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勉强(miǎn qiáng) 严厉(yán lì)
B.衰弱(shuāi ruò) 闪烁(shǎn shuò)
C.奇迹(qí jì) 弥漫(mí màn)
D.皱纹(zhòu wén) 粗糙(cū c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咆哮 嗓子 顷听 培养 B.党员 拥带 沉思 阴冷
C.渔网 惊慌 优虑 风暴 D.吞没 探望 照顾 废话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的光芒 安定情绪 B.鲜美的鱼汤 服从分配
C.严格的脸 增多信心 D.低沉的声音 身体衰弱
4.下面各组词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脆弱——干脆 粗糙——细腻 结实——弱小
B.照顾——照料 衰弱——微弱 安顿——安置
C.严峻——庄严 厉害——严肃 惊奇——惊讶
5.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B.可是我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夸张、比喻)
C.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排比)
D.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比喻)
6.有关“桥”的含义,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的这座不朽的桥梁,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B.“桥”仅指一座逃生的木桥。
C.老汉以自己的威信,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二、填空题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硬咽(yè yàn) 青稞(guǒ kē)
抽噎(yē yè) 颧骨(quán guàn)
8.比一比,再组词。
饵 搪 禁 衰
耳 塘 森 哀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2)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10.选词填空。
脆弱 微弱 衰弱
(1)老班长微微地睁开眼睛,用 的声音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2)看着我们的身体一天天 下去,老班长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3)老班长说:“小梁,你不要太 !”
1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
宁可……也…… 尽管……还是……
(1)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2)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课文最后,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说明渔夫为了 ,准备好了过 的日子,付出更多的辛劳。说明他与桑娜一样,有着一颗 的心。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收敛:
14.缩句。
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横线画出老班长的神态。
16.用波浪线画出老班长的语言。
17.从老班长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书的王国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病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让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幸幸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 zhǒnɡ zhànɡ)不堪,硬得跟石头一样。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己深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真是一种极大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由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 肯做 在三尺宽长的病床上, 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阔的新天地。
18.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zhǒnɡ
zhànɡ
19.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20.“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指的是( )
A.书 B.看书 C.休息 D.写作
21.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表现母亲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却供不上“我”看,来衬托“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映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四、写作题
2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自拟题目,创编故事。
要求:⑴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⑵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⑶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⑷不少于450字。
环境:开满鲜花的公园
人物:热心的王丽 冷漠的张芳 哭泣的王奶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yè;kē;yē;quán
8.【答案】诱饵;耳朵;搪塞;池塘;禁令;森林;衰老;悲哀
9.【答案】(1)欣喜若狂
(2)危在旦夕
10.【答案】(1)微弱
(2)衰弱
(3)脆弱
11.【答案】(1)尽管;还是
(2)宁可;也
12.【答案】将孩子抚养成人;艰苦;乐于助人
【答案】1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文中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14.泪珠落在鱼汤里。
15.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16.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17.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答案】18.肿胀
19.只要;即使;也
20.D
21.C
22.【答案】扶起摔倒的王奶奶 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王丽和张芳正在欣赏公园五颜六色的花儿。
“哎呦!”一声惊叫打破了宁静,大家循声望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痛苦的半卧在地上,一张脸皱成了老树皮,膝盖磕破了,她手扶着腰呻吟着:“哎呦,我的腰唉……"竟然是王奶奶,看来是路滑,摔了一跤,闪到腰了。周围的人们听到动静都走了过来,围成一圈,却都面面相觑,无人关心地上的老奶奶,毕竟最近“碰瓷”的太多了,谁也不想“惹祸上身”。公园里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老奶奶的呻吟声也越来越大,膝盖的伤口渗出了血,疼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躺在冰冷的路上一定使她不舒服。王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想去扶她起来,张芳却拉紧了他的手:"不,王丽,万一她讹我们怎么办 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人们也窃窃私语起来:"别扶了,等会儿被骗了。""是啊!扶起来又说是你推的,""唉,都不敢扶了,"……话语清晰的传入王丽耳中,王丽的心如盘了一团乱麻:扶 不扶 到底该不该扶啊 万一扶起来找我要医药费怎么办 我可没钱!可不扶,我的良心也会受到请责的!怎么办……旁边的张芳悄悄拉住王丽的手,准备离开。但是王丽猛地推开了人群,一个弯腰,一个伸手,她轻轻扶起地上的王奶奶,亲切的问着:“王奶奶,您怎么样 我送您回家吧…
王丽搀扶着老人慢慢向远处走去,人们默默注视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周围又安静了下来
张芳站在那里羞愧不已,扶起那位老人并不难,只需要一个弯腰,一个伸手,就成了世间最美的动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