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训练2.3 河流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训练2.3 河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31 10:53:5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训练2.3 河流
一、选择题
1.(2023·衡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中上游 B.长江下游 C.黄河中上游 D.黄河下游
2.(2023六下·明水月考)长江注入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3.(2022·黑龙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是(  )
A.宜昌 B.桃花峪 C.河口 D.湖口
4.(2021八上·乾安期中)我国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
A.长江 B.额尔齐斯河 C.塔里木河 D.黄河
5.(2021八上·江油月考)形成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B.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D.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
6.(2021八上·庆云月考)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治水 B.治沙 C.加固大堤 D.多兴修水利
7.(2021·辽阳)下列河流中,被誉为“水能宝库”的是(  )
A.珠江 B.黑龙江 C.长江 D.黄河
8.(2021·衡阳)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渤海
B.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誉为“水能宝库”
C.黄河中游形成著名的“地上河”
D.两河的干流共同流经青海省和四川省
(2021·吉林)读“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黄河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省、四川省 B.河南省、山东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山东省、山西省
10.黄河河段及其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上游——“地上河” B.中游——凌汛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
11.(2021·呼伦贝尔)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为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围湖造田 B.退田还湖 C.打坝淤地 D.防治污染
12.(2021·大庆)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注入印度洋
C.有“黄金水道”之称 D.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13.(2021·广安)近期抖音点赞量极高的一段黄河水变清的视频,改变了人们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认知。引起黄河水变清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降水量变多,水变清 B.沿河排放的污染物减少
C.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D.沿河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2021·成都) 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图为黄河流域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  )
A.东海 B.南海 C.渤海 D.黄海
15.黄河①河段水电站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D.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16.据图推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7.“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2021·广东) 河口海岸水库是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区的水库,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从而达到蓄积淡水的目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适合修建河口海岸水库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  )
A.晋 B.沪 C.藏 D.湘
19.与长江三峡水库相比,河口海岸水库(  )
A.发电功率大 B.方便内河航运
C.防洪效益好 D.便于城市供水
(2021·邵阳模拟)保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图甲“长江水系图”和图乙“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0.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质污染 B.洪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物种锐减
21.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22.(2021八上·定南期末)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B.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C.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23.(2021八上·富拉尔基期末)我国汛期期最长的河流是 (  )
A.黑龙江 B.珠江 C.额尔齐斯河 D.长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是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叫声中,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这描写的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景象,A正确;黄河中上游泥沙含量大,黄河、长江下游水流平缓,与题干河流特点不符,排除BCD;故选A。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太平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3.【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位于湖北省境内的宜昌,湖口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是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是黄河中游与上游的分界点,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4.【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 长江因航运业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5.【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形成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下游随着流速减缓,泥沙逐渐淤积,形成地上河。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和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各河段特征如下:①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②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③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6.【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泥沙的沉积使得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水患多发,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泥沙。
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7.【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8.【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A错误;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B错误;黄河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河”,C错误;两河的干流共同流经青海省和四川省,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答案】9.B
10.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以及上游的湟水等。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在河南省的桃花峪。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9.由图可知,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所以黄河的下游是流经了豫和鲁,它们分别是河南省和山东省两省区简称,故答案为:B。
10.黄河的上游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出现了草地退化、荒漠化的问题;中游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是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淤积,慢慢形成了“地上河”,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可以退田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止泥沙入湖,影响湖泊的蓄洪能力,B正确。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调蓄能力减弱,A错误。打坝淤地、防治污染都不能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我国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自1960年以来被大规模围垦造田,加剧了湖区环境生态的劣变。由于湖容减小,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渍涝灾害频繁。人们不能盲目围垦,应逐步退田还湖。
12.【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故A正确。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故B错误。因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称号,故C错误。同时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1)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3.【答案】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主要是由于其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由题意可知,黄河水变清主要是由于人们有意识的在上游地区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措施,使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变清澈;故答案为:C。
