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2.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1 15: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人教材.选必一)第四章《水的运动》中第四节“洋流”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要求学生说出洋流的具体事例,能够选择或结合典型区域,从全球水热平衡、海洋生物分布、区域气候等方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洋流对区域气候、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洋流对沿岸气候、航海、海洋环境、渔场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作用。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和问题引导法
学法:情景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小黄鸭散落各地”的视频,并提问为什么在世界很多海岸陆续发现了玩具鸭?引出洋流的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激发学生的对洋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
2.对照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
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1)观察图表,结合所给信息探究洋流的性质及其对北大西洋沿岸同纬度地区气候的影响;(2)自主探究同纬度地区大陆东西沿岸气候差异的原因;(3)小组讨论:结合教材的案例,探究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提供材料,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和总结概括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2—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1)展示图文信息,引出渔场的分布,探究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思考以下问题:有哪些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有哪些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2)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探究,总结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会出现大渔场? 认真观察世界著名渔场与洋流分布图,思考渔场分布与洋流的关系;探究渔场分布的影响因素。 提供材料,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和总结概括能力
案例分析3-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1)让学生读图分析,结合所给的路线图和洋流分布模式图,思考哥伦布第一次从欧洲去美洲时,走距离较短路线,而第二次哥伦布走距离较长路线,花的时间却少,为什么?(2)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会沉没?洋流对泰坦尼克号沉没产生哪些影响? (1)读图并分析哥伦布航线时间长短不一的原因;(2)根据所给路线图,结合洋流的分布图,分析探究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 加深理解和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培养学生归纳知识能力;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归纳总结,拓展思考 (1)让学生同桌讨论,归纳总结,今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和总结洋流对区域气候、海洋航行、海洋生物等的影响(2)让学生头脑风暴,自由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没有洋流,地球会怎么样?2.洋流还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头脑风暴,拓展思考洋流可能带来的影响。 开放式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