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连接正确的是( )
A.黄河下游地区——草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地
C.大兴安岭——林地 D.内蒙古高原——旱田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比例合理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3.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
4.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 )
A.耕地面积减少 B.森林破坏严重
C.草场超载放牧 D.城市绿地受到严重破坏
5.下列土地不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A.林地 B.水田 C.园地 D.建设用地
6.下图漫画“鲸吞”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迁移 B.乱占耕地 C.生物灭绝 D.鲸吞房屋
7.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耕地-山地 B.草地-高原 C.林地-盆地 D.荒漠-平原
二、综合题
8.左图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从地形角度看,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 和丘陵,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2)从气候来看,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大致沿着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耕地主要位于 和湿润区;在干旱区和半干旱的非季风区,如果有相对充足的 ,也可以成为耕地,发展种植业,如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
(4)右图中,A土地利用类型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
(5)由右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三、图文材料题
9.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造成材料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解决措施是 。
四、识图题
10.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有利于发展 业。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 , (山脉)和西南 (山脉)。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属于半湿润地区,是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平原为主,属于湿润地区,也是耕地类型;大兴安岭是山地,应该发展林地,内蒙古高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是草地利用类型。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 。
2.【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比例不合理;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题意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如下: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这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3.【答案】D
【解析】【分析】
A选项阴影部分是我国南方地区,对应以水田为主的耕地。A错误。
B选项阴影部分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应以旱地为主的耕地。B错误。
C选项阴影部分为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C错误。
D选项阴影部分为西北部,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4.【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 从漫画中可以发现,羊多草少,小草发出哀求,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应是草场超载放牧 。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草地存在问题是: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退化等。因此应建设人工草场、划区轮牧、加大宣传等。
5.【答案】D
【解析】【分析】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利用类型,建筑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D符合题意。
【点评】我国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6.【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漫画“鲸吞”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属于基础题,读图即可解答。
7.【答案】B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山地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高原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平原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盆地不太确定,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8.【答案】(1)平原;耕地
(2)400;半湿润;水资源
(3)亚热带;水田
(4)林地;山地
(5)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如果有相对充足的水资源;两者的分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南方地区,亚热带,耕地类型为水田。
(4)A区域为我国的东北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
(5)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9.【答案】(1)7;21
(2)继续增长;逐渐减少
(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禁止过度放牧、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以占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2)从图中可看出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继续增长,耕地的变化可能是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3)针对我国人口不断增长,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4)我国森林、草地资源不断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解决的措施是禁止过渡方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等。
故答案为:(1)7;21(2)继续增长;逐渐减少;(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滥垦滥伐和过渡放牧;禁止过渡放牧、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
【点评】(1)我国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0.【答案】(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
(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
(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
(4)A
【解析】【分析】(1)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2)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积日益减少。(3)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林区主要集中在横断山脉。(4)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以及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既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又突出了对图表能力的分析,需要联系理解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