【点评】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此外黄土高原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了水土流失。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了环境压力;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很好的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
【答案】14.C
15.B
16.C
17.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以及上游的湟水等。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也使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河措施: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黄河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4.由图可知,黄河在山东半岛北部注入渤海,C正确;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①河段地处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也较大,水能丰富,B正确;①河段地处内陆,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A错误;该区域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C错误;该区域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技术较落后,D错误。故答案为:B。
16.由图可知,龙门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33.3,远大于其他测量点,龙门位于黄土高原,C正确;黄河①河段位于青藏高原,附近的兰州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小,A错误;②河段在内蒙古高原,附近的河口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小,B错误;④河段位于华北平原,附近的利津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小于龙门,D错误。故答案为:C。
17.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到了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④河段位于黄河下游,D正确;①②河段位于上游,③河段位于中游,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8.B
19.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上海是我国直辖市,简称“沪”,是著名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大陆海岸线中心的长江入海口,临江面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18.由题目可知,河口海岸水库是位于河口或海岸地区的水库,以上四个省区中,只有沪表示的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建河口海岸水库,其余三个省区位于内陆,故答案为:B。
19.与长江三峡水库相比,河口海岸水库的发电功率更小;能够更好地蓄积淡水,更便于城市供水,故答案为:D。
【答案】20.C
21.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2)我国五大淡水湖分别是江西省的鄱阳湖、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苏省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省的巢湖。鄱阳湖是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
20.读图可知,宜昌以上是长江的上游,上游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故答案为:C。
21.读图可知,长江上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和鄱阳湖都在长江中游地区,湖泊对调蓄长江水量有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B。
22.【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所以长江与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两河流的下游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黄河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而长江没有。故答案为:C。
【点评】(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2)黄河各河段特征如下:①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②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③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23.【答案】B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根据河流是否注入海洋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其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因为该河流域内雨季长,故答案为:B。
【点评】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受降水的影响,珠江成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训练2.3 河流
一、选择题
1.(2023·衡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中上游 B.长江下游 C.黄河中上游 D.黄河下游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是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叫声中,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这描写的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景象,A正确;黄河中上游泥沙含量大,黄河、长江下游水流平缓,与题干河流特点不符,排除BCD;故选A。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2023六下·明水月考)长江注入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太平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3.(2022·黑龙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是(  )
A.宜昌 B.桃花峪 C.河口 D.湖口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位于湖北省境内的宜昌,湖口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是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是黄河中游与上游的分界点,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4.(2021八上·乾安期中)我国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
A.长江 B.额尔齐斯河 C.塔里木河 D.黄河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 长江因航运业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5.(2021八上·江油月考)形成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B.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D.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形成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下游随着流速减缓,泥沙逐渐淤积,形成地上河。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和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各河段特征如下:①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②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③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6.(2021八上·庆云月考)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治水 B.治沙 C.加固大堤 D.多兴修水利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泥沙的沉积使得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水患多发,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泥沙。
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7.(2021·辽阳)下列河流中,被誉为“水能宝库”的是(  )
A.珠江 B.黑龙江 C.长江 D.黄河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8.(2021·衡阳)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渤海
B.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誉为“水能宝库”
C.黄河中游形成著名的“地上河”
D.两河的干流共同流经青海省和四川省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A错误;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B错误;黄河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河”,C错误;两河的干流共同流经青海省和四川省,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021·吉林)读“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黄河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省、四川省 B.河南省、山东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山东省、山西省
10.黄河河段及其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上游——“地上河” B.中游——凌汛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
【答案】9.B
