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节一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寒带气候
2.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引起海平面下降 B.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有关
C.一些沿海低地可能被淹 D.与人类砍伐森林有一定关系
3.近年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印度洋上岛国马尔代夫因面临被淹没,计划全民搬迁。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引发 B.自然规律 C.地震破坏 D.全球变暖
4.气候对下列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的是( )
A.商业 B.运输业 C.工业 D.农业
5.下图为某日江西省九江市和庐山风景区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A.晴 B.多云 C.阴 D.小雨
(2)下列关于两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九江的最高气温是19℃ B.庐山风景区最高气温高于九江
C.庐山的日较差是11℃ D.九江的日较差比庐山风景区大
(3)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人类活动 C.纬度因素 D.海陆位置
马拉维地处东非高原,下图示意马拉维的位置及M地降水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马拉维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7. 该国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8.下图中能够反映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9.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 季,雨季最长的是
(2)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 ,代表哈尔滨的是 ,代表广州的是 ,代表北京的是 .
三、图文材料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这个节日的设定是为了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本次地球日的主题为“修复我们的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材料二:过去25年间有3亿吨冰从南极融化,融化的浮冰让企鹅失去了生存的场所。不仅南极,世界另一端的北极也同样面临着逐年变暖的严峻形式。冰川不断地崩解融化,让北极熊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1)根据材料一,第52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 。
(2)根据材料二,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可以做到 。
四、识图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和
(2)A、B、C三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降水季节变化大的是 地,位于南半球的是 地。
(3)A地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纬线)附近。
(4)C地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故答案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类型,属于基础性考点,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牢记知识点进行解答。
2.【答案】A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造成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传染病肆虐;生态失衡等危害。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3.【答案】D
【解析】【分析】全球变暖导致地球两极以及高山冰川冰雪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选项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4.【答案】D
【解析】【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作物的熟制与活动积温有关,积温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气温与降水也影响着农作物的选择。如湿热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较为干旱的地区可以种植小麦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5.【答案】(1)B
(2)D
(3)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日两地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故B符合题意。(2)读图可知:九江的最高气温是28℃,庐山风景区最高气温为19℃,庐山风景区最高气温低于九江,庐山的日较差是28℃-16℃=12℃,庐山风景区的日较差为8℃,所以九江的日较差比庐山风景区大,故答案为:D。(3)九江为平原地区,庐山为山地,两地海拔相差较大,则温差大。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故答案为:A。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答案】6.D
7.B
【解析】【点评】(1)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6.由图可知,马拉维经度位于35°E左右,说明马拉维位于东半球;马拉维纬度位于10°S—15°S,说明马拉维位于南半球,所以综合所给答案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7.由上题可知,该国位于南半球,所以季节与北半球相反,由M地降水资料图可知,该地气候分干湿两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错误;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B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C错误;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D错误。故答案为:B。
8.【答案】D
【解析】【分析】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如D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年平均气温10~1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故选:D。
【点评】考查北京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9.【答案】(1)夏;D
(2)C;A;D;B
【解析】【分析】解:(1)从图中得知,四城市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最长的是D;(2)从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降水量由小到大排列为:A<B<C<D,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A为四城市最北的哈尔滨,同理B为北京,C为武汉,D为广州.故答案为:(1)夏;D;(2)C;A;D;B.
【点评】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10.【答案】(1)修复我们的地球
(2)上学尽量骑车或乘坐公交车,不坐私家车;不买一次性贺卡;尽量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第52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
(2)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可以这样做:上学尽量骑车或乘坐公交车,不坐私家车;不买一次性贺卡;尽量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
故答案为:(1)修复我们的地球;(2)上学尽量骑车或乘坐公交车,不坐私家车;不买一次性贺卡;尽量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
【点评】(1)本题考查第52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根据材料信息解答即可。
(2)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1.【答案】(1)气温;降水
(2)C;B;C
(3)热带雨林气候;赤道
(4)炎热干燥;温和多雨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读图可知,C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约为30℃;B地年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约为600mm;其中C地“冬热夏冷”,南北季节相反,故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地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地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点评】(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3)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