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导学案教师版
班别: 姓名: 学习小组:
主备人: 方兴海 复备人: 冯赟 课型: 新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1.在品味 语言的基础上把握人物性格。
2.理解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强化讽刺效果的特点。
3.充分认识专制制度黑暗腐朽的本质。
二、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享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20岁开始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等。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三、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勤奋的你,课前一定能认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向小组内同学求助完成。)
1.字音:
逮住(dǎi) 无赖(lài) 戳穿(chuō) 坯子(pī) 乞丐(gài)
伶俐(línglì) 契诃夫(qìhēfū) 洋溢(yì) 魁梧(kuí wú)
盛满(chéng)
2.词语释义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
径自: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无缘无故:形容没有任何缘故。
3.整体感知
⑴文章重点给我们讲了件什么事?
答: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
⑵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本文也是一篇小说,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别是什么?
答:人物:奥楚蔑洛夫 情节:变 环境:沙皇统治社会
4.将你课前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或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下面。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认真的你,课堂上一定能积极思考,善于合作,敢于表达。相信你一定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变来变去,像极了
变色龙。你觉得在他态度发生变化了吗?使他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变了。使他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狗的主人是谁。
(二)迅速浏览课文第6-27自然段,看看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
变化依据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并完成表格。
狗的主人 对小猎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1 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野畜生,疯狗,把他弄死好了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2 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3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下贱胚子 受了害,我决不能不管
4 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手指头伸出来,怪你不好
5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野狗,弄死它算了。
6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真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取你
(三)本文是通过什么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人?
答: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人。
五、收获和发现(一节课的学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将它写下来)
六、拓展与提升
续写过渡:这场闹剧的又会怎样发展?希望你再续写下去。
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温馨提示: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设想: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欧打赫留金。
七、达标检测(下面的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盛( chéng )满 筛(shāi )子 魁(kuí)梧 畜(chù)生 恐吓(hè) 中( zhōng )看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解释词语。
(1)无精打cǎi(采):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2)yì(异)想天开: 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
(3) 无yuán ( 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 (4)jìng(径)自: 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管自任意地
3、填空奥楚蔑洛夫
(1)《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十九 世纪_俄_国的短篇小说家。
(2)文章以“变色龙”为题,用意是以变色龙善于变色的特点比喻主人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 媚上欺下 狡猾善变 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
(3)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不依据法令,也不依据客观事实,他唯一的依据是狗是不是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虽然多变善变,但是他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这一宗旨却是始终不变的。
4、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赫留金恐吓说。 我来收拾残局!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他话也没说,就拿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她穿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十分鲜艳。
D “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倒狗的脸上去;狗呢——颗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在这里可以听倒最荒唐的新闻。
5、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 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主人公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
(二)阅读训练
阅读“‘席加洛夫将军 …怪你自己不好!’”语段,回答问题。
1 上文是《变色龙》选段,前一段奥楚蔑洛夫脱大衣是因为( C )
A 天气一下子变得热起来。
B 天气并未变热,是他听到“将军家的狗”而紧张得浑身发热。
C 他借脱大衣企图转移人们的视线,掩盖自己内心虚弱、媚上欺下的丑态。
D 大衣是他身份的标志,叫巡警脱大衣,是要显示自己的威严和神气。
2 前一段奥楚蔑洛夫讲的话里有四个省略号,它们的作用是( B )
A 奥楚蔑洛夫说话十分罗嗦,此处省略了许多话。
B 表示讲话断断续续,不连贯,此时他正盘算着鬼主意。
C 表示转折,话题转换。
D 表示话常停下来,他吓坏了,说不下去了。
3 后一段奥楚蔑洛夫穿大衣是因为( D )
A 起风了,他感到确实冷。
B 处理这一事件,他太紧张了。
C 他想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D 这是奥楚蔑洛夫的又一次掩饰,遮掩他内心的胆怯,为再次“变”作准备。
4 后一段中有两个“你”,这两个“你”指的是( C )
A 指的是同一个人,叶尔德林。
B指的是同一个人,赫留金。
C 前一个“你”指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指赫留金。
D前一个“你”指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是泛指,指一般的平民百姓。
5这两段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 D )
A 时而和蔼,时而粗暴 B 对狗很关心爱护 C 对赫留金不满 D 媚上欺下的丑态
PAGE
4《变色龙》导学案教师版
班别: 姓名: 学习小组:
主备人: 方兴海 复备人: 冯赟 课型: 新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1.在品味 语言的基础上把握人物性格。
2.理解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强化讽刺效果的特点。
3.充分认识专制制度黑暗腐朽的本质。
二、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享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20岁开始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等。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三、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勤奋的你,课前一定能认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向小组内同学求助完成。)
1.字音:
逮住( ) 无赖( ) 戳穿( ) 坯子( ) 乞丐( )
伶俐( ) 契诃夫( ) 洋溢( ) 魁梧( ) 盛满( )
2.词语释义
洋溢: 伶俐:
径自:
无精打采:
异想天开: 无缘无故:
3.整体感知
⑴文章重点给我们讲了件什么事?
