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中国的气候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湘教版 第二章 第二节
黑龙江 雪乡(春节)
海南 椰树林(春节)
为何同一时期两地景观差异如此显著?
01
气温和温度带
0℃等温线
1.在图中勾画1月0℃等温线,它大致穿过哪些地方?
2.找到冬季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区,并简要分析原因。
3.估算南北温差,归纳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一、中国冬季气温分布
秦岭—淮河线
规律:冬季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漠河气温低
海南气温高
温差约40℃~56℃
P32图2-22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探究
活动探究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白昼长度(小时) 8.5 9.2 10.1 10.6
正午太阳高度 21° 27° 37° 44°
(注: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
结论:自南向北,白昼长度 ,正午太阳高度 ,获得的太阳辐射 ,气温也逐渐 。( 因素)
冬至日(12.22)四城市对比
分析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变短
变小
变少
变低
纬度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中国的冬季风
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
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严寒。
活动探究
分析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冬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时,风力大大减弱。因此,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 -30~ -40 ℃,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 ℃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荫。
①
②
(纬度因素)
课本P32 笔记
南方
>24℃
1.找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2.估算夏季南北方温差,归纳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夏季最高气温
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夏季最低气温
吐鲁番盆地,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青藏高原,
海拔高,
气温低
P33图2-23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
二、中国夏季气温分布
读图探究
北方
>16℃
活动探究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白昼长度(小时) 15.4 14.8 13.9 13.4
正午太阳高度 68° 73° 83° 90°
(注: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
结论:夏季,北方太阳高度 ,但白昼长度 ,获得的太阳辐射也 。( 因素)
夏至日(6.22)四城市对比
分析中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的原因
较小
更长
较多
纬度
①纬度位置:夏季北方白昼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较多。
②夏季风:南方受夏季风影响更大,多阴雨天气,而北方多晴天。
活动探究
分析中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的原因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10℃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
三、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活动积温
热 带
亚 热 带
暖 温 带
中 温 带
寒 温 带
高 原 气 候 区
热带: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台湾省南部、海南省
(秦岭-淮河线)
一年一熟
三、中国的温度带
说一说各个温度带的范围,都包含哪些地形区。
活动:
记忆各温度带的熟制及主要作物。
一年三熟
活动:
水稻,热带作物
水稻,油菜、冬小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
春小麦、大豆、玉米
春小麦、马铃薯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青稞
春小麦:春播秋收
冬小麦:秋播春收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说1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限时记忆:“五带一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一年一熟
春小麦
一年一熟
春小麦
一年两熟或
两年三熟
冬小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
一年三熟
水稻
一年一熟
青稞
连线: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温度带 地区 耕作制度
A.寒温带 1.黑龙江北部 (1)一年两到三熟
B.中温带 2.长江中下游 (2)两年三或一年两熟
C.暖温带 3.华北平原
D.亚热带 4.东北平原 (3)一年一熟
E.热带 5.雷州半岛 (4)一年三熟
越往北气温越低
南北温差大
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
夏季
南北气温都较高,除青藏高原外
南北温差小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月0°C等温线
“五带一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秦岭—淮河”线
中国的气候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一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
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春小麦、马铃薯
青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