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1 科学并不神秘(提升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兰溪月考)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2.科学无处不在,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发现(发明)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B.水的沸腾顶起壶盖——发明蒸汽机
C.悬挂的灯晃动——手表
D.挤奶女工没有患天花——种牛痘预防天花
3.(2021七上·瑞安期中)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
4.(2020七上·江北期末)2016年4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浙江省海洋禁渔休渔管理工作手册》,旨在促进渔业的科学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的洁净,禁止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海洋
B.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禁渔休渔
C.为了提高禁渔休渔效果,禁止菜场、饭店在禁渔休渔期出售保护的鱼种
D.为了保护海洋动物,全面禁止捕捞所有海鲜
5.(2020七上·余杭月考)小明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6.(2019七上·萧山期末)2019年11月,萧山区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列有关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无法减少雾霾天气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7.(2018七上·奉化期中)在科学学习中,相信聪明的你不仅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还从众多的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如何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下列几位科学家与他们的有关成就一一对应的是( )
①伽利略 a.万有引力定律 ②牛顿 b.发明蒸汽机 ③瓦特 c.发现摆的等时性 ④琴纳 d.预防天花
A.①a、②c、③b、④d B.①c、②d、③a、④b
C.①c、②a、③b、④d D.①a、②c、③d、④b
8.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
3
水槽边的石头上 2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7
干草地上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9.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
二、填空题
11.(2021七上·余杭月考)科学研究是以 为基础的,如图所示,一凹陷乒乓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一会儿可以看见的现象是 ,试解释这一现象: 。请问实验时需要凹面朝下贴着热水的水面吗
答: 。
12.科学是研究各种 ,并寻找它们 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牛顿好奇苹果落地而发现了 ; 好奇水的沸腾发明了 。
13.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
A .风是怎样形成的
B .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 .为什么会打雷
D .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 .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 .水为什么会结冰
G .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 .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14.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 (选填“有”或“没有”)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 ?并根据生活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
15.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指甲的生长究竟发生于哪一部位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下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擦掉,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
(3)方法迁移: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②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
①实验中该同学的假设是:植物茎的生长可能发生于芽尖端的 。
②得出结论:实验中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 部位(选填“AC”“AB”或“BC”)。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解答】A: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具有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具有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C: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无研究价值,而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想法。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具有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发现(发明)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A:地球对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存在引力的作用,通过苹果落地现象以及其它类似现象,得到地心引力的存在,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顶起壶盖,实现了内能到机械能的转化,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发明了蒸汽机,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悬挂的灯晃动,晃动周期是一定的,人们据此发明了摆钟用来计时,但手表工作原理与此不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符合题意;
D:挤奶女工经常接触牛痘,没有出现天花,并且大量的接触牛痘的人都没有出现天花,说明接种牛痘可以抵御天花,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
【解答】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说法错误。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说法错误。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构造人类美好的家园。
【解答】若将垃圾倒入海洋,垃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的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自身,保护鱼类不可滥捕滥杀,禁止捕捞所有海鲜不可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要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在各种自然现象中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解答】只掌握课本知识对于积累科学经验是不够的,与实际生活也要相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雾,是指大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主要成分是微小液滴;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2)肉眼看的到的物体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3)根据雾霾的形成原因分析;
(4)雾霾天气会减小植物的光照,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见度小,威胁交通安全。
【解答】A.雾霾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故A错误;
B.雾霾弥散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关,故B错误;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可以减小地面浮尘飞扬到控制,从而减少雾霾天气,故C错误;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相关的物理学史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①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③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④琴纳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
因此对应关系为:①c、②a、③b、④d。
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结合的潮虫只数与生长地点环境的关系分析。
【解答】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潮虫生活在种花的湿花盆底下时,数量是最多的,而湿花盆底下是一种阴暗潮湿的环境,故可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使人类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逐渐提高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把人类带进变幻莫测的太空,使人们发现了许多宇宙的奥秘。
【解答】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这是科学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正确;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可视电话即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发声的人,是科学技术发展后的产物,正确;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互联网时代网上商城出现,正确;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进变幻莫测的太空,增加了对宇宙的了解,正确;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科学技术发展后才能做到,正确;①②③④⑤都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所以A选项正确。
