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0 20: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
嫦娥奔月
①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民不聊生。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他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射杀各种猛兽。他同情受日晒之苦的众多百姓,就举起他的宝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造福人民。
②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后来他娶了个贤淑美丽的妻子,夫妇俩十分恩爱。有一天,后羿在打猎的途中遇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很钦佩后羿的为人,就送他一包不死药,并告诉后羿,只要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后羿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不料后羿的徒弟逢蒙,奸诈贪婪,心存不良,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成仙升天。
③有一天,他趁后羿出去打猎的时候,偷偷溜进嫦娥的房间,拿出剑来逼她交出那包不死药。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仙药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④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后羿知道后,伤心欲绝,悲痛不已。
【材料二】
月亮女神
①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是光明之神阿波罗的姐姐,非常漂亮,同时也是个很厉害的弓箭手,掌管着狩猎。
每天她驾着银色的马车在夜空中奔驰,代表了夜间的所有——寒冷、寂寞以及亡灵的道路。
②海神波塞冬有个儿子,名叫奥列翁。奥列翁非常喜欢射箭,是个很好的猎手,还喜欢在海面上狂奔。月亮女神很喜欢奥列翁,他们相识了,并且彼此相爱,经常一起在丛林中狩猎,在海面上狂奔。月亮女神的弟弟阿波罗很讨厌奥列翁,也不满意他姐姐与奥列翁的这段感情,于是决意要除掉奥列翁。
③某天,奥列翁正在海面上飞奔的时候,阿波罗用金色的光罩住奥列翁把他隐藏起来,然后怂恿喜欢射箭的姐姐月亮女神把远处的金色物体当作靶子。月亮女神当然不知道这是弟弟的阴谋,射出一支箭,正中奥列翁的头部。
④后来她知道了自己射死的是心上人奥列翁,于是陷入绝望之中,日夜哭泣。为了永远珍藏对奥列翁的感情,她请求宙斯把奥列翁升到天上,希望自己乘坐银色的马车在夜空中奔跑时随时可以看到。
宙斯接受了她的请求,把奥列翁变为天上的星座——猎户座。月亮女神发誓,终身不嫁,她要在夜空中永远陪伴着奥列翁。
【材料三】
中西方神话异同
①神话是反映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虽不是现实生活的科学的反映,但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力的抵抗和对理想的追求。
②中国的神话看重道德,提倡克己灭欲,更为“神化”;西方的神话崇尚个性,贴近生活,更为“人化”。在中国神话中,神祇不食人间烟火,不仅拥有神力还有美德而且全知全能。在西方神话中,神同人一样有喜怒哀 乐,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
(节选自《浅析中外神话故事的差异》,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吃下了不死药后,朝着月亮飞去的事情。
B.《月亮女神》讲述了阿尔忒弥斯由于弟弟阿波罗的阴谋,射死了自己的心上人,伤心欲绝决定终身不嫁的故事。
C. 前两篇神话故事都反映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D.《嫦娥奔月》中的人物嫦娥,具有为百姓牺牲自我的美 德,更为“人化”;《月亮女神》中的人物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充满七情六欲,痴情或残忍,更为“神化”。
D
2. 你更喜欢神话人物“嫦娥”还是“阿尔忒弥斯”?请说出理由。
示例:我更喜欢“嫦娥”。嫦娥为了不让逢蒙这样道德败坏的人吃到长生不老药,进而祸害百姓,无奈之下自己吃下了长生不老药,和丈夫后羿分开,永远待在寒冷、孤寂的月宫里,她是美的,是善的,是有牺牲精神的。而阿尔忒弥斯追求的是个人的情爱,是私人的。两者相比较,我更喜欢为了百姓牺牲自我的嫦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甲 传统节日知多少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的民谣,唱的是习俗丰富的端午。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除了端午节,还有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很丰富。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
清明节祭先祖,放风筝,荡秋千。二月十二花朝节,民间有“赏红”之俗,文人雅士会相聚饮酒,赋诗唱和。三月三上巳节,人们以香草沐浴,与亲友偕游……丰富的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期盼。
③作为祭祀、天文、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灼灼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除夕烹鱼,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体安康。重阳登高,怀想亲朋故交。中秋赏月,更是构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传统节日体现了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是千百年来人们哀乐祈愿等情感的仪式化表达。
(摘自《中国风俗大辞典》,有删改)
乙 小议传统节日的“打开”方式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赛龙舟,这些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端午活动。如今它们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②2021年河南卫视的晚会《端午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祈》《龙舟祭》等节目,将端午祈福、赛龙舟等习俗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不少传统节日都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如春节集五福、中秋新诗会。值得一提的是,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回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一些地方还举办了端午航天展。新的过节方式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体验感。人们纷纷感慨:“传统节日有魅力,过节这么有意思!爱了,爱了!”
③然而,仅仅是形式新就够了吗?理解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传统节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
《端午奇妙游》做了好的尝试,它的开场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拨裙回转,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场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龙舟祭》则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让人们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体悟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
④吃吃粽子,穿穿汉服,只是形式。传统节日的“打开”,如不追根溯源,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一往而深”。
(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
1. 传统节日受到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增加了人们喜欢的新的过节方式。
2. 甲乙两文开头都引用端午民谣,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同:点出端午的几种习俗;以有趣的民谣作为开头,增强可读性。
异:甲文中,引出说明对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说明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乙文中,引发对传统节日的“打开”方式的论述。
3. 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甲文。甲文围绕“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介绍其习俗、文化内涵,表现其魅力。这句话写传统节日有魅力,与甲文更匹配。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