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学设计 6.6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学设计 6.6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11 09: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6.6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课题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例6 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重点是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教材用虚线框呈现除的过程,重点突出两个问题的探究:第一次除得的商写在哪一位上?第一次除 后的余数表示什么?进而理解并掌握商的书写位置。例7教学商的个位是0的问题,即当余数不够除时商0重点突出“为什么商的个位商0?”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个位写0的道理最后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验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 惯。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商的位置是本节课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 方,另外,末尾有0的或是余数不够除时0的写法与竖式的书写格式也应该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掌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弄清每一步商的书写位置。 2.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提高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难点 弄清每一步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不计算,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探究点1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个位不商0 1.提取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画面中,有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P83例6) 生:同学们在进行环保活动,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 2.列式解决。 师:学校是学习的园地,保护它的清洁是我们每个学生应尽的职责。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可以组成多少组?该怎样计算呢? 生:求可以组成多少组,就是计算612里面有几个18,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12÷18。 师:你们能计算出这道算式的商吗?仔细观察这道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想一想,你先算18除多少?为什么? 3.尝试计算。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给大家听听好吗? 预设:我们可以把18估成20来试商,这样被除数前两位上的61除以18,够商3,就在十位上写3。 18除61个十够了,在十位上写3,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估算时大约等于30,表示3个十。 师: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61个十除以18,够除,在十位上商3,表示3个十,3个十乘18等于54个十,61个十减54个十等于7个十,把个位上的2抄下来,72除以18在个位商4,4乘18等于72,72减72等于0。(板书竖式) 探究点2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个位商0 的笔算除法 1.小组合作,尝试计算。 师:你们能试着计算940÷31吗?遇到问题可以跟小组内同学讨论解决。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适时提醒学生商的个位上不能空着) 师:把你们的计算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除到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结合商应该是30,而不是3理解,商的个位不够商1就用0补足,不能空着) 940÷31=30……10 (板书) 2.探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各写一道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请同桌算一算,再跟同学讨论一下。 预设: 相同点: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师:你知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吗? 共同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教材提供的素材比较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梳理笔算除法的方法,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在选择给学生出题全班交流时,要有针对性,使学生便于比较,从点到面。
课堂检测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2题. 3.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2题.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