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6.3 用“四舍”法试商
课题 用“四舍”法试商 单元 第六单元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用“四舍”法试商》这部分内容继续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但初商后需要调商。在试商中学生会发现初商偏大的问题,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四舍五入”的经历与经验,并且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商的书写位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步骤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掌握四舍法调商的规律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在自主尝试中经历试商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尝试、合作交流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核心素养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 初步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会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 )里最大能填整数几?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探究点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1.教学教材P76例3(1)小题。 ①出示例3(1)小题:一个笔袋21 元,84 元可以买多少个? 师:怎样列式? 生:84÷21=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出84÷21 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讨论一下。 生:21≈20 84÷20≈4 21×4=84 84÷21=4 ②探讨如何进行试商。 引导学生口述:除数21接近整十数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试商4。因为除数是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乘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③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完成板书竖式,让学生完整地叙述例3(1)的计算过程。 ④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教学教材P76例3(2)小题。 一盏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盏?还剩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 生:430÷62= 师:尝试用试商的方法来计算。 生:把除数62看作60来试商。 师:商几? 生:7 师:商7合适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一下。 生:7×62=434,434>430,说明商7大了,不合适。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商偏大的现象呢?(分小组讨论) 生:因为除数是62,不是60。 师: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7”,发现商大了再调商为“6”。(师板书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 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偏大,要调小。 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迁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口算除法或估算的经验出发,通过交流、探讨、研究来掌握和理解如何试商并确立商的位置及笔算除法的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探究试商的方法,体会“四舍”法试商的合理性,灵活掌握试商的方法。
课堂检测 1.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2题. 3.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1题.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