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育才中学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育才中学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0 20:2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育才中学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这是孟晚舟在回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据此完成各小题。
1. 孟晚舟的“家”指的是“伟大祖国”,关于这个“家”海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欧大陆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B. 亚欧大陆的西部、大西洋的东岸
C. 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D. 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2. 关于我们伟大祖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岸线漫长,优良港口多,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
B. 陆地边界漫长,邻国众多,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C. 东部濒临海洋,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
D.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欧洲及北美洲
2021年5月,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如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3. 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近70年来人口(  )
A.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B. 人口增长逐渐加快 C. 人口出现负增长 D. 人口总数逐渐增加
4. 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人口老龄化 B. 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 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5. 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如图为我国几个省级行政区的示意图,它们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不同的人文风情。读图,完成各小题。
6. 上面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小粤想去我国最北端游玩,那么他应该去上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历史代表文化为“三秦文化”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东邻安徽省,西连重庆市,南接江西省、湖南省,北与河南省毗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谓。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10. 下列少数民族中,每逢盛大节日开展赛马体育项目活动的是(  )
A. 高山族 B. 蒙古族 C. 傣族 D. 苗族
11.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 集中分布 B.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 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 D. 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12.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西北、华北 B. 西南、东南、东北 C. 东北、华北、西南 D. 西南、西北、东北
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读图,完成各小题。
13. 流经西双版纳的澜沧江,流出我国后被称为(  )
A. 湄公河 B. 湄南河 C. 红河 D. 萨尔温江
14.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特色有(  )
A. 历史古迹、湖光山色、民族风情 B. 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
C. 沙漠探险、欣赏雪山、边境风光 D. 热带雨林、历史古迹、独特建筑
15. 到西双版纳旅游,欣赏不到的景观是(  )
A.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望天树、板状根等热带植物
C. 亚洲象、绿孔雀等热带动物 D. 泼水节、孔雀舞等傣族风情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34‰,比2020年下降了1.11‰,仅增加48万人。据此完成各小题。
16. 202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 -0.77‰ B. 0.45‰ C. 0.77‰ D. 1.45‰
17.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  )
A. 已达最大值 B. 快速增长 C. 缓慢增长 D. 正在减少
18. 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 消费市场增加
C. 环境压力减小 D. 就业压力减小
如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今预测),读图完成各小题。
19. 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20年 D. 2045年
20. 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我国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鼓励向海外移民 B. 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C.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 提早退休年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21. 中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读“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内海① ______ ;岛屿② ______ ;邻国③ ______ 。
(2)④⑤两省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______ 省,其行政中心是 ______ 。
(3)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的 ______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4)与邻国⑥比较,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 ______ 。
22. 读中国民族居住分布图,完成下列练习。
(1)我国共有 ______ 个民族,各民族中 ______ 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以 ______ 族人口最多。
(2)①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______ ;②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______ ;③处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______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______ 。
(3)目前我国共设立了 ______ 个自治区,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4)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______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 ______ 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地区。
(6)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最多的民族是 ______ 。
(7)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______ 省。
23. 读中国政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字母B为 ______ ,简称 ______ ,行政中心 ______ 。
(2)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______ ,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______ 。(填字母)
(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______ 、桂、粤、 ______ 。
(4)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 ______ 三级。
(5)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人口分界线是 ______ 和 ______ 一线。
24. 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练习。
(1)图中显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这条线是从黑龙江省A ______ 到云南省B ______ 画一条直线。
(2)通过A—B线,可以总结出我国东南部人口 ______ 、西北部人口 ______ 的分布格局。
(3)陕西省的人口密度是 ______ 人/平方千米。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D
【解析】解: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故选:C。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我国海岸线漫长,优良港口多,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A正确,不符合题意。
我国陆地边界漫长,邻国众多,利于发展边境贸易,B正确,不符合题意。
我国东部濒临海洋,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C正确,不符合题意。
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欧洲等地区,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认真审题,把握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3~5.【答案】D、A、A
【解析】解: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可知,1982年开始年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增长逐渐变慢;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状态,人口总数逐渐增加,并没出现负增长。
故选: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
解:从上表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将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优势,A正确;实施三胎短期会使人口增长加快,B错误;对解决人口分布不起作用,C错误;不能解决性别比例失调,D错误。
故选:A。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对人口政策实施调整,这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题考查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的对比及我国三胎政策的目的意义,理解回答即可。
解:人口政策既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人口数量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
故选:A。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本题考查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识记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制定的目的。
6~9.【答案】B、A、D、C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是黑龙江省,乙是广东省,丙是湖北省,丁是陕西省。其中广东省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故选:B。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黑龙江省,乙是广东省,丙是湖北省,丁是陕西省。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小粤想去我国最北端游玩,那么他应该去上图中的甲黑龙江省。
故选:A。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甲是黑龙江省,乙是广东省,丙是湖北省,丁是陕西省。陕西省,其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西安,历史代表文化为“三秦文化”的省级行政区是丁陕西省。
故选:D。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黑龙江省,乙是广东省,丙是湖北省,丁是陕西省。其中丙湖北省东邻安徽省,西连重庆市,南接江西省、湖南省,北与河南省毗邻。
故选:C。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0~12.【答案】B、B、D
【解析】解: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主要活动有骑赛马、射箭、摔跤等。故B正确。
故选:B。
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牢记即可。
解:我国民族分布不均匀,其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故选:B。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我国的民族分布从大范围来说,比较分散,但是从小范围看,每个民族又是集中居住,有汉族的地方一般都有少数民族,所以呈现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理解解答即可。
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地区。根据题意。
故选:D。
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大家庭.汉族人数最多,占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属于基础题.
