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列强欺凌,无数中华儿女以浩然正气书写了气势磅礴的抗争史。下列属于近代以后中华儿女反抗列强的史实有( )
①戚继光奋战倭寇 ②郑成功鏖战荷军 ③邓世昌激战黄海 ④聂士成力战天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是指( )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3.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下列口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
5.某校拟组织“古代巴比伦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掷铁饼者》 D摩亨佐·达罗遗址
6.“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7.如表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8.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A.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0分,第10题10分,共20分。)
9.亚运之城杭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都城钱塘,今杭州)国王钱镠重视水利建设,疏浚杭州西湖,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下)、《人·自然·社会》
材料三
临安府户籍上的户口,到南宋末年,发展到三十九万户,一百二十四万口,超过了北宋的东京。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在至大二年(1309年),杭州驿站半年接待使客1200余人,延祐元年(1314年)夏历闰三月,杭州驿站接待的使臣达53批。
——摘自《元史》《经世大典》
(1)良渚文明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佐证该观点的证据。(4分)
(2)经济发展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4分)
问题1: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吴越国钱塘经济发展的原因。
问题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南宋临安府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你能从材料四中得出什么结论?(2分)
10.某校同学以“创新”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阅读学习成果,回答问题。(10分)
成果一 数据见证兴衰
——摘编自王元庆《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成果二 创新引领未来
(1)依据成果一,列举促进英国A阶段“兴”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英国对B阶段中国“衰”的影响。(4分)
(2)当数轴中x=2050时,我国将实现中国梦。结合成果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是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4分)
(3)完成本次项目化学习后,你有何感悟?(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列强欺凌,无数中华儿女以浩然正气书写了气势磅礴的抗争史。下列属于近代以后中华儿女反抗列强的史实有( )
①戚继光奋战倭寇 ②郑成功鏖战荷军 ③邓世昌激战黄海 ④聂士成力战天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首先明确题干“近代”的区间,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不符合题干“近代以后”的要求,故①错误;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但不符合题干“近代以后”的要求,故②错误;邓世昌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牺牲,是近代以来反抗列强的史实,故③正确;聂士成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天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近代以来反抗列强侵略的史实,故④正确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2.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是指( )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的一次运动,这场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虽然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题干“有心栽花花不开”指的是本希望通过洋务运动使中国富强,但却没有走上富强的道路,故选B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项;君主立宪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项。
3.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下列口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义时期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1929年古田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符合题意,故选A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于1978年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4.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关键词“西安捉蒋”可知“翻危局”的事件是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项;1938年武汉会战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签署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因此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5.某校拟组织“古代巴比伦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掷铁饼者》 D摩亨佐·达罗遗址
【答案】B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故选B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与题干“古巴比伦文明”不符,排除A项;《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与题干“古巴比伦文明”不符,排除C项;摩亨佐·达罗遗址是一座城市遗址,是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与题干“古巴比伦文明”不符,排除D项。
6.“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与材料“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相符,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指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在王室的支持下探寻海上新航路的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自由民主思想,与题干“精神控制”“以人为中心”不符,排除C项;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实现国家独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7.如表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答案】D
【解析】据题干结构图关键信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联系所学可知,其主要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联系所学可知,它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纳米比亚独立”联系所学可知其独立于1990年,标志着亚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三次运动都共同反映了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故选D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开始标志是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成立等事件有关,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事件有关,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8.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A.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故选C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不符,排除A项;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不符,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0分,第10题10分,共20分。)
9.亚运之城杭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都城钱塘,今杭州)国王钱镠重视水利建设,疏浚杭州西湖,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下)、《人·自然·社会》
材料三
临安府户籍上的户口,到南宋末年,发展到三十九万户,一百二十四万口,超过了北宋的东京。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在至大二年(1309年),杭州驿站半年接待使客1200余人,延祐元年(1314年)夏历闰三月,杭州驿站接待的使臣达53批。
——摘自《元史》《经世大典》
(1)良渚文明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佐证该观点的证据。(4分)
(2)经济发展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4分)
问题1: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吴越国钱塘经济发展的原因。
问题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南宋临安府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你能从材料四中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案】
(1)证据: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2)原因: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原因: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3)结论:开明的政策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1)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据材料“良渚古城”“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这些考古发现,能够佐证历史,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依据题干要求,故答,证据: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2)第一小问,题干要求分析钱塘经济发展原因,据材料“吴越(都城钱塘,今杭州)国王钱镠重视水利建设”可知原因之一为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结合吴越的地理位置可知自然环境优越;据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五代十国”可知时代背景,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发展,故答,原因: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第二小问,材料主要讲述南宋都城临安户籍数增多,超过北宋的东京,联系所学可知,当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故答,原因: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3)材料主要讲述杭州驿站对于外来使客、使臣的接待量比较大,据题干“——摘自《元史》”可判断,是元朝史实,结合所学,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使东西方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故答,结论:开明的政策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0.某校同学以“创新”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阅读学习成果,回答问题。(10分)
成果一 数据见证兴衰
——摘编自王元庆《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成果二 创新引领未来
(1)依据成果一,列举促进英国A阶段“兴”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英国对B阶段中国“衰”的影响。(4分)
(2)当数轴中x=2050时,我国将实现中国梦。结合成果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是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4分)
(3)完成本次项目化学习后,你有何感悟?(2分)
【答案】
(1)主要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影响: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说明:1953年至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使之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解析】
(1)第一小问,据题干数据可知,A阶段约指,1640年——1840年的历史,联系所学可知,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政局稳定,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故答,主要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第二小问,据题干数据可知,B阶段约指1840年——1900年的历史,联系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答,影响: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这条路上中共做出了许多努力,结合题干关键词“1956”“新政策”“1978”“新政策”“1992”“新体制”“2017”“新思想”,联系所学,可答,1953年至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使之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3)此类题目需要综合所有材料及问题,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或趋势,成果一,主要展示英国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成果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历程,故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