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_____即景
——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习
作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目
标
导
航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交流观察所得,将习作题目补充完整。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运用多种方法,将变化写具体、生动。
3.学会列习作提纲。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题目:________即景
1.审清题材:本单元,我们领略了古诗中描写的景色,感受了春夏秋冬特定时间的景致,看到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的不同情境,还欣赏了不同地点的月亮。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写景的作文)
审
题
指
导
写作题材
写作题材
2.审清内容: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审
题
指
导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写好以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3.审清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运用多种方法,将变化写具体、生动。
审
题
指
导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思
路
指
引
思
路
指
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首先我们要选择一处“景”,把题目补充完整。“即景”指的是眼前的、当下的景物,因此我们所选的景物应当是短时间内所见的,且要有一定的变化。写作对象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自然景观。
◆用一种自然现象的名称拟题:《日出即景》《晨雾即景》……
◆用一处自然景观的名称拟题:《窗外即景》《黄山即景》……
◆用一处地点拟题:《荷塘即景》《田野即景》……
拟
题
思
路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描写你观察的景物的变化,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校园即景 ●树林即景 ●雨后即景 ●雾中即景
●雨中即景 ●草原即景 ●天空即景 ●流星雨即景
跟着课文学思路
如:《四季之美》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四季中最美的景象和赏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之情。
《鸟的天堂》记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大榕树的静态美和众鸟纷飞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写
作
思
路
写
作
思
路
我的思路:以《校园即景》为例来说明。
写
作
思
路
选
择
材
料
1.习作提示的景物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
大自然会给我们带来奇妙和美好的
2.理清作文中的几个概念
自然景象:风霜雪雨 闪电 月缺月圆 天气冷暖 结冰化冰
自然景观:高山大河 森林草原 沙漠 高原 洼地 雨林
即景:是一种创作手法,就眼前的景物吟诗、作文或绘画等。
选
择
材
料
3.说一说,你曾经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遇到的不同的风景。
选
择
材
料
近处的树
低飞的海鸥
喷薄而出的朝阳
高飞的大雁
远处的山
山间小路
选
择
材
料
花园小雨
灯塔日出
山间小路
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4.说说印象最深的景物
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雨时的情景。下雨时,雨点的大小和声音不断变化,人和动物、植物在雨中也不断变化。
我印象最深的是日落时的情景。日落时,太阳的形状、周围云霞的色彩、大地的明暗度都会发生变化,要抓住这些具体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晨我家窗外的景色。朝霞映衬着的树叶熠熠发光,许多鸟儿在树上鸣叫,声音很是好听。
选
择
材
料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确
定
材
料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只有观察的仔细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的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如果可能,最好做多次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特点。
学
习
写
法
2.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描写。
写作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变化,这样习作条理才会清晰。我们可以参考下面几种写作顺序。
①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我们在观察事物的变化时,可以用上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如“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开始、过了一会儿、之后、最后”等。如: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
学
习
写
法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海上日出》)
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的变化。
学
习
写
法
②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进行说明,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济南的冬天》)
按照空间顺序写出了下过小雪后济南的山的迷人。了
学
习
写
法
③景物的不同类型
有些地方景物的位置层次不清楚,或者难于固定具体位置,就可以按照景物的类别分别观察,如花鸟鱼虫、湖面、街心广场、住宅小区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颐和园》)
从这些方面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
学
习
写
法
3.写出景物的变化
①颜色变化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形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火烧云》)
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山雨》)
学
习
写
法
②形状变化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迹》)
学
习
写
法
4.动静结合写景物
如: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仲进泥上里一部分树枝追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的天堂》)
学
习
写
法
5.根据特点,大胆想象。
同学们描写景物时,还要根据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生动,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自然现象写得具体、形象,让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
学
习
写
法
6.加入“我”的感受
描写景物的变化时,我们可以置身于景物中,写出自己的感受。如: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臭,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月迹》)
学
习
写
法
怎样详细描写景物的动态变化?
