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六三制)化学九上同步教学 2.1.1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六三制)化学九上同步教学 2.1.1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0 22:1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1.1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天上的雨雪来自哪儿,它们如何形成的?
水的三态变化
把针管里的水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
水的三态变化
事实上,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水蒸气
水分子排列紧密,不能自由运动
水分子间隔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水分子间隔较大,可完全自由运动
特征:水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固态
液态
气态
水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思考:水为什么会发生三态的变化呢?
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水的三态变化
举例: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变为冰
水 冰
凝固
解释:水凝固时,水分子自身的能量降低,彼此间隔较小,相互作用强,运动减慢,从而整齐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冰。冰中的水分子在各自的位置上不断振动。
注意:水凝固成冰后,不再流动,但不要误认为冰中的水分子不能运动。实际上冰中的水分子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水的三态变化
解释:冰融化时,水分子吸收能量,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了彼比间的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隔仍然较小。
举例:冰在室内放置变为水
冰 水
融化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C
O
O
二氧化碳分子
(CO2)


O
H
H
水分子
(H2O)

干冰
降温、加压聚集构成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实验1: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现象:
水与酒精混合后,液体的体积变小。
解释: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的三态变化
分子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水的三态变化
分子和原子
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1. 50mL水与5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什么小100mL?
2.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课堂小结
1. 水分子自身有能量,是不断运动的,获得能量或失去能量能改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彼此的间隔距离。
2. 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3.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总在不断运动。
天然的水循环
观察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能量变化?
海水和土壤里的水在太阳的作用下,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不断增大,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后,摆脱了分子间的束缚,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随着高空中温度降低,水分子失去能量,凝结成云,云随风飘动,再遇冷变成雨、雪或冰雹返回到地面,汇入沟渠、河流或渗入地下,最后回到海里。太阳为水提供了能量,导致了水分子的能量变化。
想一想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花粉能在水面上不停地做无序运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A
小试牛刀
长话短说
水的三
态变化
分子的特征
体现
水的天然循环
实现
分子很小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实现自身净化,完成水资源重新分配,为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课堂练习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吹胀气球——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大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