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0 17: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襁褓  A.qiáng    B.qiǎng(  )
(2)绚丽  A.xùn  B.xuàn(  )
(3)拙劣  A.zhuō  B.zhuó(  )
(4)肤浅  A.fū  B.fú(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真谛  通霄  融为一体
B.奠定  追溯  锋芒必露
C.目睹  默契  欢乐祥和
D.挚爱  推崇  一泄千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迈出中国足迹。
B.面对“谁来养活中国”,我们国家提出了“超级稻育种”的计划。
C.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一些研究者科学精神的缺位密不可分。
D.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卫组织和中国一直保持着沟通与合作。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
B.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C.但待到日近中天时,阳光会普照大地。黄褐色的玉米又将沉甸甸地压在收获者的双臂。
D.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词,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5.填在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    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A.肌肉力量、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锻炼的毅力
B.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
C.锻炼的毅力、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肌肉力量
D.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形体美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于2019年9月17日晚在北京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隆重举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
8.下面的征稿启事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各存在一处错误,请改正。
征稿启事
为了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我校文学社面向全体同学征集以“阳光运动”为话题的文章。文体不限,千字以内。请将稿件送至我校文学社编辑部。
此致
敬礼
圆梦中学文学社编辑部
2019年5月10日 
(1)格式方面:
(2)内容方面: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五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5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自身。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两者逐渐融合为一体。当我在纽约和伦敦对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我向不朽的古希腊精神祈祷,希望它给这意外中诞生的结合体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先生们,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若这敬意是针对我这建筑师而来的话,那我着实愧不敢当。它的建筑师不应受到如此赞美,他不过是听从了一种比个人意志更为强大的内心直觉的召唤。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词,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之前我曾提及1914年6月所举办的周年庆典。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活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9.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的区别是什么?
10.从文中看,重开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11.“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一句中“其”指什么?
12.文中说“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观念?
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文学:另一种造屋
——在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曹文轩
①我为什么要——或者说我为什么喜欢写作 写作时,我感受到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一直在试图进行描述。但各种描述,都难以令我满意。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确切的、理想的表达:写作便是建造房屋。
②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③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去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物质之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④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
⑤作为一种符号,文字本是一一对应这个世界的。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可以在一定的语法之下,无穷无尽地组合。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事实:语言早已离开现实,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本质是自由,而这正契合了我们的自由欲望。这个王国有它的契约,但我们可以在这一契约之下,获得广阔的自由。写作,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的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
⑥为自由而写作,而写作可以使你自由。因为屋子属于你,是你的空间。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让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让感情得以充分抒发,让你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且,造屋本身就会让你领略自由的快意。房子坐落在何处,是何种风格的屋子,一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屋子终于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快意一定是无边无际的。那时,你定会对自由顶礼膜拜。
⑦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房子,是美学的产物,又是你审美的对象。你面对着它——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它的造型,它的结构,它的气韵,它与自然的完美合一,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⑧再后来,当我意识到了我所造的屋子不仅仅是属于我的,而是属于任何一个愿意亲近它的孩子时,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蜕变与升华。再写作,再造屋,许多时候我忘记了它们与我的个人关系,而只是在想着它们与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关系。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我开始变得认真、庄严,并感到神圣。我对每一座屋子的建造,殚精竭虑,严格到苛求。我必须为他们建造这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虽然我知道难以做到,但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去做。
⑨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屋子的庇护。当狂风暴雨袭击他们时,他们需要屋子。天寒地冻的冬季,这屋子里生着火炉。酷暑难熬的夏日,四面窗户开着,凉风习习。黑夜降临,当恐怖像雾在荒野中升腾时,屋子会让他们无所畏惧。这屋子里,不仅有温床、美食,还有许多好玩的开发心智的器物。它们会净化他们的心灵,会教他们如何做人。它们犹如一艘船,渡他们去彼岸;它们犹如一盏灯,导他们去远方。