好的写景文章能让读者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这要求我们将景物写得生动、鲜活,描绘出景物的变化,也就是将景物的颜色、声响等的变化描绘出来。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颜色有变化。
美丽的景色往往像一幅油画,有着丰富的色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描述颜色的变化来写出景物的变化。
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几颗残星,没一会儿,东方便泛起了鱼肚白。水天交接处渐渐露出了一条狭窄的橘黄色的长带,带子的上面是清冷的淡白色的晨曦。转眼间,橘黄色的带子慢慢扩大,颜色也逐渐变深,就像姑娘红的脸颊。片刻,在浅红的云霞间,隐隐露出一道弧形的金边,这便是初生的太阳。
解析:这段话适用了丰富的形容色彩的词语,描绘了日出时分天空的色彩变化。
2.画面对比。
你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景物变化前后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突出景色的变化,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原本满是尘埃的招牌,被大雨冲洗得纤尘不染。路旁原先无精打采的行道树,吸饱了水分,个个精神抖擞。本来在躲雨的人,从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
解析:这段话将下雨前和下雨后的画面作了对比,突出了下雨带来的变化。
3.场景切换。
写景时,你可以变换视角,改变描绘的场景,从多个方面表现景色。如:
下雨了,行人猝不及防,在大马路上狼狈地奔跑。
顽的小朋友穿着雨衣、雨鞋在广场上踩水,雨衣遮挡不住大雨,他们浑身湿漉漉的,却依旧哈哈大笑……
我从天桥上往下看雨中的伞五彩缤纷,好像会行走的小花,非常美丽。
解析:话的场景从大马路切换到广场,再切换到天桥,描写了行人、小孩子、“我”在雨中的不同表现,让“雨中即景”的画面更丰富、立体。
4.活化景物,让景物动起来。
(1)运用修辞手法:这太阳好像喝醉了酒似的,一步一步地,努着劲几,慢慢吞吞地往上面升。
(2)运用第一人称: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小雨滴,在空中翩翩起舞,在伞上旋转、跳跃,玩得不亦乐乎。
第一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神态,写出了日出时太阳的动态。你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景物“活”起来
第二句话将“我”代入小雨滴的角色中,写出了雨后景色的动态之美。你还可以把自己代入到其他景物中去,以第一人称“我”来写景物的“动”。
你想好自己要写的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选择一个自然现象或景观,写出景物的变化。
1.你打算选取什么景物?
2.用什么样的顺序写作?
3.它有哪些变化?你如何连缀起它的这些变化?
4.你会重点写变化的哪一部分?使用上哪些动词、关联词和修辞?
5.你打算如何将题目补充完整?
列
题
纲
以《晨雾即景》为例来说明
列
题
纲
题目:晨雾即景
中心: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开头:一觉醒来,发现起雾了。(略写)
中间:具体写雾中的所见所感。
①雾中景象,朦胧看不清。
②我在雾中仙境漫游。
③雾散后的景象,一切都明朗起来。
结尾:表达自己陶醉的心情。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会练笔,会表达
黄山云海即景
多少次,从画卷中见到那苍劲盘曲的黄山松;多少次,从相册中看到那姿态万千的黄山石。我不禁为黄山的奇丽景色所陶醉。然而,我对黄山的印象,除了那些画卷和照片上的美景外,其他都是空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刚上山,我看得最细的当然是奇松、怪石。那些松石,似曾相识,却又觉着有些陌生。在我的记忆中,画册上的松石一个个总是俊秀挺拔的,而眼前的这些松石虽然也有挺拔之感,却总显得有些朦胧,而且多了几分神秘的韵味。望着这个天然仙境,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直到登上了半山寺,才解开心中的疑团。
半山寺前有块平地,我也感觉有点累了,便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当我走近半山寺时,只见寺门口人头攒动,有人惊呼:“看,金鸡叫天门了!”我抬头一看,只见一只“金鸡”两翅外张,正引颈高歌。待我取出照相机,“金鸡”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正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金鸡”却又仿佛从天而降,仍然高傲地昂着头。啊,原来是云海!
我诧异,诧异这“金鸡”的神秘;我惊喜,惊喜看到了黄山的又一绝———云海。
会练笔,会表达
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仙境,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谲的大海,时而轻如丝绢,时而气冲霄汉……这变幻不定的烟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同时也把黄山点缀得像仙山一般。这正是大自然的恩赐啊!
