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一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1 15: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海水淡化
2.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是
A.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B.地形和纬度的影响
C.地形和季风的影响 D.季风和洋流的影响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指的(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梅雨
4.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大陆内部降水多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5.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一定降水多,内陆一定降水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6.降水量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对降水量的分布影响不大
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沿海地区的降水一定比内陆地区多
D.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我国江淮地区流传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谚语。完成下面小题。
(1)从降水类型看,谚语中的“秋雨”属于(  )
A.锋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
(2)“秋雨”过后,天气变冷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冷空气南下进入江淮地区 ②北半球太阳的照射逐渐减弱
③暖空气北上进入江淮地区 ④北半球太阳的照射逐渐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到   的影响。
(2)C,D,E三地相比,降水量最多的是   降水量最少的是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M、N相比,降水量较多的是   降水量较少的是   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   岸降水多,大陆   岸降水较少。
(4)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图中的代号分别是   、   。
三、图文材料题
9.2019年1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西总统互致贺电,祝贺中巴地球资源04A星发射成功。读图和资料完成下题(从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横线上)
(1)材料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巴西总统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A南半球B北半球)
(2)巴西(A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无法比较
(3)这一天我们四平最接近的节气是   。(A夏至B冬至C秋分D春分)
(4)读图可知A地的降水量   ,B地的降水量   。(A.多B.少)
(5)A地降水量比北京的降水量   。(A.多;B.少)
(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31年前中国和巴西启动了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领域合作的成功先例,成为了高新技术领域   (A.南南合作;B.南北对话)合作的典范。
(7)这种典范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这充分说明了   (A.合作交流B.相互竞争)重要性。
四、识图题
10.读“山地对降水的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代表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受高大山脉阻挡,因为气流   (填上升或下降),气温   (填上升或下降),容易成云至雨。
(2)A、B、C三地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地;因为这里处在山脉的   坡。
(3)这幅图反映的是下列哪种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海水淡化的量很少,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故选A。
【点评】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答案】C
【解析】【分析】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处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雨极”。
3.【答案】B
【解析】【分析】解:降水形成包括降雨、降雪、冰雹三种形式,其中降水类型包括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等,题目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表示的是某个地区局部的降水,降水没有移动,属于对流雨,故答案为:B。
【点评】在一定的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总称降水。降水的形成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供应、凝结核及水汽的上升运动。降水的主要类型包括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
4.【答案】D
【解析】【分析】解: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答案】D
【解析】【分析】解: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受洋流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6.【答案】D
【解析】【分析】解: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说明纬度位置对降水量的分布影响也很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答案】(1)A
(2)A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一场秋雨一场寒”指的是我国江淮地区在秋季时受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雨,雨后气温下降产生的自然现象。
(2)“秋雨”过后,冷空气南下进入江淮地区,导致江淮地区气温下降,同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弱。
故答案为:(1)D;(2)C;(3)B;(4)A;(5)A;
【点评】依据造成空气上升运动的成因,可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四种类型 :
锋面雨是由于冷暖锋交会,暖锋主动抬升或被动爬升,在上升降温过程中冷凝致雨。
对流雨是由于高空和地面的空气对流强烈,地面热空气对流上升冷却过程中形成降雨。
地形雨是由于湿润的气团遇到高大山地的阻挡,在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雨,一般多发于盛行风的迎风坡。
台风雨,顾名思义是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着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
8.【答案】(1)减少;纬度位置
(2)C;E;海陆位置
(3)N;M;东;西
(4)甲;乙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从A到B年降水量越来越少,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2)C、D、E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C地,降水量最少的是E地;因为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3)M、N相比,降水量较多的东岸的N地,降水量较少的是西岸的M地,说明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4)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甲表示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最少的是乙表示的阿塔卡玛沙漠,因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答案】(1)A
(2)A
(3)B
(4)A;B
(5)A
(6)A
(7)A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习主席与巴西总统互致贺电的时间是12月20日,接近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其位置在南半球,A正确。
(2)巴西位于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因此南半球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A正确。
(3)四平位于北半球,12月20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此时北半球接近冬至日,B正确。夏至日的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秋分日的时间为9月23日前后;春分日的时间为3月21日前后,ACD错误。
(4)A地位于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降水多;B地被北回归线穿过,降水量小于200毫米,降水少。
(5)A地位于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降水多;北京位于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降水量较少,A正确。
(6)巴西和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31年前中国和巴西启动了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领域合作的成功先例,成为了高新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A正确。
(7)31年前中国和巴西启动了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领域合作的成功先例,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A正确。
【点评】(1)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3)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 ”。
(5)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不同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资源和能源分布不均,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一定的劣势,同时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因此,一个国家想要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10.【答案】(1)上升;下降
(2)B;迎风
(3)D
【解析】【分析】⑴含有充足水汽的气体,在前进过程中遇到高山等地形的阻挡,沿山坡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容易成云至雨。
⑵据图可知:A地虽然位于迎风坡,但海拔较低,水汽冷却凝结的较少,因此降水较少;B地随着地势的逐渐抬高,水汽不断地冷却凝结,因此降水较多;而C地处在山地的背风坡,由于气流沿山坡下沉,温度会不断上升,水汽难以凝结,再加上水汽在迎风坡一侧已经大量凝结,在被风坡一侧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很少。
⑶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势、地形因素、人类的活动等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这幅图主要反映的是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故本题选D。
【点评】依据造成空气上升运动的成因,可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四种类型 :
锋面雨是由于冷暖锋交会,暖锋主动抬升或被动爬升,在上升降温过程中冷凝致雨。
对流雨是由于高空和地面的空气对流强烈,地面热空气对流上升冷却过程中形成降雨。
地形雨是由于湿润的气团遇到高大山地的阻挡,在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雨,一般多发于盛行风的迎风坡。
台风雨,顾名思义是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着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