答:
⑵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本文也是一篇小说,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别是什么?
答:人物: 情节: 环境:
4.将你课前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或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下面。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认真的你,课堂上一定能积极思考,善于合作,敢于表达。相信你一定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变来变去,像极了
变色龙。你觉得在他态度发生变化了吗?使他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
(二)迅速浏览课文第6-27自然段,看看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
变化依据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并完成表格。
狗的主人 对小猎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1 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2
3
4
5
6
(三)本文是通过什么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人?
答:
五、收获和发现(一节课的学习,你肯定会有所收获,将它写下来)
六、拓展与提升
续写过渡:这场闹剧的又会怎样发展?希望你再续写下去。
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温馨提示: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设想: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欧打赫留金。
七、达标检测(下面的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盛( )满 筛( )子 魁( )梧 畜( )生 恐吓( ) 中( )看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解释词语。
(1)无精打cǎi( ): (2)yì( ) 想天开:
(3) 无yuán ( )无故: (4)jìng( )自:
3、填空奥楚蔑洛夫
(1)《变色龙》的作者是 ,他是 世纪_ _国的短篇小说家。
(2)文章以“变色龙”为题,用意是以变色龙 的特点比喻主人公 的性格特征。
(3)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不依据法令,也不依据客观事实,他唯一的依据
是 。奥楚蔑洛夫虽然多变善变,但是他 这一宗旨却是始终不变的。
4、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赫留金恐吓说。 我来收拾残局!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他话也没说,就拿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她穿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十分鲜艳。
D “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倒狗的脸上去;狗呢——颗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在这里可以听倒最荒唐的新闻。
5、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 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答:
(二)阅读训练
阅读“‘席加洛夫将军 …怪你自己不好!’”语段,回答问题。
1 上文是《变色龙》选段,前一段奥楚蔑洛夫脱大衣是因为( )
A 天气一下子变得热起来。
B 天气并未变热,是他听到“将军家的狗”而紧张得浑身发热。
C 他借脱大衣企图转移人们的视线,掩盖自己内心虚弱、媚上欺下的丑态。
D 大衣是他身份的标志,叫巡警脱大衣,是要显示自己的威严和神气。
2 前一段奥楚蔑洛夫讲的话里有四个省略号,它们的作用是( )
A 奥楚蔑洛夫说话十分罗嗦,此处省略了许多话。
B 表示讲话断断续续,不连贯,此时他正盘算着鬼主意。
C 表示转折,话题转换。
D 表示话常停下来,他吓坏了,说不下去了。
3 后一段奥楚蔑洛夫穿大衣是因为( )
A 起风了,他感到确实冷。
B 处理这一事件,他太紧张了。
C 他想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D 这是奥楚蔑洛夫的又一次掩饰,遮掩他内心的胆怯,为再次“变”作准备。
4 后一段中有两个“你”,这两个“你”指的是( )
A 指的是同一个人,叶尔德林。
B指的是同一个人,赫留金。
C 前一个“你”指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指赫留金。
D前一个“你”指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是泛指,指一般的平民百姓。
5这两段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 )
A 时而和蔼,时而粗暴 B 对狗很关心爱护 C 对赫留金不满 D 媚上欺下的丑态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