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壶口瀑布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俯视(fǔ) 漩涡(xuán) 推推搡搡(sǎng)
B.霎时(shà) 雾霭(ǎi) 怒不可遏(è)
C.告诫(jiè) 出轧(yà) 汩汩如泉(gǔ)
D.驰骋(chěng) 迂回(yū) 挟而不服(x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夺路而逃 如丝如缕 怒不可遏
B.涛声如雷 勇往直前 前呼后拥
C.浑厚庄重 推推搡搡 千军万马
D.蜂窝杂陈 博大宽厚 振耳欲聋
3.选词填空。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 熙熙攘攘 跌跌撞撞),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2)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 (挤压 排挤 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3)这伟大只在 (流 冲 奔)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4.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5.下列诗句与黄河无关的一项是( )
A.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________;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________;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________。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便如痴如狂。
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虹如带的飘逸 ③如狮如虎的豪壮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
7.黄河,带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迈着浩浩荡荡的步伐向我们奔腾而来。今天,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经典对联排序】下面是一副有关黄河的对联,但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填序号)
上联:①流不尽②滔滔黄河③千年岁月④波浪滚滚
下联:巍巍嵩山烟雨渺渺诉不完人世沧桑
排序:
【俗语收集运用】我们常用的俗语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写出你收集的一条,并运用这条俗语造句。
我的收集:
我来造句:
【真挚情感表达】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例句:黄河是一首交响乐,只有努力奋进的人,才能谱写辉煌的乐章。
仿句: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壶口瀑布(节选)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 甲 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 乙 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 丙 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8.第②段甲、乙、丙三处正确的词语填写顺序应是( )
A.突然 轰然 顿然
B.顿然 轰然 突然
C.轰然 顿然 突然
D.顿然 突然 轰然
9.仔细阅读①②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在文中“宽”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窄”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请摘选原文词句回答)
10.第①段画曲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生动、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B.文章写了作者二到壶口,于枯水季观瀑,通过秋日的冷清、寂寥,反衬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
C.全文形象可感,借助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D.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联想到人历经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12.请写出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黄河的重量
徐勋国
①出黄陵,去壶口,想看看黄河。
②这一程有160多公里,车行两小时多一点。穿行在黄土高原,远近一个个山坡、一眼眼窑洞闪过。山对山,沟绕山,人隔着山头互相看得见,但要走到一起,得走上大半天。陕北情歌唱得好:“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呀招一招手。”这几句歌词,当是真实情境的写照。
③车驶入蜿蜒的晋陕大峡谷。晋陕大峡谷由北向南,长三十多公里,深二三十米,两壁陡峭,犹如斧劈。深褐的崖壁满是层层叠叠书页一般的横纹,这是一部厚重的天书——大地的历史、岩石的年轮。侧望深壑,五六十米宽,河水清清,缓缓而泻;斜阳穿过山垭,洒落河东,点点金光。
④这是黄河?
⑤这是黄河!
⑥远远看见,两边大山之间,雪白的水柱挟带雨雾直冲云天。那是壶口!
⑦早已从影视里看过无数遍壶口瀑布:奔腾咆哮,浊浪滔天。泥黄、汹涌,已深深嵌在心里。
⑧我们下车,沿岸溯河而上。脚下是一片片浅滩、沙洲,碎石如斗,沟沟坎坎积了一泓泓浑水。右边是深渊,水声隆隆。迎着冲天水柱和阵阵雨雾,我们跳着蹦着,越过巨石,绕过水洼。再往上走,沙洲尽头,壮阔的黄河扑面入怀。
