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4张PPT)
新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
EARTH'S ROTATION
2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0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02/
目录 | CONTENTS
P2探究-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
通常来说,在火箭升空后,火箭助推器和部分箭体会被剥离,形成火箭残骸;火箭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1000千米的范围内
想一想,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
@图1-2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就可以借助地球自转产生的(该纬度的)线速度,提高发射时初速度,节省燃料
说明:火箭向东发射
4
1、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与赤道面垂直
图1-3 地球自转示意
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N
S
判定半球的方法有哪些
5
判定半球的方法:注记、自转方向、经度、海陆分布等
经度起点线:本初子午线 (0°经线)
经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经度递变:顺地球自转方向看,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或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即为自转方向
S
66.5°
23.5°
求A、B的坐标
A(90°W,66.5°S)
B(45°E,23.5°S)
自转方向与经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6
判定半球的方法:注记、自转方向、经度、海陆分布等
S
N
0°
180°
180°
0°
90°W
90°E
90°W
90°E
7
经度与东西半球划分
为避免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被本初子午线分割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东经160°
8
@图1-2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
P2探究-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
与酒泉、太原、西昌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10%左右,议一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文昌火箭发射的初速度更快
9
地球自转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
线速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递减至极点为零
2、地球自转的速度
@图1-6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P5活动
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地球半径取6371千米,其他纬度半径为6371*cos(纬度数)千米
纬度 0° 30° 45° 60° 90°
线速度/(千米/时)
1667
1444
1179
834
0
V线=纬线长/24
V赤道线=2Π*6371/24
线速度只跟纬度有关吗?
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受纬度(负相关)和海拔(正相关)的影响
10
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赤道周长
4万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11
课时作业
《地球的自转》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所处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12
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图的判读
突破
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判断纬度带 0~837 km/h→高纬度;837~1 447 km/h→中纬度;1 447~1 670 km/h→低纬度
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数值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数值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
北半球中纬度
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
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
@图1-2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
P2探究-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
与酒泉、太原、西昌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10%左右,议一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火箭发射时初速度快,节省燃料,便于火箭发射
说明:文昌火箭发射的初速度更快
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3分)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
三面环海,发射安全
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
14
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答题指导——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
发射前
发射后
发射时
成本
观测
安全
燃料
基地建设
交通
纬度
地势
气象
地形
对居民影响小
国防安全
地形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初速度快,节省燃料
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初速度快,节省燃料
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利于建设
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设备运输
(例:临近海洋,海运便利)
晴天多、阴雨天少,湿度低,云雾少,风速小,受台风、雷暴天气影响小,发射窗口期长且利于跟踪观测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如:高原/平原)
山区、沙漠等地广人稀处或临近海洋,安全性好
山区、沙漠等地广人稀处,隐蔽性强,安全性好
答题要规范!
15
1.(2023·浙江金华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
1
2
大一轮P36
星探测的第一步。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图1示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1年6月3日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7月1日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图2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1
2
大一轮P36
(1)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8分)
答案
①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②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③文昌多雷电、强降雨天气;④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
1
2
大一轮P36
(2)从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立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
①西昌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发射;
②地处川西山区,隐蔽性强;
③发射中心位于山谷之中,地势平坦,利于基地建设。
1
2
大一轮P36
航天器发射时间、位置和方向的选择
答题指导——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
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此外,为实现全球监测,我国在南半球中纬度大洋上设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因此,为避开南半球冬季恶劣的海况(中纬西风带冬季风大浪急),多选择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发射
位置和方向 从发射初速度角度考虑,应选择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且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一般向东南方向发射的原因是什么? (3分)
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且向较低纬度地区,可以提高初速度,节省燃料
东南方向为海洋,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
20
21
22
答题指导——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
航天器返回(回收)基地的选址条件
23
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高
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地质条件好
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如我国航天器返回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观测
安全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航天器主着陆场,是航天器返回舱回收着陆的场所。在载人航天任务中,主着陆场需要最大程度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反复的科学计算与综合论证,并多次对空中、地面进行详细勘察,内蒙古自
1
2
治区中部的四子王旗最终被确定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船
主着陆场。上图为四子王旗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 000~
1 200 m。该地区属沙质草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年平均气温1~6 ℃,年平均降水量310 mm。该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牧民基本定居,偶尔可见蒙古包的影子,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0人。
大一轮P36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将航天器主着陆场选择在四子王旗的原因。(6分)
答案 ①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观测;
②降水少,天气干燥,阴雨天气少,观测视野好;
③人烟稀少,航天器着陆造成的危害小。
(2)在载人航天任务中,主着陆场需要最大程度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主着陆场的地理环境,分析主着陆场需要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6分)
答案 ①主着陆场气候干燥少雨,需要储备淡水资源;②主着陆场年平均气温低且多风,需做好防风、防寒措施;③主着陆场人烟稀少,需配备交通工具、医疗设施等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1
2
大一轮P36
阅读-傅科摆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在巴黎先贤祠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而得名。
傅科用一根长67米的细钢丝绳作为摆线,上端悬挂在先贤祠大厅的穹顶上,下端吊一个重28千克的金属球作为摆锤,摆锤下方嵌一枚尖针,地面放置沙盘。
这样,当摆锤往复摆动的时候,尖针便在沙盘上画出一道道痕迹。
由于地面(沙盘)随地球自转缓缓移动,摆锤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慢慢发生旋转。
傅科的演示生动地证明:地球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
26
地球自转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
线速度:受纬度(负相关)和海拔(正相关)的影响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递减至极点为零
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角速度:
约为15°/时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2、地球自转的速度
@图1-6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7
阅读-傅科摆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该摆沿90°W和90°E线的摆动(如下图),三个小时以后该摆的摆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45°E~135°W摆动
28
向西移动45°
29
思考: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相等吗?
