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1 15: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大单元教学 新课程理念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部编版初中2024年
单元综述
随着早期殖民掠夺、海外市场的拓展、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率先在英国开展,随后先欧洲大陆与北美扩展,后来又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022课标要求
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 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02
03
科技发展是国家强盛的基础;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学科素养·立德树人
01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英国为什么率先开展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诞生在欧洲?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环节: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四环节:马克思主义诞生
温故而知新
思考·探究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发展
初步确立
巩固和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思想基础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
------经济基础
英法美资产
阶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日俄改革
工场手工业
阶段
如果说英国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还有一些巧合的话,那么为什么又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呢?英国到底有哪些条件在两次重大转变过程中都抓住了机遇?
第一环节: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3:英国在1698-1775年,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
材料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2:在英国的海外扩张中,三角贸易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材料4: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材料5: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制度保障)
(资本积累)
(广阔市场/原料)
(充足劳动力)
(技术条件)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工业必须改善其技术和组织。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环节:工业革命的背景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技术革新首先出现于哪行?
2.织布速度因何提高?会造成什么供不应求?
3.谁的什么发明来解决上述困境?有何意义?
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织布速度。
生产棉布的原料——棉纱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工业革命: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生产领域里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珍妮纺纱机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座水力棉纱厂,工厂制诞生。
1803卡特莱特发明水力
织布机,效率提高40倍。
水力动力
建在河边
需要一种新的动力
“近代工厂之父”
这种工厂的动力是什么?
早期工厂大多建在哪里?
工厂如何建在城市里?
1.纺织技术的持续革新
2.蒸汽机的改良与运用
(1)1705年英国托马斯·纽卡门造出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机。纽卡门蒸汽机效率低,耗煤巨大,只适合用来煤矿抽水,无法做为广泛的生产动力。
(2)1776年詹姆斯·瓦特改良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他通过重新设计阀门的开合方式、采用并联驱动杆的动力传导系统等技术创新,给蒸汽机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使其可以为所有的机器提供非常匀速且平稳的动力。
(3)1785年,来自波波普威克的鲁宾逊率先将瓦特式蒸汽机安装到一个棉纺织厂,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蒸汽动力之后被广泛运用于工业部门。
圆周运动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年)
工业革命之父
詹姆斯·瓦特:英国发明家、企业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他改良的蒸汽机,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1623年英国颁布《独占条例》,
构成了关于专利权的法律基础。随着蒸汽机的推广,瓦特因专利权的使用成为波士顿——瓦特公司的老板,还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买了三个农场,在欧洲四处游历。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2.蒸汽机的改良与运用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纺织
冶金
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1760 1800 1840
英国 5 35 200
法国 3 33
美国 0 40
固定式蒸汽机装机容量(单位:千马力)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2.蒸汽机的改良与运用
(1)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现代工厂
工厂
据材料,概括工厂制的主要特征?
以手工操作为主,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
手工工场和工厂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6:现代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工人,把他们变成机器的附属物或是“活”的机器。工厂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时间进行的。在工厂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重复性任务。”
——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
工厂里的工人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分工,定时定岗定量地进行机械化生产。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立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2.蒸汽机的改良与运用
知识总结
一工时间
主要标志
兴起国家
理论基础
生产组织
新能源
实质
特点
自行完成表格内容:
18世纪60、7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蒸汽机的改良及广泛运用
英 国
牛顿的力学
现代工厂制度、机器生产
煤 炭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1.发明源于工匠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2.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英国,后扩展到美法德等国;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材料研读
据材料说明当时工厂环境和工人待遇如何?
材料7: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
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
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纺织厂童工
材料8:工人一进工厂就成为被监禁的“奴隶”,他们通常是12-16个小时在轰轰作响的机器边不停地工作,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吃饭外,不可以随便离开机器,甚至上厕所都是由监工安排的。至于喝水、聊天和唱歌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
工厂环境恶劣,不利健康;工人工作时间长,
劳动强度高,成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2.蒸汽机的改良与运用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3.应用与创新
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路轨是木制的,动力是马匹。
斯蒂芬森
(1781-1848)
1825年9月27日英国煤矿上的机械师
斯蒂芬森驾驶着拖有12节煤车、20节
车厢450名乘客的蒸汽机车通车成功。
铁路时代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第二环节:工业革命的过程
3.应用与创新
(1830年—1851年)
英建成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材料9:(英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据材料,说说铁路时代的影响有哪些?
提供了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促使人们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等。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英国
材料10: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E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棉纺织品产量 1785年 1850年 增长
4000万磅 20亿磅 49倍
煤炭产量 1750年 1829年
475万吨 1600万吨 3.4倍
工业产值 1740年 1800年
2420万磅 6820万磅 2.8倍
表2:钱乘旦主编郭家宏著《英帝国史》第四卷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
2.对英国及资本主义
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农业
工业
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
减少,工业作用日益重要。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阵营。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推动欧美各国进行社会变革或革命。
为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提供了条件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造成社会大转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对英国及资本主义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
3.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11: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把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公共的利益,牺牲小团体的利益换取国家利益,说成是“有智慧”和“有道德”,而且是一种“责任”……可是后来的人只喜欢他的“看不见”的手,而不关心社会的公共责任。工厂主和资本家把无限追求利润说成是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为此可以不惜代价。于是,当时社会的流行思潮是:富裕是能力的体现,贫穷是懒惰的象征。
——钱乘旦、高岱主编《英国史新探》
雾都
第三环节:工业革命的影响
4.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自然经济解体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生活在工业革命前期,是英国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他主张: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活动,经济应该留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即“自由放任”理论,成为工业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四环节:马克思主义诞生
1.诞生背景
(1)工业革命深入,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暴露,工人运动兴起。
(2)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①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②马、恩相识: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③马克思完成《资本论》
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第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四环节:马克思主义诞生
2.马克思主义诞生
(1)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未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2)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第四环节:马克思主义诞生
3.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建立第一国际:1864年,英法德等国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
主要目标: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等。
(2)支持巴黎公社的斗争: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发的武装起义;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第一国际大力支持巴黎公社的斗争;5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九上第七单元
课堂小结
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条件,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是制度、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条件下才发生的,这放眼世界只有英国具备全部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不仅使英国在未来一百年笑傲全球,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推动世界向整体化方向发展。最后,工业革命还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导致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提高的社会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促进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3年8月21日 谭传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