故选A
10.【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科学活动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有目的的行动。
【解答】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是科学活动中对未知规律的揭示,属于科学发现,A正确;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不是科学活动,不属于科学发现,B错误;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小冬的活动不是科学活动,不属于科学发现,C错误;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小李到初中读书不属于科学活动,不属于科学发现,D错误。
故选A
11.【答案】实验;乒乓球凹陷处复原;热水对乒乓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大内部气压使乒乓球复原;不需要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答】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如图所示,一凹陷乒乓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一会儿可以看见的现象是乒乓球凹陷处复原,原因是:热水对乒乓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大内部气压使乒乓球复原。实验时并不需要凹面朝下贴着热水的水面。
故答案为:实验;乒乓球凹陷处复原;热水对乒乓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大内部气压使乒乓球复原;不需要
12.【答案】自然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万有引力;瓦特;蒸汽机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生活中,许多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人们在探索科学的同时,享受着科学带来的成果和乐趣。
【解答】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奥斯特是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牛顿好奇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因此,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故答案为:自然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万有引力;瓦特;蒸汽机
13.【答案】ACEFH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解答】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打雷、小鸡是如何出生的、水为什么会结冰、露珠是怎样形成的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知道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故属于科学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小明的理想是什么都与自然现象无关,不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故答案为:ACEFH
14.【答案】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阅读题关键是要看清楚题目所给的信息,往往在题目中已经隐含了所要的答案。
【解答】题中所给的信息告诉我们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所以第1空填的答案为“没有”。题目中主要在讲钢铁生锈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问题可以这样提: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15.【答案】(1)增大
(2)指甲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有关吗?(答案不唯一)
(3)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等均可);B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实验探究题信息量较大,可出题的角度多。此题主要从假设预测结果,从图形结果用文字进行说明。
【解答】小题1:根据”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的假设可知AB间的距离增大;小题2:根据生活经验还可以提出多个问题:如指甲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有关吗?小题3:①对”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进行假设,由于假设可能与结果一致也可能不同,所以这里可以填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等均可)。②由甲图与乙图比较发现BC段的竖直线变成了虚线段,从而可以判断出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BC“部分。
故答案为:小题1:增大;小题2:指甲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有关吗?(答案不唯一);小题3:①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等均可);②BC
1 / 1“高效课堂”1.1 科学并不神秘(提升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兰溪月考)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解答】A: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具有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具有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C: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无研究价值,而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想法。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具有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故选C。
2.科学无处不在,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发现(发明)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B.水的沸腾顶起壶盖——发明蒸汽机
C.悬挂的灯晃动——手表
D.挤奶女工没有患天花——种牛痘预防天花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现象与相应的科学发现(发明)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A:地球对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存在引力的作用,通过苹果落地现象以及其它类似现象,得到地心引力的存在,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顶起壶盖,实现了内能到机械能的转化,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发明了蒸汽机,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悬挂的灯晃动,晃动周期是一定的,人们据此发明了摆钟用来计时,但手表工作原理与此不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符合题意;
D:挤奶女工经常接触牛痘,没有出现天花,并且大量的接触牛痘的人都没有出现天花,说明接种牛痘可以抵御天花,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七上·瑞安期中)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
【解答】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说法错误。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说法错误。
故选B。
4.(2020七上·江北期末)2016年4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浙江省海洋禁渔休渔管理工作手册》,旨在促进渔业的科学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的洁净,禁止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海洋
B.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禁渔休渔
C.为了提高禁渔休渔效果,禁止菜场、饭店在禁渔休渔期出售保护的鱼种
D.为了保护海洋动物,全面禁止捕捞所有海鲜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构造人类美好的家园。
【解答】若将垃圾倒入海洋,垃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的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自身,保护鱼类不可滥捕滥杀,禁止捕捞所有海鲜不可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0七上·余杭月考)小明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要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在各种自然现象中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解答】只掌握课本知识对于积累科学经验是不够的,与实际生活也要相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19七上·萧山期末)2019年11月,萧山区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列有关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无法减少雾霾天气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雾,是指大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主要成分是微小液滴;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2)肉眼看的到的物体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3)根据雾霾的形成原因分析;
(4)雾霾天气会减小植物的光照,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见度小,威胁交通安全。
【解答】A.雾霾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故A错误;
