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七单元
分
轻松过关
基础练习课内阅读
一、读拼音,写词语。
老师ydnsù(严肃)地xùnchì(训斥)了朗诵时声音不ging xi(清晰)的同学,
又cheng zan(称赞)了表现好的同学,并鼓励我们,一定要xiong huai(胸怀)大志,
发奋读书。
二、选词填空。
坚定
坚强
希望
指望
1.他(坚强)不屈、勇于拼搏的精神让我十分佩服。
2.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3.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谁知反而遭到了训斥。
4.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一名医生。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难以(忘)(怀)
若有(所)(思)
(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热闹(非)(凡)
为之(一)(振)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示例: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2.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用加点词写句子)
示例:他不但不听我们的劝告,反而变本加厉,一心沉迷于游戏。
3.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仿写句子)》
姑娘的脸
像一朵醉了的芍药花
五、课文写了周恩来的三件事,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三件事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
第一件
新学年开始
学校修身课上
魏校长、周恩来
立志“振兴中华”
第二件
十二岁那年
东北奉天
周恩来、伯父
耳闻“中华不振”
被外国人占据的
中国妇女、中国
第三件
一个星期天
目睹“中华不振”
地方
巡警、周恩来
六、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
3.对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
A.周恩来不仅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样也是在为吃饭、挣钱、当官而读书。
B.周恩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从中体会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
抱负。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应该用(B)的语气读。
A.佩服、感叹
B.自信、坚定
C.惊讶、疑惑
D.高兴、激动
5.如果你面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你会回答:示例:为成为对建设祖国有用的
人才而读书。(共7张PPT)
21 古诗三首
第七单元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历史书上记载,qin chao(秦朝)时期的bian sai(边塞),守关将士常年
zheng zhan(征战),流血牺牲,造就了很多jie chu(杰虫)的将领和战斗ying
xióng(英雄),很多cuirén lei xià(准人泪下)的故事流传下来。每当战斗结束,
将士们就喝酒庆祝胜利,他们连xiàng shang ren tóu(项上人头)都不怕丢,hēzu
(喝醉)就由他们去吧!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出塞》是一首(B)。
A.山水田园诗
B.边塞诗
C.送别诗
2.《夏日绝句》体现了诗人的(B)
A.功利心很强。
B.凛然风骨,浩然正气。
C.无奈与悲伤之情。
三、读下面的诗句,解释加点字、词以及句子的意思。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夜光杯:
极精致的酒杯
欲:
正要
示例:美玉制作的酒杯中盛着上等的葡萄美酒,正要举杯痛饮,知听到马上弹起凭琶
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太
亦:
也
示例:活着就要当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四、诗句赏析。
1.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君”的意思是
你
(3)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我体会到了诗人(A)。
A.为国奋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
B.在感叹战场上实在是太危险了
C.对家乡亲人的担忧
D.对即将马革裹尸还的悲痛
2.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句诗借古讽今,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痛斥了南宋统治者苟
且偷安的行径
0
五、古诗乐园。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
”这句写出了边塞战士不堪其苦、有家不得归的社会现实。
3.第二句诗让我们体会到了(B)
A.与敌人抗战的将军非常厉害。
B.诗人渴望国家安宁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
C.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战争消极的思想。
六、课外阅读。
过零丁洋①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②寥落③四周星④。山河破碎风飘絮⑤,身世浮沉雨打萍6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9照汗青”。
【注释】①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
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②干戈:指抗元战争。③寥(io
落:荒凉冷落。④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⑤絮:柳絮。⑥萍:浮萍。⑦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
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
福建。⑧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⑨丹心:红心,比喻忠心。O汗青:同汗竹,史册。(共5张PPT)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七单元
分
轻松过关
基础练习课内阅读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延安(yon yian)
春笋(sh
shǔn)
土炕(keng
kdng】
明媚(miNi)
一旦(dan dang)
茅屋(m6mu)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火红)的太阳
(破旧)的茅屋
(灿烂辉煌)的精神
(明媚)的春光
(金色)的理想
(顶天立地)的脊梁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
一旦失去了你阿,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仿
写句子)
像沙漠里的旅人,在追寻生命的绿洲
;像
翩翩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追寻
花的芬芳
四、对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理解正确的是(B)
A.作者认为延安现在的景色很美,时刻将延安放在心中。
B.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理想献身、在革命队伍中互
相关心、互相爱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下列事物分别代表了什么?请根据诗歌内容,填一填。
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
老牛破车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现代化
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延安精神
2.这节诗歌主要体现的是(B)
A.我们要追寻延安精神。
B.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3.“毫不犹豫丢掉了”与“却不能丢”强调了我们在坚决丢掉贫穷和落后的同时,不能
丢棹伟大的延安精神(共9张PPT)
习作·语文园地(七)
第七单元
分
习作一写信
一、[会审题]选一选,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本次习作属于(C)。
A.记叙文
B.说明文
C.应用文
D.议论文
2.本次习作可以写(ABCD)。(多选)
A.要了解的消息
B.要交流的情感
C.要问候的话语
D.要表达的感谢
二、[学格式]书信的格式,包括六个部分:
1.称呼。信纸第一行
顶格
写,后面加
冒号
2.问候语。第二行空
两格写
您好或你好
3.正文。第三行空
两格
写。
4.祝福语。正文写完,另起一行空
两格
写“此致”“祝”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
顶格
写“敬礼”“进步”等词语。
5.署名。一般写在祝福语下一行的
后半行
6.日期。写在
署名下一行,靠右边写上写信的年月日。
三、[小练笔]读一读,按要求完成练习。
亲爱的奶奶:
您好!
