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0 17: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金色的鱼钩
还记得毛主席写的《长征·七律》吗?有人说长征是一首诗,可它抒不尽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有人说长征是一支歌,可它唱不完红军战士感人至深的战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讲述了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新课导入
松潘草原
红军长征途中穿越的地方。位于四川省,纵横300多公里。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气候变化莫测,环境极为恶劣。
“金色的鱼钩”其实是什么样的?
长满了红锈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颧骨、收敛、疙瘩、无边无涯、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目标








我会认

(hé) 和气
(hè) 附和
多音字
(huò) 和稀泥
(huó) 和面

fèng 门缝
féng 缝补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造句:他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词语解释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照顾— 鲜美— 鲜嫩 威胁—严格 鼓励——
关照
鼓舞
近义词
衰弱— 低沉— 饱满 —
结实— 艰苦— 粗糙—
强壮
高亢
干瘪
单薄
安逸
光滑
反义词
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
可分为四个部分:
(1-2) 接受任务。
(3-22) 护送病号。
(23-33) 壮烈牺牲。
(34) 永远怀念。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简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老班长想出什么办法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钓鱼
“到处”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找野菜,挖草根也很不容易。
“喜出望外”的神态写出了老班长发现鱼后高兴的心情,也反映出老班长对“我们”的关切。“取、烧、弯”等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老班长迫不及待的心情。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老班长为什么不喝鱼汤而吃草根和鱼骨头?
能钓到的鱼很少,老班长担心我们的身体,不舍得吃鱼。
从“皱紧眉头”“硬咽”体会到什么?
看出鱼骨头难以下咽,表明老班长硬咽鱼骨头的痛苦,也体现了他舍己为人的优秀品格。
可以表现老班长一心只为他人的高贵品质,对刻画老班长的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句话是神态描写。
“我”对老班长的行为从震惊到反对,再到顺从,是因为“我”逐渐理解了老班长的苦心,也反映了“我”与老班长“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共同价值追求。
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为题目?
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不仅表达了对老班长的缅怀,也表达了对以老班长为代表的千万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