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世界古代史中考试题汇编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
1. (2023·辽宁省阜新市)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象征是( )
A. 金字塔 B. 青铜器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2. (2023·山东省济宁市)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3. (2023·黑龙江省鹤岗市)人类最早的文明中,与“种姓制度”“佛教”有关的古代文明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中国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4. (2023·辽宁省阜新市)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下列属于古代雅典成就的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奴隶制民主政治 C. 元首制 D. 《罗马民法大全》
5. (2023·山东省聊城市)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 杜绝官场腐败 B. 宣扬神权至上 C. 完善选举制度 D. 增强责任意识
6. (202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
A. 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7. (2023·吉林省长春市)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产生的地域是( )
A. B.
C. D.
8. (2023·浙江省湖州市)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占领埃及,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东征( )
①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②把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湖”
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
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2023·四川省德阳市)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终于确立雅典民主政体;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全盛”时期的当政者是( )
A. 汉谟拉比 B. 伯里克利 C. 亚历山大 D. 查士丁尼
10. (2023·湖北省武汉市)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 文化和精神的力量B. 民主和法制的影响C. 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 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11. (2023·陕西省)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雅典民主政治 C. 金字塔 D. 罗马大竞技场
12. (2023·陕西省)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A. 金字塔 B. 罗马大竞技场 C. 《荷马史诗》 D. 雅典民主政治
13. (2023·安徽省)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 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 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 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 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14. (2023·黑龙江省鹤岗市)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 《法学汇纂》 B. 《十二铜表法》 C. 《新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15. (2023·四川省宜宾市)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顶;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这说明,古罗马( )
A. 成为欧亚文化发祥地 B.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C. 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 D. 搭建了欧亚和平之桥
16. (202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一名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位贵族公民,有机会参加的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 主席团 B. 执政官 C. 公民大会 D. 庄园法庭
17. (2023·湖南省邵阳市)2023年1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天使报喜大教堂(如图所示)参加了东正教礼拜活动。在礼拜场所举行的仪式上,普京在自己身上划了十字。据此判断,普京信奉(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18. (2023·湖南省衡阳市)十字架本是残酷的刑具,但现在十字架已成为救赎、爱、宽恕的象征,如红十字会,医院的红十字架。这种变化与哪种宗教有关( )
A. 佛教 B. 印度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19. (2023·江西省)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
A. 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 B. 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C.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 D. 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0. (2023·甘肃省兰州市)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个记录说明庄园具有( )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监督权
21. (2023·广东省)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 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 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 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 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22. (2023·江苏省苏州市)《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 庄园佃户 B. 庄园领主 C. 城市商人 D. 行会学徒
23. (2023·江苏省常州市)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有关的是( )
A. 维护奴隶主的特权B. 选拔有才能的官吏C. 教皇与国王的支持 D. 封君封臣制的形成
24. (2023·山东省东营市)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城市的自治 B. 大学的兴起 C. 物理学的出现 D. 生物学的革命
25. (202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据此可知,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
A. 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B. 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 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 D.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26. (2023·福建省)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 )
A. 推动城市兴起 B. 关注人的发展 C. 摆脱教会控制 D. 强化国王权力
27. (2023·四川省广安市)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权利法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28. (202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 1 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汉谟拉比法典碑,上部是以太阳神授予汉谟拉比权标为主题的浮雕。浮雕下面镌刻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雅典卫城西北的公共活动空间有雅典广场,那里设有公民陪审法庭及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等重要权力机构。
材料二中国的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是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线性文化遗产因其线状的分布和遗存的特性而备受瞩目。
表2 三大线性文化遗产历史叙述
长城 丝绸之路 大运河
历史现象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历史率骑兵出击匈奴。
北魏孝文帝把北方各族迁到中原,推行汉化措施。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等货物经西域转运到欧洲;西域的物产及乐器、歌舞传入中原。 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历史结论 长城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碰撞融合的历史见证。 丝绸之路密切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并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隋朝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处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并概括两种文明的不同特征。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三大线性文化遗产补充不少于3个相关历史现象,并根据历史结论归纳出三大线性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29. (2023·天津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荷马史诗》……其中的情节显然受到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影响,只是后者描写的是两河流域的传奇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在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建筑的影响,……而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造型优美、数量众多的圆柱。……这种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古希腊文化中的东方渊源》
材料四: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概况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3)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有何关系?
(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30. (2023·天津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请回答:
(1) 写出材料一文献的名称。
(2) 这部文献具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二:在农村,种姓制度则比较根深蒂固,人们依然可以根据衣着、举止、语言用词甚至头饰等来判断人们的种姓,而高种姓的人与低种姓之间来往不多。
请回答:
(3) 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古代印度哪一外族的入侵有关?
(4) 材料二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共有四个等级的划分,请写出前两个等级名称。
材料三:13世纪的庄园法庭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请回答:
(5) 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什么?
(6) 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C
28.【答案】【小题1】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不同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法典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希腊文明,雅典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小题2】历史现象: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丝绸之路,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沿丝路传到波斯;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共同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小题3】历史价值: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反映了各区域文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29.【答案】(1)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地理自然环境因素。
(2)古希腊文明受到了两河文化和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3)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影响了古代西亚建筑。
(4)特征:多元化、多样性、多姿多彩;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0.【答案】【小题1】《汉谟拉比法典》。
【小题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小题3】雅利安人。
【小题4】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小题5】处以罚金。
【小题6】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