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基础达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基础达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0 22: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声音”单元基础达标卷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常无线电交流,这是因为开球上没有_____________。
2.音叉是一种_____________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_____________。
3.声音是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当_____________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__,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一样。
5.我们的发声器官是_____________。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_______。
6.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___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7.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
9.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_____________,用力拨动时声音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B.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C.“哆”“来”“咪”三个音阶中,“哆”的音最高
2.甲同学比乙同学发言的声音要洪亮一些,这主要是( )。
A.甲的声带振动快 B.甲的声带振动慢 C.甲的声带振幅大
3.下列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
A.铝箔 B.木尺 C.棉线
4.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拉紧弦线 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5.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和噪声的振动都是杂乱无章的
6.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7.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8.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也要( )。
A.大声讲话 B.控制自己讲话的声音 C.无所谓
9.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轻敲同一个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将不同的是( )。
A.频率 B.音调 C.音量
10.人体能感受声音的器官是( )。
A.眼 B.鼻 C.耳
三、综合探究题(34分)
1.资料阅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雷声
下雷雨时,伴随闪电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闪电通路中的空气突然剧烈升温,温度高达15000~20000℃,因而造成空气急剧膨胀,闪电通道附近的气压可增至一百个大气压以上。紧接着,又发生迅速冷却,空气很快收缩,压力降低。这一骤胀骤缩都发生在千分之几秒的短暂时间内,所以在闪电爆发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它的能量很快衰减,而波长则逐渐增加。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见的雷声。人们常说的炸雷,一般是距观测者很近的云对地闪电所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观测者在见到闪电之后,几乎立即就听到雷声;雷声拖长,主要是声波在云内的多次反射以及远近高低不同的多次闪电所产生的效果。
(1)我们听到的雷声是因为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_____________,产生了一种冲击波,后来冲击波演变成_____________,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
(2)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小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说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兰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荡起了波纹;小强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了声音。这三位小朋友都在探究什么问题?
小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将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你看到水面( )。
A.迅速上升
B.溅起水花
C.没有变化
(2)以上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用手用力捏住发声的音叉两端,音叉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因为音叉不再_____________。
3.如下图,将气球皮套在杯口,用橡皮筋固定,上面放少量碎纸屑。
(1)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传给了气球皮,说明__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2)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响,碎纸屑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跳动起来。
(3)这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人耳中的_____________。
4.如图,小红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米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那么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个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的某一部分,那么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那么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参考答案
一、
1.空气
2.发声 音高
3.波 声波 振动
4.音高 音量
5.声带 高
6.往返
7.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8.快慢 幅度
9.高 低 弱 强
二、
1. A
2. C
3. B
4. B
5. A
6. A
7. B
8. B
9. C
10. C
三、
1.(1)膨胀收缩 声波 (2)小华:讲话声是怎样产生的? 小兰:音叉发声是怎样产生的? 小强 :钢尺发声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1)B (2)振动 (3)不会振动
3.(1)振动 空气 空气 (2)不会 不会 (3)鼓膜
4.(1)声音可以通过棉线传播 (2)金属丝传播声音的效果比棉线好 (3)声音的传播中断了 (4)不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