角速度:相同,均为15°/h
线速度:同步卫星大于地球表面对应点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突破
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其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P5活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珊瑚的生长纹层具有周期性规律,可以反映季节的变化,具有与树轮相似的特征,因此珊瑚也被称为“海上树轮”。根据对珊瑚化石生长纹的研究,在距今3.7亿年前,1年约有400天。
议一议,这一地理现象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在怎样变化?
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1
减慢
对于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原因,至今科学家还未有定论,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有潮汐运动、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人类发射人造卫星等
3、地球自转的周期
32
@图1-5 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
地球自转周期是1日
选定的参考点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P4活动-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叫作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考点则称为恒星日
名称 地球自转的角度 时间长度 应用价值
太阳日 24时0分
恒星日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恒星
太阳
恒星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点
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的角度:360°
A
A
# 地球的自转周期
恒星
A
太阳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
日常生产、生活使用的周期
地球自转的时长:24时
恒星
A
A
# 地球的自转周期
3、地球自转的周期
35
地球自转周期是1日
选定的参考点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P4活动-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叫作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考点则称为恒星日
名称 地球自转的角度 时间长度 应用价值
太阳日 24时0分
恒星日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360°59′
23时56分4秒
日常生产、生活使用
@图1-5 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
36
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利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拍摄的恒星持续移动的轨迹叫星轨
形成星轨的天体多为?
星轨反映的是恒星真实的运动轨迹吗?
在北半球观察,恒星在天空中似乎围绕着哪颗天体作圆周运动?
在北半球观察,恒星的运动方向是?
恒星的运动速度是?
恒星的旋转周期是?
南半球能否看到北极星?南半球是否有星轨?
37
星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恒星
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地轴北端指向的北天极)作圆周运动
自东向西/逆时针
15°/时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但南半球也有星轨
围绕南天极作圆周运动,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
38
39
对比北京和新加坡拍摄的星轨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①它们星轨中心距地平面的高度一样吗?
②它们都围绕北极星作圆周运动吗?
③北京星轨中心距地平面的高度是多少?
北京(116°E,40°N)
北极星 Polaris
地平线
北极星高度角
北极星
0°
40°
40°
50°
50°
40°N
90°
北极星
北极星高度即为北半球当地纬度
北半球纬度越高,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41
求90°N、40°N的北极星高度
体系架构
42
43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特点:①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
②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
③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应用:影响“三流”
①水流(河流)②气流(风向) ③洋流流向
(一)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44
(北半球)河流(平直河道)对右岸的冲刷往往比左岸强烈,常导致大河右岸相对陡峻,左岸相对平缓
(北半球)
气流、洋流的流向也会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北半球)
高速列车正常运行时,右侧轨道受到的压力比左侧轨道要大
45
在北半球,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
在北半球,气旋(台风)逆时针旋转
远距离运行的炮弹也会偏向
(二)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
背着太阳的半球,为黑夜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圈)
46
晨昏线
【思考】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现象?
