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拟行路难·其四》
作者:鲍照
作者简介
鲍照(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人。出身贫寒,宋文帝元嘉中,任临川王、始兴王王国侍郎。孝武帝时,任海虞令、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秣陵令、永嘉令。后入临海王刘子琐幕府,为前军刑狱参军,掌书记,故世称“鲍参军”。宋明帝立,刘子琐举兵响应,兵败,鲍照为乱兵所杀。其诗多反映寒士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表现徭役、战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抒写寒士不遇的郁愤之情和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壮志。题材上长于乐府和七言歌行,风骨遒劲,构想奇逸,在南朝诗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钟嵘《诗品》),尤善乐府。辞赋骈文亦著称于时。有集十卷,今有《鲍参军集注》。
这个男人叫小鲍
创作背景
翻译诗句: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
翻译诗句: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 呼喊的声音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诗眼
愁
问题提出
解答:
诗眼探究
诗人为何而愁 愁又是什么?
作者因“人生亦有命”中的‘命’而愁,因出生寒门命运就被决定,命中注定忧愁。而命又是因门阀制度而定,所以愁便是命,命便是门阀制度。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比兴:一二句用比兴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即“门第决定命运”。
直抒胸臆:三四句作者直接发出“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的反问,说明自己出身寒门,命中注定忧愁的现实。
比兴手法:
比兴手法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五六句运用细节描写,“酌酒”“举杯”“歌路难”等动作描写,以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对比:七八句运用对比手法,第七句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第八句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对比:七八句运用对比手法,第七句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第八句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对比:七八句运用对比手法,第七句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第八句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问题一:《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在情感上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拟行路难》鲍照 《行路难》李白
读意象
读诗中的诗人
读现实中的诗人
读时代
愁
愁、失意
满腹愁绪,无处宣泄
满腹愁绪,但潇洒自如,乐观积极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
唐代开明的思想喝繁盛让人充满希望
问题二
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
李诗语言上充满了豪迈气派,俊逸之气,鲍诗语言上过于沉郁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