⑨这是壶口,黄河的中游。这里,黄河二百多米宽的河面,像一幅绢帛立轴,从巍峨的大山上铺展下来。浅处,碧波把青山映在画里,让人产生一种走进画境的冲动。我脱了鞋,探一探,水冰凉。于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河沿涉水,感受一条河流的灵魂:“黄河,我来了!”回想我这几十年的人生,曾有过九次坐车越过黄河,都只是张望一下浑浊的河水,匆匆而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亲近过它。掬起一捧河水,任由它从指缝里漏下,化作一条断断续续的细线,重新落进黄河,去汇成奔腾的激流。
⑩回身,但见连着崖壁,一方巨石突兀,直抵河心。壮阔的河面因它而突然收缩,巨石底下几乎掏空,汹涌的激流还在摔打、磨蚀、撕咬,激起阵阵几丈高的雪白水柱。随游人登上石台照相,俯瞰脚下汹涌的怒涛,隐隐感到大地在震颤。突然,背后一声訇然巨响,石台下掀起一阵巨浪,巨浪越过头顶,又兜头砸下,把台上的游客浇个透湿。人们先是一阵尖叫,随即转为一阵嬉笑,好一番透怀的畅快!这个小小的意外发生在瞬间,但对于我,却像是一种早已安排的仪式:让黄河的水没了顶,浸润了身子,是一种洗礼。从此,我与黄河,便难分彼此。
把这里称作壶口,是因为它的地形呈大肚小口。两百多米宽的河面到了这里,骤然收缩,河水将山岩切割成一条长三十多公里、宽五六十米、落差二三十米的深壑,这就是晋陕大峡谷。壶口中心,激流冲击巨石,撞上崖壁,炸起几丈高的水柱;水柱落下,汇入激流,如万马脱缰,冲出壑口,怒射出去五六米才落进深渊,形成一道惊心动魄的瀑布。四周白沫喷涌,水雾弥天,激荡轰鸣不已。俯瞰深渊,黄河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奔流南下,一去不返。
黄河长约5 464公里,跨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流入渤海。壶口是黄河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平静温柔的黄河,到了壶口,就突然改变自己,奔腾咆哮、激荡轰鸣,那是在隐忍中的爆发,展现一种开天辟地、冲决一切险阻的伟力。在中国人的心里,黄河很重很重,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它是民族性格的隐喻。
导游说,四千多年来,壶口瀑布奇观已经北移了将近三公里,而且还在北移。眼下是一片浓绿的春天,河水是清的,到了深秋,它会泛黄,是泥黄,像影视里常见的。看来,我所看见的,只是黄河的一瞬,也只了解了黄河的一点点脾性。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看黄河的游踪:入晋陕大峡谷,沿岸溯河而上,往沙洲尽头,登上石台。
B.第③段与第 段两段均运用数据说明,意在反复强调晋陕大峡谷的规模之大。
C.第④段以一问句独立成段,突出作者初见到黄河水清澈而平缓时的惊讶之情。
D.本文与梁衡《壶口瀑布》都着力描绘壶口奇观,借以抒发对黄河深沉的情感。
14.第②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示例:写沿途所见所想,表现黄土高原山高路绕;交代了黄河所处的地理环境,为下文写壶口瀑布作铺垫。
15.从“涉水”到“掬起一捧河水”再到“让黄河的水没了顶”,“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1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壶口中心,激流冲击巨石,撞上崖壁,炸起几丈高的水柱。(赏析加点词语)
(2)水柱落下,汇入激流,如万马脱缰,冲出壑口,怒射出去五六米才落进深渊,形成一道惊心动魄的瀑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文章第 段画线句有什么含意?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昆仑飞瀑
李若冰
①我曾经漫游过不少名山大川,但不知为什么那巍然屹立于祖国西部的昆仑山,总也牵挂在我的心头,使我时常想着要回到它的身边。
②我回想26年前,当我第一次和野外勘探者,踏入人迹罕至的柴达木,远远看到昆仑山的时候,它整个儿被飘流的云雾萦绕着,带着莫测高深的神秘风韵,只有绵绵蜿蜒而时隐时现的峦峰,在天空勾勒出了一线伟丽磅礴的轮廓。其实,等你靠近了才会发现,它是那么眨巴着乌黑晶亮的眼睛,袒露着宽阔丰润的胸脯,以其坚韧刚健的风姿,挺立在荒古大漠上。尤其在墨黑的夜晚,当你在沙漠里奔跑了一天,困卧在它身边的时候,仿佛觉得有双无形的强大手臂环抱着你,抚慰着你,促使你安稳而甜蜜地睡去。
③但是,当我再度看见昆仑山的时候,却感到过去对它了解得很少。这次,我来到这里,正是高原八月,天气凉爽极了。刚走到昆仑脚下,我抬头望去,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条嶙峋层叠的深谷,而山口凛然坐卧着一尊像猛兽似的山头,虎视眈眈地察看着过往的行客。只在穿过它的视线,绕了一大圈,我才看清几根凌空飞架的天线,通往嵌在高峡中间的小屋里。 一边往上爬,一边耳旁传来隆隆的吼声,这莫不是水电站机轮的运转声么!此刻,在谷口听起来,显得异常高亢洪亮,有种撼天动地的气势。
④越往山上走,越觉得呼吸急促,气不够用。而且风也越来越狂,有时不得不背转身倒走。等爬上深谷里的水电站营地,才算缓了口气。我这才察觉到已置身于昆仑山一条罕见的幽深的大峡谷中,抬眼回望,两边石山高高耸立,直插云天。周围悬崖倒挂,绝壁陡峭,既看不透前头的边缘,又摸不清后面的底细,俨然是条深奥狭长的天然风道。我简直难以想象,人们怎样在这陡壁险境里造就了这座水电站,难道他们是倒栽葱式的在空中施工么?噢,我猜得还有点门道。据说,那些来自青藏高原的汉、回、撒拉族兄弟和支边青年们,正像山鹰般飞身登上悬崖,用绳子把自己吊起,在峭壁上勘察测量,正是在半空中搭起脚手架,一步步攀缘而上,给大坝喷水灌浆。
⑤这一阵儿,我已走上48米高的薄拱坝。忽然,眼前涌现出了一泓碧绿如镜的大湖。就在我沿着水波粼粼的湖边漫步,穿过坝头那间小屋子的时候,有种扣人心扉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鸣响。这时,我惊疑地掉转身,循声望去,蓦地只见在宽阔的大坝前面,深谷里白云翻卷,水烟升腾,一条飞银吐珠似的瀑布,发出呼呼的喧响,急速地翻卷滚动,直落万丈谷底。飞流荡漾的瀑布,仿佛拨弄着巨大雪白的竖琴,悠然在水云浪花中旋舞,欢奏着喷薄激情的英雄交响乐。它的声韵是这般豪迈奔放,这般壮怀激烈,好像昆仑山里埋伏着千军万马,正在浩浩荡荡地疾行,向着广袤的大漠挺进似的。多么宏伟壮观的昆仑飞瀑,多么摄人魂魄的昆仑飞瀑呵!
