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禹传子,家天下 B.西周分封制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东汉光武中兴
2.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大屏幕打出了下列信息,请你判断该朝代为(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天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4.“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6.殷墟甲骨卜辞中有记载:“王乍(作)三(师):左、中、右”“王其以众合右旅”。这些记述让我们得以了解( )
A.商朝军队作战以车战为主 B.商王朝军队具有相当规模
C.商王朝军队兵器种类多样 D.商朝对百姓征收繁重赋税
7.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8.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
A.礼仪规范的结果 B.狩猎生活的需要
C.战斗训练的要求 D.刑罚残酷的表现
9.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乱不休、烽火连天的时代,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成语典故, 下列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是( )
A.纸上谈兵 B.退避三舍 C.完璧归赵 D.围魏救赵
10.如图(青铜牛尊)中,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由此可推断它的制作应不早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1.假如要在西江苗寨上演一场“武林春秋”争霸赛,展现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不能出场(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周厉王
1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主要是为了( )
①争夺土地和人口 ②帮助弱小的诸侯国发展军事力量
③争夺支配其他诸侯国的权力 ④加强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3.下图为春秋时期战车的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14.《商君书》中写道:“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15.如图所示战国铜壶周身布满镶嵌图案,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戈射图,下层为水陆攻战图。这最可能反映战国时期哪些社会风貌( )
①丝织业的发展 ②宴乐场面的热闹 ③战争形势的多样 ④镶嵌工艺的高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郑国渠 B.三峡 C.灵渠 D.都江堰
17.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 )
A.《尚书》 B.《论语》 C.《道德经》 D.《左传》
18.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 B.
C. D.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智慧。他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
A.庄子 B.荀子 C.韩非 D.墨子
20.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大辩论”是( )
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变法图强 D.百家争鸣
二、材料分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6分,第24题10分,共40分)
21.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14分)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新时期,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___。夏桀本是亡国君,____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____,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方式一中,“轩辕”指的是谁?由于“轩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2分)
(2)请在方式二的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4分)
(3)方式三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形势?以上两幅地图提供的信息反映了该时期我国怎样的政治形势?(4分)
(4)成语“纸上谈兵”与该时期哪场战争有关?该时期后期最强的是哪一诸侯国?它成为强国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仔细观察后,你能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4分)
(2)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殷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对研究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2分)
(3)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想一想这件青铜器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2分)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材料二: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
材料三:春秋时期重要货币:
晋国货币 齐国货币
楚国蚁鼻钱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2)结合材料二,请指出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主要表现哪些方面?(2分)
(3)请指出以上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2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4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D
21.【答案】(1)黄帝;人文始祖
(2)世袭;汤;牧野;分封
(3)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长平之战;秦国;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
22.【答案】(1)半坡居民;彩陶制作水平较高;能用原始符号表达;具有一定的原始审美观。
(2)甲骨文;商朝。
(3)司母戊鼎;说明商朝国力的强盛;商朝青铜冶炼技术的精湛。
(4)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根基。
23.【答案】(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2)手工业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3)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促进了金属货币的出现。
24.【答案】(1)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允许土地买卖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环境,而奖励军功则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为适应国家统一大潮奠定了基础。
(2)统一度量衡;
(3)法家;赏厚刑重,才能使法令通行,达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他的“重刑”思想维持了当时的社会安定,为秦国经济发展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过重的刑法,给人民利益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