我本来有好多话想要说给您听,但是一拿起笔来又不知道该写
些什么好。总之,我要告诉您,我很好,很想您,爸爸妈妈也很好,
也很想您。
祝您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2021年×月×日
您的孙子1
聪聪
1.这封书信,是
聪聪写给奶奶的。其中有三处书写格式是错误的,第一处改正:
开头称呼顶格写
;第二处改正:祝福语“祝您”后面的内容另起一行并顶
格写
;第三处改正: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2.这封信除了格式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请你给聪聪一些建议。
示例:这封信内容空洞,没有有用的信息,应该改进。我建议聪聪应该先表示对奶奶
的关心,再向奶奶讲讲自己和家人最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最后表达家人对奶奶
的挂念。
3.聪聪想将修改好的信寄出去,还需要信封。信封上要写清楚收件人和寄件人的
姓
名
地址
和
邮政编码
语文园地
四、[交流平台]根据单元学习,补全对话。
名名:我发现《盘古开天地》一文的题目很有特点,我们根据题目的提示就能大体知
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红红:我在学习《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发现弄清楚事情的
起因
经过
和
结果,
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兰兰:有的文章可能不止写了一件事,如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我知道
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后,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五、[词句段运用]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精)(忠)报国
(刚)(正)不阿
铁面(无)(私)
(视)(死)如归
(志)(存)高远
秉公(执)(法)
(1)岳飞立下报国志向,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了一个(精忠报国)的抗金将领。
(2)刘胡兰在敌人的屠刀面前(视死如归),毫不怯懦。
2.把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使表达的意思更强烈。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准又敢怎么样呢?
(2)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共7张PPT)
周末阅读提升(六)
第七单元
分
阅读专项训练
训练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
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
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
憾吗?”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
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惋惜—(遗憾)
钦佩一(敬佩)
一成不变一(原封不动)
2.文章写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地方是华罗庚的家里,另一个地方是
1日金
山海湾码头
3.“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句中的“这”指的是
华罗庚的渊博学识
4.为什么美国教授不愿让华罗庚返回中国?
因为以他为代表的美国人认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以华罗庚的才华回国可惜了。
5.关注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文章中的华罗庚是
一个怎样的人。
示列:文章记叙了华罗庚在得矢口祖国解放的消自、后,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
国的故事。文章中的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阅读综合训练
关于“阅读”的调查
【材料一】
《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阅读习惯上,孩子的阅读“开蒙”时间集
中在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占比53.7%。除教科书外,孩子平均的年阅读量主要在
11~30本之间。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更受家长、孩子青睐。
从目前的调查看,纸质阅读仍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方式。(共5张PPT)
23 梅兰芳蓄须
第七单元
分
轻松过关
基础练习课内阅读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蓄须(x心xiù)
租界(4zhū)
纠缠(通jiou)
签订(din成yg)
宁可(ning ning)
要求(xdo yào)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指人常待在家里,不轻易出门。
(深居简出)
2.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斩钉截铁)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缩句)
梅兰芳是艺术家。
2.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1)上面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C)
A.疑惑o
B.无奈。
C.坚定。
D.自信。
(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的
憎恨,对祖国的
热爱
五、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
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
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
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
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1.在这段话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把画“
”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只要您把胡子一别,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ACD)(多选)
A.梅兰芳先生在京剧表演艺术方面有着十分卓越的成就。
B.梅兰芳先生脾气十分倔强。
C.梅兰芳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D.梅兰芳不为生活低头折节,他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