量 的溶液中不能含有大量 ,C错误;含大量 的
溶液中, 、 、 、 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
3.离子的推断
(1)离子推断四原则
(2)注意定量型离子推断中的电荷守恒
离子定量推断试题常根据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的存在: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例3 [2023·江苏邗江中学月考]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
可能含有 、 、 、 、 、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
下实验,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共存。
①用 试纸测溶液 , 试纸显红色。
②取 溶液,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
成了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 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 _________。

[解析] 由①知,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根据互斥性原则可知, 、 不能大
量存在;由②知,溶液中存在 ;由③知,白色沉淀是 ,但因为②中加入了
,引入了 ,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 。溶液中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
子,故无法确定 是否存在。
对点演练5 [2023·江苏靖江高级中学月考]某无色溶液可能由 、 、 、
、 、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有气体产生,得到甲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
③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
分溶解。
下列关于原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A.肯定存在 、 、 B.肯定存在 、
C.肯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D.是否存在 需要进一步实验测定
[解析] 由溶液呈无色可知不存在 ,实验①中,氯水中的 可以与 反应
生成 气体,同时引入 ,得到甲溶液,可知原溶液中存在 ;实验②中,
向甲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根据生成的白色沉淀可以检验到溶液中的
,但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 ;实验③中,向原溶液中加入 溶液,
产生的白色沉淀可部分溶解于稀盐酸,可知沉淀为 和 ,即原溶液中有
,没有 ,因此溶液中阳离子只能是 。综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肯定存
在 、 、 ,不确定是否有 ,不存在 、 。
对点演练6 [2023·江苏张家港沙洲中学月考]某无色溶液 可能含有: 、 、
、 、 、 、 、 、 中若干种离子,且各离子浓度相同,
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A产生;微热闻到刺激性气味。
②过滤①中的混合物,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B产生,再加
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
A.溶液 中一定含有 、 、 ,可能含有
B.溶液 中是否含有 、 需要通过焰色反应确定
C.沉淀A是混合物,沉淀B是纯净物
D.溶液 中一定没有 ,但一定含有
[解析] 无色溶液 中不存在 ;溶液 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A产生,
可知溶液 中一定含有 ,则一定不存在 ;微热,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溶
液 中含有 ;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B产生,再加入
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 中一定含有 ,则一定不含有 ;由
各离子浓度相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还含有 ,不含有 、 ,
则溶液 中一定含有 、 、 、 ,一定不含有 、 、 、
、 ,沉淀A为氢氧化镁、沉淀B为硫酸钡。(共15张PPT)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专题3整合
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2
高考聚焦·素养探究
0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1.
2.
3.
4.
02
高考聚焦·素养探究
考情揭秘 素养探究
基本考查点 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 概念及应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 应用;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离子 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离子共存 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
角度分析氯、钠及它们的化合
物的转化,发展宏观辨识与微
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探究
氯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
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
和创新意识
热点及难点 氧化还原的应用;实验探究氯及其化 合物、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题型及难度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等难度 高考中地位 常结合其他专题进行考查,考频很高 例1 [2022·浙江1月选考]关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D
A. 是氧化产物 B. 发生还原反应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生成 时,转移 电子
[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碳元素的化合价由 价降为 价,故 为还原产物,A错
误;硅元素化合价由 价升为 价,故 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反应中氧化剂
为二氧化碳,还原剂为 ,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错误;硅元
素的化合价由 价升高至 价,因此生成 时,转移 电子,D正确。
例2 [2022·广东]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B
A.碱转化为酸式盐:
B.碱转化为两种盐:
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
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
[解析]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碱可以转化成酸式盐,离子方程式
为: ,A错误; 氯气通入 溶液中可以生成 和
两种盐,其离子方程式为 ,B正确;钠的过氧化物
为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在离子方程式里 不能拆成离子,C
错误;硅酸钠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里要写成离子,D错误。
例3 [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2022·浙江1月选考]用石灰沉淀富镁海水中的 ,生成碳酸镁
B.[2022·广东]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是因为 可被氧化, 可被还原
C.[2021·浙江6月选考]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D.[2021·浙江1月选考]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解析] 石灰沉淀 生成的沉淀是 ,A错误;海水中存在溴离子,可向其
中通入氯气等氧化剂将其氧化为溴单质,再经过萃取蒸馏等操作分离提纯溴单质,另
外,通过富集海水中的镁离子,经过沉淀、溶解等操作得到无水氯化镁,随后电解熔
融氯化镁可制备镁单质,B正确;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
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C正确;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照亮黑暗的
夜空和地面,因此,其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D正确。
例4 [2021·广东]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 主
要成分是 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
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 (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
[解析] 实验室通常采用浓盐酸和 制取 ,同时生成 和 。
(2)实验室制取干燥 时,净化与收集 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 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水蒸气,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因此使用
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用 溶液吸收尾气,因此
接口连接顺序为 。
(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______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
水中 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解析] 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 已分解。检验 的方法为向溶液中
加入过量稀硝酸,排除 、 等干扰,再加入少量 溶液,若有白色沉
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