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 13 课。本课与第 14 课都是围绕祖国统一大业这一主题展开的。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进行和完成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因此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融入民族自信和爱国教育。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练地掌握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地图、文字材料,对香港和澳门“苦难的岁月”和“回归的喜悦”等问题的分析解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立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之志,同时也提高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和澳门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走上独立发展和日益富强的道路,从而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原因、实现和意义。
教学难点
香港和澳门能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以及理解一国两制是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最佳选择。
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四项任务(任务一、认一认;任务二、答一答;任务三、判一判;任务四、比一比),通过“激趣引入、火眼金睛、初出茅庐、理论升华、游刃有余、大显身手、总结评价”等七个步骤层层递进实施教学。
教学创新点
根据历史课程课程特点,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把课程和思政有机融合;利用慕课视频、微视频,辅助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式、自主合作式,教师全程以引导为主,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
学法
师友互助合作、观察法、比较学习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课前组织准备
学生分组、观看慕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案例引入课题 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问题:视频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事件?我们这节课学习 13 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板书课题 观察、回答、记录、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任务一●学一学 (1)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为解决问题、问题、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提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内涵: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过程: (1)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意义: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读学习目标读课文、思考、填写、点名让学生订正答案 1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任务 2 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体系
三任务二●答一答 问题 1、“一国两制”提出者目的: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问题 2、“一国两制”的含义: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两种制度内地—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问题 3、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一个中国(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问题 4、“一国两制”有何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思考回答问题。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四讲练结合强化重点 问题 5、“一国两制”的意义: (1)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进程。(2)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问题 6、“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与“不变”变:主权回归不变: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 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派干部。(充分尊重香港的殖民历史和实际发展,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问题 7、香港澳门回归时间:香港回归过程认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区旗:红旗:祖国,紫荆花:香港,五颗星:香港同胞心系祖国 祖国统一区徽:紫荆花红旗: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红白两色:体现“一国两制”的精神澳门回归认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区旗:五颗星国家的统一,莲花:澳门的繁荣昌盛,三个花瓣:澳门有三岛大桥和海水:反映了澳门的环境特点,区旗的绿色:充满生机的祖国 问题 8、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读材料,思考,师友互助,小组交流,回答 读材料,师友合作交流,回答 教师讲解,强化重点;由简到难,容易理解学习,学会举一反三。
任务三●讲一讲 重点探究一 1. 前几年,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香港许多暴乱分子打砸抢烧,严重威胁到香港的稳定、繁荣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①香港、澳门是怎样一步步离开中国怀抱的? ②两地又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③面对这样的局面,你想对外部干预势力和暴乱分子说些什么?香港问题的由来:要点: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一区1898 年英国租借新界 99 年(至1997 年 6 月 30 日)实质:主权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澳门问题的由来:要点:1553 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的定居权。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氹( dàng )仔岛和路环岛。清朝末年,国力衰弱,葡萄牙趁机侵占了澳门。 实质:主权问题(历史遗留问题) ②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顺利回归,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成功收回澳门 ③坚决反对分裂祖国行为,拥护祖国统一,坚持“一国两制”政策 重点探究 2:以香港为例,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功收回港澳主权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畅所欲言) 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因素)4 、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启示: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读题,听,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友合作,展示回答 小组交流,师友互助合作完成,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突破重难点。
六任务四●比一比 重点探究 3:我国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①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②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相同点:二者主权属于中国。 拓展:香港澳门新发展(一)从“移民海外”到“凤还巢”(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香港澳门新发展 (二)(回归后:经济持续增长繁荣)香港澳门新发展 (三)从“委派产生”到“民主选举”(回归后:政治自由民主健全)香港澳门新发展(四)从“香港之死”到“更有活力”(回归后:国际社会的认可)归纳:香港澳门新发展:社会更安定,经济更繁荣,政治更自由、民主,国际社会更认可结论:香港的发展变化证明了“一国两制”强大的生命力。(二)台湾问题 师:祖国统一大业还未实现,台湾还未回到祖国怀抱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暂时分离 读材料,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师友互助,完成练习、展示。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七 综合点评总结归纳提升 1、课堂小结;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成功实践,港澳回归是 20 世纪 90 年代重大外交成就。台湾与大陆还未实现统一,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我们坚信: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全体同学起立,齐读;祖国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前提,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 2、完成当堂检测 3、订正答案,讲解,点评 学习委员公布小组展示得分记录作业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当堂检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力,情感目标得到进一步深化。至此,课堂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教学反思
1.亮点之处: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任务驱动,把任务巧妙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层层递进的七大步骤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把思政内容巧妙融入课堂教学。视频、图片、课件等多媒体教辅工具的使用,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丰富了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突出了教学主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轻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知识框架清晰完整,结构明了,教学重难点突出,问题设计针对性强,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教与学的情况。学生参与意识逐步加强,回答问题也比较踊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时候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不是很活跃,小组合作的利用有待加强,由于内容较多,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处理的有些仓促。3.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同学们创造更加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效率。尽最大可能地灵动课堂,更加贴近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