假如地球有公转,无自转,地球上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交替?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有
地球自转
(二)昼夜交替现象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纬线圈被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
昼夜不断地交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47
晨昏线的一般特点
48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总是在极圈内摆动,摆动的角度是与地轴的夹角为0°—23.5°之间
太阳直射纬度(θ)=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θ)
太阳直射纬度(θ)+晨昏线相切处纬度(α)=90°
太阳高度角>0°为昼半球
太阳高度角<0°为夜半球
49
N
晨线
晨线
昏线
判断晨线、昏线
S
昏线
晨线
(三)产生时差——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地方时的特点: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东早西晚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早
晚
50
(三)产生时差
地方时的计算:
算经度差:同侧(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经度数值相减;异侧(分别在东经和西经)经度数值相加
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自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地方时增加4分钟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时间差(东加西减)
51
当北京(116 E )地方时为 11:00 ,求以下各经度的地方时刻。
117 E __________ 120 E __________ 110 E __________
180 __________ 64 w __________ 116 W __________
11:04
11:16
10:36
15:16
23:00
19:32
经度和为180°,地方时相差12小时
光照图中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
52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或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或正午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24时或0时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极昼)或12时(极夜)
6:00
12:00
18:00
0:00
12:00
18:00
0:00
光照图中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
53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或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或正午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24时或0时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极昼)或12时(极夜)
光照图中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
54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或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或正午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24时或0时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极昼)或12时(极夜)
A
D
E
C
B
F
G
H
I
同一经线,各点地方时相同
晨昏线上,各点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2、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
55
中时区
12区
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80
N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每时区跨15个经度
以本初子午线(0°)为中央经线,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7.5°E
7.5°W
7.5°E
7.5°W
中时区
0°
172.5°E
180°
东二区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37.5°E
52.5°E
67.5°E
82.5°E
97.5°E
112.5°E
127.5°E
142.5°E
157.5°E
东一区
22.5°E
15°
E
30°
E
45°
E
60°
E
75°
E
105°E
120°E
135°E
150°E
165°E
90°E
172.5°W
180°
西十一区
西十区
西九区
西八区
西七区
西六区
西五区
西四区
西三区
西二区
西一区
西十二区
52.5°W
37.5°W
22.5°W
67.5°W
112.5°W
97.5°W
82.5°W
157.5°W
142.5°W
127.5°W
15°W
30°W
45°W
60°W
75°W
105°W
120°W
135°W
150°W
165°W
90°W
56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都是15°的整数倍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统一时间,这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与时区范围:
该时区数×15°,东西向各分7.5°
求东八区与西五区的中央经线与时区范围
(1)求中央经线与时区范围
西五区
82.5°W
67.5°W
75°W
东八区
112.5°E
127.5°E
120°E
57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15°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求50°E、55°E、72°E所在时区
(2)求时区(已知某地经度,求时区数)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37.5°E
52.5°E
67.5°E
82.5°E
45°E
60°E
75°E
50°E
55°E
(东三区) 50°E÷15°=3……5(<7.5)
(东四区) 55°E ÷15°=3……10(>7.5)
(东五区) 72°E ÷15°=4……12(>7.5)
72°E
58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同减异加”(以中时区为界)异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 “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时取“+”号,西侧时取“-”号
(3)求区时
北京
东八区
9月8日10:00
华盛顿
西五区
9月7日
21时
莫斯科东三区
9月8日5:00
59
已知北京(东八区)区时为9月8日10:00,
求莫斯科(东三区)、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
区时的计算
因为地球是球形的,所以东西相距较远的甲、乙两地,我们既可以说乙地在甲地的东边,也可以说乙地在甲地的西边。这时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读图1-8,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纽约的日期和时间,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城市 按照乙地在甲地的西边计算 按照乙地在甲地的东边计算
日期 时间(区时) 日期 时间(区时)
甲:北京 设定:9月8日 设定:10时 设定:9月8日 设定:10时
乙:纽约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9月7日
21时
9月7日
21时
60
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按120°E计算
北京的地方时:按116°E计算
(4)地方时与区时
61
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 W)时,
北京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_
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国际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2:36
2:52
18:52
3、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62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时刻固定,经线不固定
东侧为今天,西侧为昨天
国际日界线:180°经线
时刻不固定,经线固定
东侧为昨天,西侧为今天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东加西减
东减西加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相同
但是日期相差一天,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东十二区
7月7日
16:00
西十二区
7月6日
16:00
172.5°W
180°
172.5°E
东
63
一艘邮轮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有一位怀了双胞胎的孕妇临产。航行到180°经线附近海域时,老大出生了,当时是2018年1月1日。接着,老二出生了,出生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这是怎么回事?
