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
地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面1-5题。
1.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南美洲 B.南极洲 C.欧洲 D.大洋洲
2.我们生活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5.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所环绕的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图中为世界红树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6-7题。
6.下列关于红树林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B.西方群系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和印度洋东岸
C.主要分布在热带的内陆地区
D.东方群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
7.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其主要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淡化海水 D.保护海岸
2020.5.27,中国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本次测量,测得珠峰的新高程为8848.86米。请完成下面8-9题。
8.有关珠峰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形成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抬升形成的
C.终年积雪形成的
D.亚欧板块断裂形成的
9.队员们在攀登珠峰途中,发现了部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A.有人将化石遗落在山上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C.这里曾经是海洋 D.这些海洋生物生活在陆地上
图中①②③④地均为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某大洋指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图中哪两块陆地边缘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在中印边境线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区海拔4088米的悬崖上修建了拉则拉哨所,该哨所被称为“悬崖哨所”。下图为板块示意图和拉则啦哨所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2-14题。
12.拉则拉哨所所处山脉仍在持续升高,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13.拉则拉哨所最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海啸 D.洪涝
14.拉则拉哨所官兵在边境巡查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①暴雨②严寒③缺氧④浓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5.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洲的名称。
① 洲,② 洲,③ 洲,④ 洲,⑤ 洲,⑥ 洲,⑦ 洲。
(2)写出大洋的名称。
A 洋,B 洋,C 洋,D 洋。
(3)大洲④与大洲⑤的分界线是 。
16.《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读“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航线描述:“鹦鹉螺”号从① 洋出发,经过B 洲,在② 洋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A亚洲和C非洲的分界线a 运河,过地中海,到达③ 洋,南行到达D南极洲,北上途经E北美洲,最终到达F欧洲沿岸。
(2)在b处海底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 (上升或下沉)运动。
1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D 板块,E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填板块名称)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B 5.A
6.D 7.D
8.B 9.C
10.B 11.D
12.B 13.A 14.C
15.(1) 亚 非 欧 北美 南美 大洋 南极
(2) 太平 印度 大西 北冰
(3)巴拿马运河
16.(1) 太平 大洋 印度 苏伊士 大西
(2)下沉
17.(1) 欧亚 非洲
(2)太平洋
(3) 稳定 活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