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结合散文文体特征,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初步把握文中的描写手法。(重点)
3分析课文内容,了解秦腔文化的特点,提出关于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见解。(难点)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最古老的摇滚是什么吗?就是“秦腔”,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它根植于黄土高坡,热烈高亢、撕心扯肺,像一杯烈酒让人沉醉;它朴实粗犷、细腻深刻,如一泓幽潭使人着迷。一扬眉,一挥手,一低头,秦腔把秦川儿女的卓卓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秦腔》,来感受秦腔的魅力。
整体感知
最近我们学校在开展一项活动,活动通知: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将举办以“文化盛典”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评比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文章标题新颖、内容充实、视图精美。
我们选定推广“秦腔”。同学们,我们发一篇微信公众号需要呈现什么呢?图,文,影音。下面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素材。
秦地之人对秦腔有着怎样的情感?请用一个词概括。(喜爱,沉迷,痴迷)
活动探究
活动一 定图
根据课文内容,推荐一个能体现秦地人对秦腔“爱”的场景,以便定格成画面: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并赏读出画面的内容细节。
(1)排戏
从排演时的演员的角度
①演员的来源: 以家庭为例,写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进步表明秦川人喜爱秦腔的程度之深。②排演的艰辛: 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衬托对秦腔的热爱。
从看排演时的观众的角度
①观众的年龄跨度大、观看时间长,写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②观众的殷勤:有的“偷拿了红薯、土豆”“给演员作夜餐”。“三更鸡叫,月儿偏西”,孩子们还在“弯腰踢腿”等,生动地展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2)盼戏
从演出前热闹场景的角度
①占位之早,观众之多;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④内外相互拥挤,喊声、骂声、哭声一片;④秦腔宪兵维持秩序。
有力烘托秦人盼演出的急切心情,表现秦人对秦腔的重视和喜爱。体现了秦川人民粗犷、质朴的性格特征。描写看戏时的盛况,台下人们的争吵,从质朴的语言中仿佛听到了秦人观看秦腔的高涨热情,也表现了秦人的豪爽幽默。
(3)演戏
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 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第6段)
①正面描写: 动作描写 (女的角色,步法如同水上漂,腰身肩头一身戏;男的角色,摇帽翎单双动静结合,技艺妙绝;亮相高叫,声如炸雷,摄人魂魄。)
②侧面描写: 观众反应 (观众叫好声不绝,观众体验到震颤、酥爽的感觉,观众随角色的蹲起而缩短或伸长脖子。)
正侧面结合,写出演员们技艺精妙,亮相高叫,声如炸雷,摄人魂魄。侧面描写观众的听戏感受:观众叫好声不绝。
(4)看戏
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
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第9段)
老一辈和孩子,都同样痴迷于秦腔,从侧面表现出村民们对秦腔的痴迷和热爱。
重点描写两类观众来进行侧面烘托:
①“老一辈的秦腔迷”因无力挤到台下,便“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听戏,从秦腔中获得难以言传的艺术享受。
②“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在观看秦腔表演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
作用:①对比鲜明,概括性极强,写老幼各得其乐,从侧面写出了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②以点带面,通过以秦腔演出现场相亲、爷爷带孙子看秦腔的喜中之悲、老汉在演出场地捡拾钱物、嘴馋孩子趁演出各家锁门之际偷摘瓜果等事例,表现秦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紧紧扭结在一起。
那么这四幅图你会选择哪幅图放进微信公众号呢?
活动二 定文
除了描写性的语句,作品中还有一些议论和抒情性的文字写出了秦腔在秦地人生命中的意义,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
“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第一段末尾)
(1)秦腔给人以尊严,存在感、价值感。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第二段开头)
(2)秦腔是恶劣环境下的精神寄托。
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3)秦腔熨平人们心中愁苦。
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末,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4) 秦腔弘扬真善美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第十段开头)
(5)秦腔承载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
(6)秦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这就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的民俗文化。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缔造出了秦人生性的粗犷与质朴,也孕育出了表现他们喜怒哀乐的秦腔,秦腔浓烈的曲调抒发了老百姓的悲情与欢快,秦腔就是秦地人民酣畅表达自我、抒发悲苦的抒情渠道,秦川、秦人、秦腔是血肉联系,不可分割的。出生于陕西的贾平凹耳濡目染,对秦腔有着极深的感情,我们从文章中可以体会到他的深情,那么在热闹宏大的场面背后我们是否能读出作者的另一种情感呢?
原来的乡村生活完全崩溃了,中国一百来的历史就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摧毁的过程。——《秦腔》后记
他的《秦腔》是一首挽歌,是在写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要成为绝唱。的确,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来村村都有的戏台逐渐变少了,秦腔的传承也面临着危机,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传承秦腔,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呢?
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动三 定题
好,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微信公众号的结构框架。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两个活动搜集的资料,从“爱秦腔”“忧秦腔”“传秦腔”三个角度确定文章内容,分别拟一个生动活泼、有吸引力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拓展延伸
同学们,秦腔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戏剧。秦腔作为陕西传统文艺的典型代表,于 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社会,你认为秦腔能冲出潼关,走向更大的舞台吗?请同学们欣赏以其与现代摇滚结合的一首歌曲。(播放谭维维《给你一点颜色》视频)
同学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瑰美国宝的熏陶下努力学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承复兴而奋斗吧!
布置作业
1、完善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并转发朋友圈;
2、做一期推广“豫剧”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