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巩固
第一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
一、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 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
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与基督教有关)。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船队第一个到达印度 ,开通了通往东方的航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
4.意义:
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640—1688年
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4.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实行护国统治。
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 2.时间:1689年
3.意义:A: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三、 美国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775—1783年。
3.领导人物: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历史功绩: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并忠实地执行宪法。)
4.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列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5.美国独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宣言》发表,标志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6.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胜利原因: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
(3)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意义: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0.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
2.意义: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 发展:颁布《人权宣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自由、平等思想。)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罗比斯比尔建立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94年热月政变,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5.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二)、拿破仑帝国
1.1799年,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发动战争,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传播了革命先进思想,但也激起了被侵略地区和人民的反抗。
3.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滑铁卢战役敲响帝国的丧钟。
4.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第二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 血腥的资本积累------罪恶的“三角贸易”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原因:美洲缺乏劳动力,贩卖黑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三角贸易”的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人。(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贸易”持续时间:三百多年
6“三角贸易”的影响:
(1)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2)欧洲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的时间:17世纪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4.英国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头目:克莱武
三、拉美独立运动
1、时间:18—19世纪 2、领导人: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
四、印度民族大起义:1时间:1857---1859年 2、领导人:章西女王
第四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2.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二、巴黎公社(1871年3月)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内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工人起义建立政权保卫政权(五月流血周)
3.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一、 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的借口)
4.爆发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扭转战局: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6.转折性战役:葛底斯堡战役
7.结果: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8.性质:既是一场内战,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9.意义:(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是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10.林肯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最大贡献),解放黑人奴隶。
二、 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外部原因)。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4)军事方面,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了民族危机,“脱亚入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一、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项 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 本原 因 ( )发展受到阻碍
英国( )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英国的( )阻碍北美经济的发展 法国( )和(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 )事件 ( )的召开
起 止时 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开 始标 志 1640年( ) 1775年( ) 1789年( )
结 束标 志 1688年( ) 1783年( ) 1794年( )
转折点 纳西比战役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领 导阶 级 ( )和( ) 北部( ) 南部( ) ( )
代 表人 物 ( ) ( ) ( )
重 要文 献及 其意 义 ( ) ( ) ( )
确立了( )的资产阶级统治,为( )提供了宪法保障。 确立了( )原则,宣告( ),标志着( )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体现了( )的思想,明确提出了( ),阐明了( ),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性 质 ( )革命 既是( ),又是( ) ( )革命
特 点 长期而又曲折, 受到国际援助, 受到反法同盟的干涉,人民推动革命不断发展;
保留了君主制; 保留了黑人奴隶制; 革命具有彻底性;
意 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结 果 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共和制 共和制
共 同影 响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对其他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有很大影响
主要过程
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19世纪60年代)
名称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 )年-( )年 ( )年 ( )年
原因
领导人 ( ) ( ) ( )
主要措施内容 1862年,林肯颁布《 》宣言规定: 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 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社会生活:
性质
结果 废除了( ),维护了( ) 摆脱( )危机,维护( )利益 富国强兵,发展了( )
意义
三、简答题1、观察地图,回答问题。(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说出哥伦布的航海路线的起止点。(1分)
图中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达●伽马的航海路线是 。(填序号1分)
(3)说出新航路开辟历史作用。(2分)
2.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反映资本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的历史事件是 。
(2)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是 。
(3)18世纪后半期,从根本上推动了资本扩张的历史事件是 。
(4) ,俄、美、日经过改革命和革命,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
四、分析说明题(12分)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美国、日本进行改革和革命,冲破了阻碍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出19世纪中后期俄国、美国、日本改革和革命的历史事件。(2分)
(2)归纳俄、美、日改革和革命成功的关键并加以说明。(5分)
(3)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了那些重大事件?(2分)
(4)归纳中国这些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并加以说明。(2分)
(5)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革命,向世人昭示出那些道理?(1分)
五、探究题(15分)
20、伴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亚非拉地区的反殖民活动亦是此起彼伏,让我们一起走进探究之旅,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知识梳理(9分)
(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请用一段史实印证马克思的论断。
(2)世界近代史的舞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反抗殖民侵略和压迫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极其英勇事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3)在近代一系列的反殖民斗争中有取得成功的案例,也有遭受挫折之时,试分析取得民族解放事业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任务二:解决问题(4分)
小明:历史证明,殖民活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给被殖民地区文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小华: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否则很难实现真正地富强
(4)你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哪一个更为合理,结合史实予以阐述。
任务三:思考感悟
(5)通过上述探究,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