10.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以及上游的湟水等。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在河南省的桃花峪。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9.由图可知,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所以黄河的下游是流经了豫和鲁,它们分别是河南省和山东省两省区简称,故答案为:B。
10.黄河的上游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出现了草地退化、荒漠化的问题;中游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是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淤积,慢慢形成了“地上河”,故答案为:C。
11.(2021·呼伦贝尔)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为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围湖造田 B.退田还湖 C.打坝淤地 D.防治污染
【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可以退田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止泥沙入湖,影响湖泊的蓄洪能力,B正确。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调蓄能力减弱,A错误。打坝淤地、防治污染都不能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我国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自1960年以来被大规模围垦造田,加剧了湖区环境生态的劣变。由于湖容减小,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渍涝灾害频繁。人们不能盲目围垦,应逐步退田还湖。
12.(2021·大庆)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注入印度洋
C.有“黄金水道”之称 D.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答案】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故A正确。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故B错误。因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称号,故C错误。同时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1)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3.(2021·广安)近期抖音点赞量极高的一段黄河水变清的视频,改变了人们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认知。引起黄河水变清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降水量变多,水变清 B.沿河排放的污染物减少
C.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D.沿河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答案】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主要是由于其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由题意可知,黄河水变清主要是由于人们有意识的在上游地区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措施,使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变清澈;故答案为:C。
【点评】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此外黄土高原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了水土流失。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了环境压力;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很好的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
(2021·成都) 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图为黄河流域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  )
A.东海 B.南海 C.渤海 D.黄海
15.黄河①河段水电站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D.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16.据图推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7.“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答案】14.C
15.B
16.C
17.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以及上游的湟水等。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也使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河措施: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黄河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4.由图可知,黄河在山东半岛北部注入渤海,C正确;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①河段地处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也较大,水能丰富,B正确;①河段地处内陆,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A错误;该区域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C错误;该区域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技术较落后,D错误。故答案为:B。
16.由图可知,龙门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33.3,远大于其他测量点,龙门位于黄土高原,C正确;黄河①河段位于青藏高原,附近的兰州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小,A错误;②河段在内蒙古高原,附近的河口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小,B错误;④河段位于华北平原,附近的利津测量点年平均含沙量小于龙门,D错误。故答案为:C。
17.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到了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④河段位于黄河下游,D正确;①②河段位于上游,③河段位于中游,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1·广东) 河口海岸水库是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区的水库,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从而达到蓄积淡水的目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适合修建河口海岸水库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  )
A.晋 B.沪 C.藏 D.湘
19.与长江三峡水库相比,河口海岸水库(  )
A.发电功率大 B.方便内河航运
C.防洪效益好 D.便于城市供水
【答案】18.B
19.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上海是我国直辖市,简称“沪”,是著名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大陆海岸线中心的长江入海口,临江面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18.由题目可知,河口海岸水库是位于河口或海岸地区的水库,以上四个省区中,只有沪表示的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建河口海岸水库,其余三个省区位于内陆,故答案为:B。
19.与长江三峡水库相比,河口海岸水库的发电功率更小;能够更好地蓄积淡水,更便于城市供水,故答案为:D。
(2021·邵阳模拟)保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图甲“长江水系图”和图乙“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0.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质污染 B.洪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物种锐减
21.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答案】20.C
21.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点评】(1)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2)我国五大淡水湖分别是江西省的鄱阳湖、湖南省的洞庭湖、江苏省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省的巢湖。鄱阳湖是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
20.读图可知,宜昌以上是长江的上游,上游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故答案为:C。
21.读图可知,长江上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和鄱阳湖都在长江中游地区,湖泊对调蓄长江水量有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B。
22.(2021八上·定南期末)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B.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C.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所以长江与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两河流的下游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黄河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而长江没有。故答案为:C。
【点评】(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2)黄河各河段特征如下:①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②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③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23.(2021八上·富拉尔基期末)我国汛期期最长的河流是 (  )
A.黑龙江 B.珠江 C.额尔齐斯河 D.长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根据河流是否注入海洋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其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因为该河流域内雨季长,故答案为:B。
【点评】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受降水的影响,珠江成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