B.雾霾弥散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关,故B错误;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可以减小地面浮尘飞扬到控制,从而减少雾霾天气,故C错误;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7.(2018七上·奉化期中)在科学学习中,相信聪明的你不仅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还从众多的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如何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下列几位科学家与他们的有关成就一一对应的是( )
①伽利略 a.万有引力定律 ②牛顿 b.发明蒸汽机 ③瓦特 c.发现摆的等时性 ④琴纳 d.预防天花
A.①a、②c、③b、④d B.①c、②d、③a、④b
C.①c、②a、③b、④d D.①a、②c、③d、④b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相关的物理学史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①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③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④琴纳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
因此对应关系为:①c、②a、③b、④d。
故选C。
8.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
3
水槽边的石头上 2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7
干草地上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结合的潮虫只数与生长地点环境的关系分析。
【解答】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潮虫生活在种花的湿花盆底下时,数量是最多的,而湿花盆底下是一种阴暗潮湿的环境,故可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使人类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逐渐提高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把人类带进变幻莫测的太空,使人们发现了许多宇宙的奥秘。
【解答】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这是科学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正确;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可视电话即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发声的人,是科学技术发展后的产物,正确;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互联网时代网上商城出现,正确;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进变幻莫测的太空,增加了对宇宙的了解,正确;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科学技术发展后才能做到,正确;①②③④⑤都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所以A选项正确。
故选A
10.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科学活动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有目的的行动。
【解答】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是科学活动中对未知规律的揭示,属于科学发现,A正确;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不是科学活动,不属于科学发现,B错误;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小冬的活动不是科学活动,不属于科学发现,C错误;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小李到初中读书不属于科学活动,不属于科学发现,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1七上·余杭月考)科学研究是以 为基础的,如图所示,一凹陷乒乓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一会儿可以看见的现象是 ,试解释这一现象: 。请问实验时需要凹面朝下贴着热水的水面吗
答: 。
【答案】实验;乒乓球凹陷处复原;热水对乒乓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大内部气压使乒乓球复原;不需要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答】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如图所示,一凹陷乒乓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一会儿可以看见的现象是乒乓球凹陷处复原,原因是:热水对乒乓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大内部气压使乒乓球复原。实验时并不需要凹面朝下贴着热水的水面。
故答案为:实验;乒乓球凹陷处复原;热水对乒乓球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大内部气压使乒乓球复原;不需要
12.科学是研究各种 ,并寻找它们 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牛顿好奇苹果落地而发现了 ; 好奇水的沸腾发明了 。
【答案】自然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万有引力;瓦特;蒸汽机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生活中,许多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人们在探索科学的同时,享受着科学带来的成果和乐趣。
【解答】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奥斯特是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牛顿好奇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因此,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故答案为:自然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万有引力;瓦特;蒸汽机
13.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
A .风是怎样形成的
B .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 .为什么会打雷
D .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 .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 .水为什么会结冰
G .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 .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ACEFH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解答】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打雷、小鸡是如何出生的、水为什么会结冰、露珠是怎样形成的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知道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故属于科学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小明的理想是什么都与自然现象无关,不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故答案为:ACEFH
14.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 (选填“有”或“没有”)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 ?并根据生活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阅读题关键是要看清楚题目所给的信息,往往在题目中已经隐含了所要的答案。
【解答】题中所给的信息告诉我们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所以第1空填的答案为“没有”。题目中主要在讲钢铁生锈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问题可以这样提: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
15.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指甲的生长究竟发生于哪一部位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下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擦掉,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指甲会不会横向生长?
(3)方法迁移: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②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
①实验中该同学的假设是:植物茎的生长可能发生于芽尖端的 。
②得出结论:实验中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 部位(选填“AC”“AB”或“BC”)。
【答案】(1)增大
(2)指甲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有关吗?(答案不唯一)
(3)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等均可);B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实验探究题信息量较大,可出题的角度多。此题主要从假设预测结果,从图形结果用文字进行说明。
【解答】小题1:根据”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的假设可知AB间的距离增大;小题2:根据生活经验还可以提出多个问题:如指甲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有关吗?小题3:①对”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进行假设,由于假设可能与结果一致也可能不同,所以这里可以填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等均可)。②由甲图与乙图比较发现BC段的竖直线变成了虚线段,从而可以判断出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BC“部分。
故答案为:小题1:增大;小题2:指甲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有关吗?(答案不唯一);小题3:①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等均可);②B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