13~15.【答案】A、B、A
【解析】解: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思为“獐子河”。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六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故选:A。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考查亚洲的主要河流,要理解记忆.
解:秀美的热带风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浓郁的民族风情,迷人的文化古迹,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旅游业已成为西双版纳的主要支柱产业。
故选:B。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这里属于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的热带季风气候.
考查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要理解记忆.
解:A、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草原的景观,故符合题意;
B、望天树、板状跟等热带植物在西双版纳能够看到,故不符合题意;
C、亚洲象、绿孔雀等热带动物在西双版纳能够看到,故不符合题意;
D、西双版纳有傣族这一少数民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干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该区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植物”王国,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本题难度小,为基础题。
16~18.【答案】D、C、B
【解析】解:根据“2021年末,全国自然增长率为0.34‰,比2020年下降1.11‰”计算得知,202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34‰+1.11‰=1.45‰。
故选:D。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根据题干提供的材料计算即可。
解:从题干材料得知,2021年末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因此目前我国人口总量缓慢增长。
故选:C。
(1)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则总人口数量增加。
本题考查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理解解答即可。
解:我国人口总量增大,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必然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增加就业压力,增加环境压力,故ACD表述错误;B正确,人口总量增加会促进消费,使消费市场增加。
故选:B。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多会带来环境、资源、就业等压力。
该题考查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结合选项多角度理解分析。
19~20.【答案】B、C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0年之前都是正值。其中,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1980年。
故选:B。
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获取图文图中信息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代,纵坐标代表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劳动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在减少,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造成劳动力在减少,我国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故选:C。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结合地图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渤海 台湾岛 俄罗斯 ④ 昆明 曾母暗沙 海陆兼备的国家,既可与众多陆上邻国联系,也可同海外各国交往
【解析】解:依据位置,读图可知:
(1)①是我国的内海渤海;②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③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俄罗斯。
(2)④⑤两省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④云南省,其行政中心是昆明。
(3)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4)与邻国⑥哈萨克斯坦比较,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既可与众多陆上邻国联系,也可同海外各国交往。
故答案为:(1)渤海;台湾岛;俄罗斯;(2)④;昆明;(3)曾母暗沙;(4)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既可与众多陆上邻国联系,也可同海外各国交往。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的岛屿、邻国、位置等知识,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56 汉 壮 蒙古族 藏族 桂 壮族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小聚居 汉 东北 西北 西南 壮族 云南
【解析】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以壮族人口最多。
(2)由图可知,①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以蒙古族为主。②为西藏自治区,分布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分布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
(3)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我国共设立了5个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4)由图可知,根据中国民族居住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聚居。
(5)结合所学知识,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6)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最多的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7)结合所学知识,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故答案为:
(1)56;汉;壮;
(2)蒙古族;藏族;桂;壮族;
(3)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4)小聚居;
(5)汉;东北;西北;西南;
(6)壮族;
(7)云南。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本题以中国民族居住分布图为材料,共设7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民族的分布、人口、省级行政区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3.【答案】青海省 青 西宁 C A 云或滇 台 乡 腾冲 黑河
【解析】解:(1)由图中轮廓和位置可知,B省份为青海省,简称是青,行政中心是西宁。
(2)我国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字母为C;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字母是A。
(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广东省(简称粤)、台湾省(简称台)。
(4)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5)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省的腾冲一线。这条线东南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
故答案为:
(1)青海省;青;西宁;
(2)C;A;
(3)云或滇;台;
(4)乡;
(5)腾冲;黑河。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大题以中国政区略图为材料,共分为五道小题,涉及省级行政区域的形状、位置、全称、简称,中国人口分界线、行政区划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4.【答案】黑河 腾冲 稠密 稀疏 100—300
【解析】解:(1)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图中A是黑河,B是腾冲。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人口分布不均。
(3)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陕西省的人口密度是100—300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
(1)黑河;腾冲;
(2)稠密;稀疏;
(3)100—300。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本大题以中国人口的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人口分布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