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2.2.1 水的天然循环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同步教学 2.2.1 水的天然循环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0 22: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2.1 水的天然循环
1.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能解释有关的宏观现象。
2.学习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
3.认识水天然循环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分子的基本性质
水的天然循环
水通过 ,实现自身的 。通过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水的 ,又完成了水资源的 。大自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 资源。水的天然循环属于 变化。
三态变化
天然循环
自身净化
重新分配
淡水
物理
学习任务一: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观察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水是如何循环的?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的状态、能量如何变化?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 )实现的。( )为水分子提供能量。
太阳
三态变化
地球上的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
地球——“水球”
地球的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一)沉降
静置沉降
吸附沉降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明矾溶于水会形
成胶状物,对悬
浮杂质有吸附作
用。加入明矾可
加速泥沙的沉降
(2)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混合物的方法
(二)过滤:
漏斗
滤纸
引流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1)滤纸
一种有细小空隙的特殊的纸
特点:像水分子等体积较小的粒子能通过滤纸中的细小空隙,而泥沙等较大的不溶性颗粒不能通过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防止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一贴
(3)过滤的操作要点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二低
(3)过滤的操作要点
2.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的缝隙流下)
漏斗的末端管口尖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3)过滤的操作要点
想一想:
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应该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1)滤纸破损
(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不能,因为过滤不能去除有色、有味的物质、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活性炭
除去水中有色有味的杂质
(三)吸附
液体加热变为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蒸发后,矿物质以固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利用蒸发可得到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
具有吸附作用
(四)蒸馏
液体加热变为蒸气(蒸发)后,再冷却变为液体的过程叫蒸馏。
作用:蒸馏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同时可去除不可溶物质和微生物。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1、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这种仪器还可以用生活中的 来代替;图中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过滤时,先静置一会再过滤,
这是为了 。
(3)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
原因可能是 、 。
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玻璃棒
引流
筷子
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滴飞溅
加快过滤速度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今年春天西南五省市发生严重干旱,数千万人出现用水困难,有些地方甚至引用浑浊的水,请你帮助他们进行水净化处理.对于静置、活性炭吸附、过滤、杀菌等净化水的操作中, (1) 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要求,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____________等消毒剂.还可以通过不用药物_______最简单操作杀菌
(2)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   。
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杀菌
氯气、漂白粉
煮沸
3.近两年,地震、洪水频繁发生,当你被围困在浑浊的湖水边等待救援时,为了你和群众尽可能喝到卫生的饮用水,你将如何操作(从沉降、过滤和消毒方面回答)
将取来的水静置,经细沙、棉花、或布等的过滤,所得清水煮沸。
某农户取一杯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净化,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漏斗、玻璃棒
有气泡;泥沙太多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
除去不溶性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得到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
蒸馏
蒸发
分离液体和液体
吸附
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结晶
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