黄山的云海真是奇,人若在云中,定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自己似乎也飘飘然成了仙人。人到哪儿,云也到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仰脸可亲吻它。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所震撼。
会练笔,会表达
攀上清凉台,凭栏远眺,目之所及,无不是茫茫云海。红日未出,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此时的云海波涛滚滚,拥抱着周围的一切。当人们还在惊叹与迷惑之际,瞬间,一束红光闪烁,而且越来越亮。一眨眼,海天相接处出现了一个红点,渐渐变大变圆,在无垠的云海的衬托之下,煞是好看。最后,鲜活的太阳跃出了海面,普照大地。这便是黄山又一绝妙的景致———黄山日出。
人们赞美巍峨壮丽的黄山,云海以它变幻不定的身影赋予这座名山以神奇的色彩,使它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我爱这瞬息万变的云海,我爱黄山。
会练笔,会表达
赏析:这篇散文描写了黄山云海之神秘莫测,奇丽诡谲,运用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描绘黄山云海之神奇,生动形象,美不胜收,使人如临其境,读文如看画,展示了一幅幅变幻多姿的黄山云海图。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黄山云海的惊叹与赞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会练笔,会表达
习作完成了,读给大家听?借助评改找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使用作文评改符号进行修改。
修改要求:
1.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2.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3.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5.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6.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7.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8.符合本次作文要求:描写是自然景观现象,而不是人为的。按照一定的顺写,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能写出景物变化,而且详略得当。恰当使用生动修辞,语言优美流畅。
会分享,会修改
示例:下面是《田野即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
“淅沥沥,淅沥沥!”是什么声音 喔!原来是下雨了。秋雨落到番茄上,让番茄变得更加;秋雨落到茄子,顺着光滑的茄子滴到地上。秋雨落到高粱上,让高粱变得更加火红。
诊断:这段话一没有指出“变化”,二没有特定的描写顺序,语言上也过于平实,应该多加些修辞。
会分享,会修改
下面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
解析:加上了方位词,写出了方位上变化,用颜料盒作比喻,贯穿全段,拟人手法也使得文章增色不少。
总结:最好选择随时间而变化的景物。可分为“前、中、后”的顺序写。写作的时候要多用动态词语。语言一定要力求优美,多使用些生动修辞。
“淅沥沥,淅沥沥!”是什么声音 喔!原来是下雨了。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在东边,它把橙红色给了番茄,橙红色的番茄犹如一盏盏小灯笼,照呀照呀照出了丰收的果实;在西边,它把紫色给了茄子,茄子好似一个个滑滑梯,滑呀滑,滑来了丰收的喜悦。鲜艳的大红色,是给南边的高梁的,火红的高粱,好似一把把火炬,传呀传呀,传来了幸福小康……
会分享,会修改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吸引读者。
雨中即景
一年四季都会下雨,但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采……
我觉得春雨是轻柔纤细的。它每次都会悄无声息地来到人间,这让我想到了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像那牛毛,也似那花针,非常细,不仔细看还看不清楚呢!对我来说,它不是透明的,而是彩色的。它们就像千条万条彩色的丝线,为大地增添了色彩。你瞧,它落到桃花上,桃花就露出了粉红的脸庞;它落在了柳条上,柳条就生出嫩绿的叶子;它落在泥土里,泥土也会散发出一阵清香。它滋润着世间万物,使大地更加洁净,充满勃勃的生机。
佳
作
赏
析
恰当的引用诗句,更突出了春雨的轻柔纤细,这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如果说春雨是柔和的,那夏雨就与它恰恰相反,夏雨是粗犷豪放的。你瞧,夏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片乌云黑压压地飘来,把强烈的阳光挡住了。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长空,紧接着一个炸雷打破了天地间的宁静。豆大的雨珠倾盆而下,打在了玻璃上,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打在了薄薄的树叶上,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好像在举行一次气势庞大的交响音乐会。天地间仿佛隔着一道硕大的雨帘。
总分的写法运用的恰到好处。
佳
作
赏
析
象声词用得好,形象的写出了夏天雨的特点。
引用这些古诗,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品位。
秋雨是缠绵甜美的。它浙淅沥沥地下着,落到了梧桐叶上,让那又黄又脆的梧桐叶从树上飘落了下来,就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起舞;它落到了火红的枫叶上,让那枫叶更加鲜艳,吸引人的眼球。秋雨下到苹果上,苹果变得通红,秋雨下到稻子上,稻子成熟了,取得了丰收,农民伯伯高兴得合不拢嘴…空气中夹杂着稻香、果香、花香……有一句诗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真是一点不错。当你在秋天的雨后走在山里的时候,那清新的空气会让你的心情格外舒畅。
佳
作
赏
析
以上四段,按时间顺序,介绍雨在不同季节的特征。
冬天是冷峻深沉的。那寒风裏挟着冷冷的雨珠落到人间,使得许多人只愿待在家里,不想到寒冷的外面去,所以大街上的行人很少,但是,家里却充满了温馨。家人会体贴地为你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水,你的心里会温暖极了。此时,听着雨点拍打窗户的声响,不一会儿整个人就会进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我爱春雨的轻柔纤细,爱夏雨的粗犷豪放,爱秋兩的缠绵甜美,更爱冬雨的冷峻深沉,它们都是那样的风格迎异。
佳
作
赏
析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表达对雨的喜爱。
整体赏析
作者按时间顺序,细致刻画了雨在不同季节的各种特征:春雨轻柔纤细,夏雨粗犷豪放,秋雨缠绵甜美,冬雨冷峻深沉。作者对雨的特征总结到位,描写生动得体,令人印象深刻,可见他善于观察生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启示我们:好作文,源于对生活的提炼。
佳
作
赏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