⑥我站在昆仑飞瀑面前,思绪驰骋。我是这样无限热爱着自然的创造,然而也无比热爱着创造的自然。此时此刻,我怎能不惦念这昆仑山英勇的开拓者,和那荒古大漠艰苦的勘探者?我想到,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里,飞荡着不少闻名于世的瀑布。但是,没有昆仑飞瀑这么吸引我,这么使我留恋的了。这犹如搏击长空的海燕般的昆仑飞瀑,正以无与伦比的滚滚洪流,穿过千沟万壑,跨越千难万险,向生活的大海奔去,向历史的未来奔去。
(选自《李若冰散文》,华夏出版社,有删改
18.随着游踪和景观的变化,作者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初见昆仑山,感到(1) →再见昆仑山,感到知之甚少→置身(2) ,感到难以想象→漫步薄拱坝,感到(3) →面对昆仑飞瀑,感到思绪驰骋。
19.品读下列语句,按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1)它是那么眨巴着乌黑晶亮的眼睛,袒露着宽阔丰润的胸脯,以其坚韧刚健的风姿, 挺立在荒古大漠上。(说说加着重号词的表达效果)
(2)飞流荡漾的瀑布,仿佛拨弄着巨大雪白的竖琴,悠然在水云浪花中旋舞,欢奏着喷薄激情的英雄交响乐。(从感官的角度赏析句子)
20.文末写到“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里,飞荡着不少闻名于世的瀑布。但是,没有昆仑飞瀑这么吸引我,这么使我留恋的了”。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留恋”昆仑飞瀑
片段写作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壶口瀑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且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请你也描写一处景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或引发了自己哪些思考。(150字)
答案
C 2.D 3.(1)推推搡搡 (2)压迫 (3)冲
4、(1)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在雨季壶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
(2)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5.C 6.D
7.【经典对联排序】②④①③
【俗语收集运用】示例不到黄河心不死 为了创业,他变卖了所有家产,亲戚朋友劝他不要这样,他却说自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不用劝。
【真挚情感表达】示例黄河是一部史书,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体验它的浩荡。(句式一致,表意明确)
B
五百米宽的河道 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比喻 夸张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枯水季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气势,表现河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3.B
14、示例:写沿途所见所想,表现黄土高原山高路绕;交代了黄河所处的地理环境,为下文写壶口瀑布作铺垫。
15.示例:由初涉黄河水的兴奋喜悦,到掬水与黄河亲密接触的欢快,最后接受洗礼与黄河融为一体的神圣。
16、(1)示例:运用连续性(一连串)动词,写出激流冲击巨石的动态过程;突出其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
(2)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激流比作“万马脱缰”,形容水柱落下后冲出的形态,表现了激流不可阻挡的气势。
17、示例:①黄河滋养中华大地,哺育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②黄河代表着中华民族隐忍坚韧、开拓进取、不畏险阻的伟大性格;③高度评价黄河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表达对黄河的崇敬和赞美。
18、(1)莫测高深 (2)(昆仑山)大峡谷 (3)摄人魂魄
19、(1)加着重号的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仑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仑山灵动美丽、宽阔磅礴、坚韧挺拔、雄伟刚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仑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本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将作者面对昆仑飞瀑视觉上宏伟壮观和听觉上震耳欲聋的感受相交融,体现了它“豪迈奔放”“壮怀激烈”的特点,也从侧面衬托出昆仑人在这样环境中建造工程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摄人魂魄的昆仑飞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1)它处在宏伟壮观、撼天动地的昆仑山中;(2)昆仑飞瀑摄人魂魄的壮丽景观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能给人震撼和抚慰;(3)水电站和大坝是当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畏艰险完成的伟大创举,这种奋勇拼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4)包含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昆仑山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的向往和期待。
21、迎着晚风漫步于荷塘边,凝望那平静的池水,水面上洒满了月光,白闪闪一片。圆月映在水里,不时被微微动荡的水波晃成椭圆形。捡一块石子扔入水中,把那一轮圆月冲散,但很快月亮便恢复了原样,只有涟漪逐渐扩大。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竟思绪飞扬。月,代表着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不是这样,苏轼又怎么会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月,一定寄托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否则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