⑩对于我而言,我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幸福,就是当他们长大离开这些屋子数年后,他们会时不时地回忆起曾经温暖过、庇护过他们的屋子。而那时,正老去的他们在回忆这些屋子时居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这在我看来,就是我写作——造屋的圆满。
生命不息,造屋不止。既是为我自己,更是为那些总让我牵挂、感到悲悯的孩子们。
(有删改)
14.第①段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15.在演讲过程中,曹文轩阐述了自己喜欢“写作——造屋”的原因,请分点概括。
16.作者写道:“而那时,正老去的他们在回忆这些屋子时居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何振梁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于1894年,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奥林匹克运动跟奥林匹克运动会,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一个是“运动”,一个是“运动会”。为什么称其为运动?就在于它不是一般的体育竞赛,不仅仅是把二三十个竞赛项目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而已,而是一个以体育为载体的社会文化运动,一种有自己的哲学、理念、追求目标的社会文化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则是这个运动所举办的最主要、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但并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
奥林匹克运动把自己的理念称为奥林匹克主义,并指出,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魄、意志和精神,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建立一个尊重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追根溯源,法国人顾拜旦及其支持者于1894年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本意,是为了教育青年,激励社会。顾拜旦知道,单纯的体育运动达不到这个目的。体育运动只有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它的宗旨。顾拜旦之后,他的继承者,特别是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萨马兰奇以及第八任主席罗格,也都强调这一思想。萨马兰奇说:“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罗格说:“文化和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根本所在。”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都能理解这一点。
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基于人文主义的考虑,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反对一切歧视,不管是种族的、宗教的、性别的、意识形态的还是政治制度的;它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提倡尊重人的尊严,提倡公平竞争,提倡“更快、更高、更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少学者说,更快、更高、更强,应该加上“更美”。罗格在当选奥委会主席时,提出“‘更快、更高、更强’要与人性、干净相结合”的理念。实际上,“更快、更高、更强”,指的是体育本身追求的目的;人性、干净,那是管理体育运动时应做到的。近年来,鉴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国际奥委会积极提倡体育一定要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从人文的方面考虑的。国际奥委会自己身体力行,它在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时,为了保护两棵古树,两次修改建筑设计。奥林匹克运动增强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说,体育、文化教育和环境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要素或三大维度。
有人说,奥运会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我则认为,在到处存在着恃强凌弱、纷争不断、人与自然关系遭到破坏的当今世界,奥运会表明,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并不是注定要互相倾轧、相互厮杀的,而是可以在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各扬所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奥运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希望、一种启示。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使奥运会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思想意识之间建立宽容、理解、尊重、友好相处的桥梁。
(选自《浙江日报》,有删改)
17.从选文看,你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8.选文第二段引用两位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话,有什么作用?
19.阅读第三段,写出本段的论证思路。
20.选文作为演讲词,其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B (3)A (4)A 2.C 3.D 4.A 5.B 6.D
7、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举行。
8.(1)删去“此致”“敬礼”。(2)应写明截稿日期。
9、纯粹的竞技精神是指运动员欣赏自己作出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运动员的自得其乐,而奥林匹克精神是指将运动员内心的快乐与大自然的乐趣和艺术的奔放融合在一起感染人、鼓舞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使世界凝聚在一起。
10、①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
11、“其”指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
12、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因此,顾拜旦提倡的是“面向大众”的观念,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13、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14.用两个问句切入演讲的主题,引起听众的兴趣。
15.①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②写作——造屋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③造屋是一次审美的历程,从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④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屋子的庇护,“我”必须为他们建造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
16.“我”用文字建造的屋子,即“我”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温暖过、庇护过他们,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正老去的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些屋子,但是始终缅怀、眷恋着这方故土,魂牵梦萦、刻骨铭心。
17、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可以在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各扬所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8.精辟阐释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9、先提出观点“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基于人文主义的考虑”,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具体论述观点,最后得出结论:体育、文化教育和环境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要素或三大维度。
20.语言平实严谨,没有慷慨激昂的华丽辞藻,表达上严谨科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