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地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训练
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作为“天宫课堂”地面分课堂之一,菏泽学生获得了与航天员直接交流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2题。
1.三位“太空教师”从中国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球体 B.圆柱体 C.天方地圆 D.正方体
2.下列地理事物,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经纬网 D.白云
读图,完成下面3-4题
3.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
A.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B.大陆在不断漂移 C.地球是一个球体
4.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在地理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铁丝、乒乓球、胶布和橡皮泥等物品制作简易的地球仪。读“制作过程示意图(图1)”和“小明同学做好的地球仪(图2)”,完成下面5-6题。
5.读图1,下列关于材料使用和标记的说明正确的是( )
A.“a”代表南极点,“b”代表北极点
B.“c”代表底座,真实的地球也存在
C.“e”代表经线,从内部穿过乒乓球
D.“d”代表赤道,其形状是一个圆圈
6.图2中甲地的地理坐标是( )
A.(0°,120°W) B.(120°,0°) C.(0°,120°E) D.(0°N,120°S)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116°E,40°N)举行,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读图完成下面7-8题。
7.根据材料叙述,下列各点中最接近北京位置的是( )
A.B.C.D
8.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高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低纬度地区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9-11题。
9.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 )
A.30°N(北纬),160°E(东经) B.30°N(北纬),165°W(西经)
C.30°S(南纬),160°E(东经) D.30°N(北纬),165°E(东经)
10.图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经线中,能与①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
A.15°W B.150°E C.165°W D.15°E
读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A地的地理位置是( )
A.23.5°N,90°E B.23.5°N,90°W C.30°N,90°E D.30°N,90°W
13.地球仪上,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4.观察下列实验。回答问。
(1)纸片分别在桌面上后移和伞面上后移,观察到纸片慢慢消失的是 图。
(2)甲、乙两图的实验结果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图。
(3)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过程,下列最能直观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偶尔发生的月食现象 D.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4)结合图中信息,地球的形状可以描述为: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
15.读经纬网图,填空。
(1)丙的地理坐标 。乙地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2)①的地理坐标 。②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3)图中甲地所在纬线属 (高/中/低)纬度。
(4)甲在丁的 方向,②在③的 方向。
(5)如果有人从⑤出发,一路向北走,最后 (能或不能)回到出发点。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B 。
(2)图2中A点位于 半球. 半球,B点位于 半球. 半球。
(3)图3中A、B两点,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 半球;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C
7.A 8.C
9.D 10.D 11.A
12.A 13.D
14.(1)甲
(2)乙
(3)A
(4)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15.(1) (20°N, 100°W) 东
(2) (20°N,20°W) 北
(3)中
(4) 东南 正东
(5)不能
16.(1) 10°S,150°E 20°S,170°E
(2) 北 西 南 西
(3) 北 正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