邮轮自西向东跨越了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3、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64
新1天
旧1天
0
90 E
90 W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0时
+1
-1
-1
+1
180
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即为新1天
3、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65
下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部分为3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N
B
A
120
NA的经度为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
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60°E
180°
22
4
3、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66
当北京时间为16:00时,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多少?
北京时间是几点时,全球等分成两天?
北京时间是几点时,全球都在同一天?
此时此刻,全球和我们在一天的区域占地球表面积的几分之几?
5/6
8:00
20:00
3、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67
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
特殊情况下:太阳直射0°经线(180°经线为0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180°经线(0°经线为0时) ,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时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一天占一大半;当0时经线在西时区,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
P10活动:国际日界线
2008年8月8日20时,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这一时刻,全世界是否处在同一天?议一议,什么情况下,全世界同属“今天”?
当北京时间为晚上8时(20时)的时候,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便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观看开幕式的直播,也体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
当180°经线为0时,全世界同属“今天”
68
思考:为什么国际日界线会有曲折
国际日界线的曲折
从地图上看,国际日界线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以及太平洋群岛国家有几处曲折
主要原因是避免把一国领土划为不同日期,确保同一地区和岛屿的地方日期相同
69
有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5月17日11时20分(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
若10分钟后该船通过了日界线,下列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
A.5月18日10时30分
B.5月18日11时30分
C.5月17日11时30分
D.5月16日12时30分
课时作业
《地球的自转》
70
B
A
D
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国家的特别计时方法
@图-美国本土跨越的时区
东部时间
中部时间
山地时间
太平洋时间
美国本土由东到西包括西五区至西八区4个时区
这4个时区分别采用本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71
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
中国领土共跨越5个时区
为了方便各地区间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国家的特别计时方法
@图-中国领土跨越的时区
东八区
北京时间
72
伦敦 中时区
莫斯科 东三区
东京 东九区
旧金山 西八区
华盛顿 西五区
堪培拉 东十区
印度 东5.5区
经线与经度及其规律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经度:经度是二面角,即本初子午线平面与当地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方向 形状 长度 关系
南北 半圆形 相等 汇聚两极点
本初子午线平面
纬线与纬度及其规律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看,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纬度: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与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方向 形状 长度 关系
东西 圆形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平行
赤道平面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A
从A点出发
一直向北走能不能回到原地?
一直向东走能不能回到原地?
经线和纬线的指向特点
常见经纬网图类型
常见经纬网图类型
常见经纬网图类型
常见经纬网图类型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点与B点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B点与C点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同,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点与C点
经纬网的应用——定对称点
N
S
A
B
C
地心
赤道
地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某人幻想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
1.当他穿越地心,从地球另一端钻出时,最可能看到下列哪种景观( )
A B C D
2.当他以垂直于地轴的方向前进,从地球另一端钻出时,最可能看到上题四景观中的________景观。
A
B
若两地同属东经,数值大的在东;
若两地同属西经,数值大的在西;
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经度相加和大于180度,东经在西,西经在东;若经度相加等于180度,不分东西。
经纬网的应用——定方向
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千米
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
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纬线弧长约是111千米
经纬网的应用——定距离
A°
A+1°
φ°
φ+1°
111Km
111×cos φKm
2Π×6371÷360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经纬网的应用——定范围
S1
S2
S3
S1>S2
S1>S3
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86
起飞时A地时间
+m小时
降落时A地时间
起飞时B地时间
降落时B地时间
±时差
±时差
+m小时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87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到达a地时的地方时是?
抵达芝加哥时的地方时是?
0:00
12:10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纬线圈被分割成
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在光照图中,一般都依据昼弧、夜弧来比较、计算昼夜长短
基础光照图
89
侧视图
俯视图
变式光照图
90
昼夜半球不平分
变式光照图
91
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
变式光照图
92
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
93
变式光照图
94
矩形投影图
变式光照图
95
局部图
96
全图 1/2图 1/4图 局部图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97
《练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晨昏线即晨昏圈,是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完成7~8题。
8.上图中所示日期与其他三幅图不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3)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半球的极点。(2分)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
《练透》
1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4)判断上图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4分)
11
12
13
14
15
答案 晨线。自东向西。
《练透》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2题。
1.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2. 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12时 B.12时、18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课时作业
《地球的自转》
101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若阴影表示夜晚,判断甲地的时间为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的时间为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3. 同上题,北京时间为
A. 6日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课时作业
《地球的自转》
102
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1. 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2. 飞机从罗马(东3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
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1~3题。
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A.(60°N,20°E) B.(60°N,160°W)
C.(60°S,20°E) D.(60°S,160°W)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的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3.某人从Q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千米,他最后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