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2.1 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2.1 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0 22: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1 运动的水分子
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以及对分子特征的探究,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
2.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通过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分子的特征。
2、认识分子的特征。
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蒸气
把封闭在针管中的一定量的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集中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查阅资料:
1、气态时,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 ml
液态时,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 ml
由此可知,水分子的体积不变。
2、 气体分子总是会充满它们所占据的整个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不断运动。
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
而固态、液态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
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归纳总结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烧水时:水分子获得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运动,当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能量,运动减慢,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彼此靠近,凝结成水滴。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水分子有哪些特点吗?
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这些特点呢?
100mL+100mL<200mL
探究一
现象:
解释:
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取两只相同容量的小烧杯,一只中加入半杯热水,另一只中加入半杯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或红墨水),观察现象?
探究二
现象:
解释:
热水中的品红扩散较快
分子在不断运动, 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4.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
导致
热胀
冷缩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温度降低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分子的特征: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5.分子自身有能量
1.为什么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在受压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会怎样变化?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分子什么性质?
3.为什么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
B. 水分子失去能量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 水的状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D. 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D
5.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
A 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 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
C. 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酒精从液体变成气体挥发到空气中从人体吸收了热量
D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压强越大,分子的间隔越小;压强越小,分子的间隔越大
(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温度越低,分子间的间隔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