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南阳市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九年级(上)开学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 B. 本溪最高气温为
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为 D. 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
2. 在防控“新冠”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测体温,班值日生张莉同学用同一只体温计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插入消毒液后擦干又分别测了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体温,读数正确,记录如下: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同学,丁同学。请你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准确的体温记录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3. 如图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由于物态变化从而起到控温作用。该物质到夜晚会发生( )
A. 凝华 B. 液化 C. 凝固 D. 汽化
5.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
6.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 在第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 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 该物质在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此过程伴随的物态变化的图像为( )
A. B.
C. D.
8.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9.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晶体 B. 在段,该物质吸热
C.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D. 在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0. 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则标准大气压下的海波( )
A. 一定处于固态 B. 一定处于液态
C. 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以上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
11. 从微观世界到无垠宇宙,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______ 是可分的。物理学家______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建立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12. 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______ 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
13.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要学会“见物识理”:中医理疗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是利用了______ 的作用;春天“花香四溢”,这属于______ 现象。如图所示,立于荷尖上的蜻蜓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若蜻蜓距水面,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______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4. 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如图上画出冰熔化的图像。
时间
温度
15. 如图是小伟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时的情景,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求解下列问题。小伟的质量为,取
引体向上前小伟先进行了热身训练,他绕操场跑了用时,求他热身运动的平均速度。
小伟的体重是多少?
小伟完成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小伟做完引体向上运动后,双脚稳稳地站在水平地面上,请你计算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小伟每个鞋底的底面积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A符合题意;
B、本溪最高气温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
【解析】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张莉同学用同一只体温计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所以甲同学的体温是准确的;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直接用来测量乙的体温,若乙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乙的体温不高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所以乙的体温有可能不准确;
再测量丙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是,说明在的基础上水银柱上升了,所以测量是准确的;
对于丁的体温与乙的分析相同,可能是,有可能低于,所以丁的体温可能不准确。
故选:。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等于原先温度或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等于或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3.【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
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此方法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此方法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方法正确。
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此方法错误;
故选:。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不能取出读数,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4.【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祝融号”火星车中的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熔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夜间温度低时会由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
凝固。
5.【答案】
【解析】解:由于墙面混入晶体材料,所以它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固液共存的状态,它的温度会保持不变。
是晶体熔化图像,是晶体凝固图像,是非晶体熔化图像,是非晶体凝固图像。
故选:。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掌握情况,需要和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进行辨析。
6.【答案】
【解析】解:、从图像上看,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在第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而不是已全部熔化,故B错误;
C、沥青是非晶体,该曲线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所以该曲线不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C错误;
D、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熔化图像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像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7.【答案】
【解析】解:“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蜡凝固放热,人体吸热后,加快血液流动,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蜡是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本题考查了凝固放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8.【答案】
【解析】【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
【解答】
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无法传递热量,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选:。
9.【答案】
【解析】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由图可知,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段属于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晶体凝固过程中释放热量且温度不变,所以B错误;
C、由图可知,该物质对应的凝固点是,故C正确;
D、在时,该物质处于凝固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所以D正确。
故选:。
根据晶体的特点,结合图像进行分析即可。
此题考查晶体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10.【答案】
【解析】解:海波是晶体,在熔点时,海波的状态有三种可能: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可能有三种存在的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
晶体在熔点凝固点时,有三种状态存在的可能固体,固液共存,液体,三种状态都有可能,而不一定是某一种状态。
11.【答案】原子 牛顿
【解析】解: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结构,它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故答案为:原子;牛顿。
汤姆孙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本题是常识题,属于基础题。
12.【答案】振动 音调
【解析】解:箫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应用,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
13.【答案】大气压 扩散
【解析】解:中医理疗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春天“花香四溢”,这属于扩散现象;
图中若蜻蜓距水面,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水面的距离也为,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为。
故答案为:大气压;扩散;。
拔火罐时,罐子里面的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把罐子压到皮肤上;
春天“花香四溢”,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这属于扩散现象;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像到水面的距离,然后计算蜻蜓到像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知识、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知识点较多,都属于基础题,要求掌握。
14.【答案】解:物理图像的画法和数学图像的画法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只在于:数学图像是、轴,而物理图像是相应的物理量。
要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冰熔化的图像,即根据表中的数据先在图像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把点连接起来。
故答案为:
【解析】要画出熔化图像,即先在坐标上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根据表中数据画图像,是实验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悉掌握。
15.【答案】解:小伟热身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小伟的体重为:
,
完成次引体向上做的功为:
;
小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
,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
则对地面的压强:
。
答:小伟热身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小伟的体重是;
小伟完成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小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解析】知道小伟跑的路程和时间,根据求出其平均速度;
利用计算小伟的体重;
利用求出完成次引体向上做的功;
小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求出他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重力公式、功和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小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