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1 15:2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部编版 历史
2022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史料教与学
专题二
古代欧洲文明
新课标
新理念
核心素养
中考演练
目 录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点”连“线” 以“线”穿“点”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多山、环海、多岛屿, 平原面积小, 耕地有限,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Q1通过地图和教材概括古希腊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Q2这些特点有对希腊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政治、经济、思想)?
政治上:影响了希腊的统一
经济上: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展
思想上:追求自由平等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史料一
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城邦有何突出特点?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雅典 2500 约30万
斯巴达 8400 约40万
材料二:城邦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互不隶属,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晏立农、马淑芹等编著《图说古希腊文明》
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史料二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雅典-----智慧女神雅典娜守护的城邦
雅典因海上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土地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朝向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雅典:民主政治,以海洋为依托
史料三
根据材料概括雅典有何突出特点?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所以说斯巴达崇尚武力,对内男子从小就必须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被培养成纪律严明、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战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不许穿鞋,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平时食物很少。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
斯巴达女孩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
Come back either with you shield or upon it.
“带着你的盾牌凯旋而归,或者死在上面抬回来!”
斯巴达:崇尚武力,以陆地为依托
史料四
根据材料概括斯巴达有何突出特点?
思考: 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外地户口
本邦成年男子
妇女
奴隶
外邦人
以下哪些人享有民主
局限性:(1)民主范围狭小,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2)它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容易造成民主决策的失误,产生“多数人的暴政”,造成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积极: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对后世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质: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即奴隶制民主政治
史料五
进攻波斯帝国
南下地中海并进入埃及
转战两河流域,灭波斯
经过: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史料六
识图: 说一说亚历山大东征的经过?
材料一 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 、埃及文明 、犹太文明 ,甚至印度文明 ,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伴随着东侵的过程,以往东西方之间互为敌对的态势被打破,大批希腊学者、商人和手工业者前往东方,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也由此传入东方,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中,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材料二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气息繁荣,商人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人才济济。
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建造的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史料七
阅读史料: 说一说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材料四 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仅从波斯金库他就抢走了18万塔兰特的金银,辉煌壮丽的波斯王宫被付之一炬。亚历山大东征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古希腊历史两千年》
消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识图: 说一说亚历山大东征的经过?
史料七
一、罗马城邦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说一说罗马城的起源?
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史料一
研读《十二铜表法》原文,思考反映了什么内容?
第7表 第2条: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领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
第8表 第11条: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
第8表 第3条: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11表 第1条: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
第9表 不得为任何的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强调法律的公平和程序
影响:
①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②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史料二
罗马大帝——屋大维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
三、罗马帝国
材料: 屋大维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前44年被恺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养子, 恺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政治上表面维护共和制传统,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把控政权。前28年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神圣伟大) 。前27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思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是历史的进步
史料三
合作探究
不是,因为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适应当时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帝国最初两百年局势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所以不是倒退。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共和制
帝制
无冕之君——凯撒
(公元前102年-前44年)
奥古斯都——屋大维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
史料四
材料二:罗马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越来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靠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罗马统治机构庞大,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材料一
①外部原因:日耳曼人入侵;
②内部原因:奴隶制危机;统治者奢侈腐败;人民起义不断。
请根据材料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史料五
希腊联军首领阿伽门农
统治着辽阔疆域的英雄阿伽门农,
双目熠熠生光,
宛如燃烧的火球。
——《伊利亚特》
“木马计” 奥德赛
奥德赛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去听海妖的歌声,他听到了美丽的音乐却不迷失,这就是智慧的控制力。
——《奥德赛》
歌颂英雄,崇尚人的价值与理性,
这些英雄人物,成为整个希腊民族的理想人格.
宝贵的文学遗产;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德)恩格斯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史料一
古希腊有哪些代表建筑物?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雅典帕特农神庙遗址
神庙特点:
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史料二
罗马大竞技场
万神庙穹顶
高架引水渠
特点:⑴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⑵石拱门、穹顶结构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古罗马有哪些代表建筑物?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史料三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否定神
认识人
肯定人
意义:古希腊哲学从对神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
从对自然界的探讨转向对人类社会的思考,是人文主义精神之源。
史料四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世纪,横跨
欧亚非的罗马帝国
基督教
罗马法
有道理;
理解: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其他国家立法的典范。
史料五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巩固
1.如图。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据此可知,古希腊人( )
A.扩张势力至黑海沿岸 B.实现希腊城邦的统一
C.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 D.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
A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古希腊人扩张势力至黑海沿岸,A项正确;材料无法提现实现希腊城邦的统一,排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间是公元前336年,排除C项;古罗马人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图是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请选择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与奥运会的发源地搭配正确的一项( )
A.北京 古罗马 B.北京 古希腊
C.上海 古罗马 D.上海 古希腊
B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是北京,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举办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着奥运会正式诞生,B项正确;其余三项不正确,排除ACD项。
3.下图所示体现了古希腊人
A.重视体育活动 B.追求思想自由
C.培养公民意识 D.提倡男女平等
A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古希腊运动场入口”“古希腊画瓶上跑步的运动员”可知古希腊人重视体育活动 ,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把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的赛事,并没有体现追求思想自由或培养公民意识或提倡男女平等,BCD排除。故选A。
4.如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 B.小国寡民 C.自给自足 D.军事独裁
B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B正确;雅典施行奴隶制民主,A错误;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展。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C错误;雅典不是独裁政治,且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B。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5.蔚蓝色的爱琴海,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希腊的是( )
A. B.
C. D.
C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位于古希腊,C符合题意;万神殿和圆形竞技场都是古代罗马的文明成果,A和B不符合题意;《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但丁的作品,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菜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这里对希腊的赞美是基于它
A.是古代大河文明典范
B.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建立了地垮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B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希腊被称为“欧洲文明的摇篮”,特别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现在很多民主原则,都是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故B符合题意;希腊是古代海洋文明典范,故A不合题意;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了地垮欧亚非三洲的帝国表述错误,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7.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帝国(如下图)疆界内的古代文明区域有( )
亚历山大帝国
A.古埃及文明 B.古代美洲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A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帝国”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8.伯里克利曾表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如下图)。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 C.联邦制 D.民主政体
D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依据题干“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和所学知识,可见体现了古代雅典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体,尤其是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所有公民开放,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D项正确,排除B项;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种姓之间等级界限分明,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排除C项。故选D项。
9.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D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圆形竞技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意见制定儒略历。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主题为古罗马文明,D项正确;材料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部编版 历史
2022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史料教与学
专题二
古代欧洲文明
新课标
新理念
核心素养
中考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