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1 17: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的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基于课标要求和以上分析,我按本课标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第一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第二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其中东晋和南朝历史在内容上突出区域开发,十六国和北朝的历史突出民族融合,并为以后隋唐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历史。
【教学目标】
能清晰地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形成清晰的时空观;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表现,分析江南开发的原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政治兴衰的过程,分析其特点、历史影响;知道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等史实。
认识江南地区的发展是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认识士族政治是该时期政治的特色;认识并辩证分析魏孝文帝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朝代更迭、江南开发、士族政治、魏孝文帝改革等史实的学习,能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相关知识,对于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长的一段以分裂为主的时期,政权最多,头绪复杂。总体上本课讲授比较简单。本课将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子目进行叙述。首先讲授时间最早的三国和西晋。西晋灭亡之后全国进入长期分裂状态,基本格局是南北对峙。对此,课文中先讲南方,后讲北方。这主要是因为从政权演变的角度,南方的东晋对西晋有直接继承关系,而北方的北朝为以后隋唐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内容上突出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重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认识民族交融的影响。
难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期。
【教学过程】
导入: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对刘备分析当下局势:
北方的曹操:实力强大(“拥百万之众”),又控制了皇帝(“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东南的孙权:割据江东多年(“已历三世”),基础坚固(“国险而民附”),“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现在的刘备:只能控制西南地区,站稳脚跟,然后待机发展,可成一方霸业。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这一“三分天下”的预言,后来得到应验,天下果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的时代特征:
①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战火连绵,政局动荡。
②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
③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
新课: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东汉地方长官拥兵自重,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公元二、三世纪之交,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1)汉末军阀混战的重要表现
190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死后,关东联军内部又展开了激烈的混战。
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进行了官渡之战,曹操获胜。此后,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
208年,曹操和孙刘联盟之间展开了赤壁之战,曹操战败。赤壁之战是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关键战役。此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20年——曹丕(魏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魏国——洛阳
221年——刘备(蜀昭烈帝,史家称先主;庙号烈祖)——汉(或蜀汉 “蜀”为简称)——成都
229年——孙权(吴大帝;庙号太祖)——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思考:三国中哪国最有实力完成统一?(魏国)
魏国:实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
蜀、吴: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治理(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
如诸葛亮“攻心为上”,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3)三国鼎立局面的终结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成语:乐不思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小名阿斗)被安置在魏都洛阳(受封为安乐公)。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本意指“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庙号世祖)。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结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2、西晋短暂统一
西晋总共存在了50年(266—316年),其中36年为全国统一时期(280—316年),历经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在西晋统治时期,世家大族贪暴恣肆,胡作非为,统治集团腐朽荒淫。即使是晋武帝也概莫能外,他也是一个荒淫君主。王恺和石崇斗富,他竟然暗中支持王恺。大臣傅咸上疏请求他制止,但司马炎仍无动于衷。
▲晋武帝:建立西晋、完成统一、“太康之治”。
▲晋惠帝:先有外戚杨骏(其外祖父)专权,紧接着是贾后乱政(贾后即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以及“八王之乱”,最后就是晋怀帝被毒杀。[贾后乱政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司马衷)曰:“何不食肉糜(即肉汤)?”(《晋书.惠帝纪》)
【“八王之乱”:301—306年】晋惠帝时期爆发的宗室诸王争夺中央权力的一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赵王伦、楚王玮、齐王冏、汝南王亮、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东海王越)在这期间,战场从洛阳、长安延展到黄河南北,破坏性越来越大。长达五六年的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迅速激化。
▲晋怀帝:晋惠帝被毒死后,东海王司马越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此后,司马越专权。311年,匈奴大军进攻洛阳。七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
▲晋愍帝:晋怀帝遇害后,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316年,匈奴贵族围攻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对峙,前后长达270多年。
3、少数民族内迁
在汉末、魏晋时期,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史称“五胡内迁”。西晋宗室诸王内战时,内迁少数民族也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西晋就是被匈奴贵族刘曜所灭。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了一些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史称“五胡乱华”。
(1)原因:统治者的强制和招募(为了补充兵员和劳动力);气候变冷;中原内乱,军事力量薄弱。
(2)影响:内迁少数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交融;但也激化了民族矛盾。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317—420年)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晋元帝;庙号中宗)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因避司马邺讳,建业改为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
[东晋建立之初,汉元帝威望不高,难以镇服江东,还得依靠士族的支撑。当时,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兄弟——王敦与王导当权,王导为相主内,王敦统兵主外,内外相应,把持朝政。甚至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请王导与之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罢休。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2)士族专权
结合P30“历史纵横”,指出东晋政治的特点。
【士族】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属于地主阶级)。与之就是庶族。士族以诗书传家,必有声望,因此士族也叫望族。望族必是名门(名门望族),名门多有权势,因此又叫势族。
【士族专权】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2、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业或建康。
2、江南开发
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原因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宋书》)
【①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二 (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宋书·沈昙庆传》)
【②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三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终始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③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
(2)表现
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
①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②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③促进了南方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④南方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北方人口的进一步南迁。⑤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十六国出现(15+1):北方15(羌1+羯1+氐2+匈奴3+汉3鲜卑5) + 西南1(成汉)
◆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2)民族交融
◆五胡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淝水之战(383年;前秦VS东晋)【前秦皇帝苻坚VS东晋孝武皇帝司马曜】
【投鞭断流】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释义:前秦的苻坚进攻东晋时骄傲地说,我这么多的军队,把每个兵的马鞭子都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后用来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草木皆兵】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释义: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风声鹤唳】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释义:前秦苻坚带兵攻打东晋,被打得大败,逃走时听到风声和鹤叫都以为是追兵。后用来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一点声音,就十分恐慌紧张。)
①前秦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
②影响:前秦政权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又加剧。
◆随着前秦的失败和崩溃,北方又陷于分裂动乱中。383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后迁都平城。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太武帝拓跋焘)
(2)孝文帝汉化改革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年)在位,进行改革,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①内容:A.迁都洛阳(494年),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葬洛阳。
B.改穿汉服、统说汉语、改用汉姓、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②影响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B.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C.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政权更替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朝代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学习拓展】
6世纪中后期,东魏—北齐、西魏一北周、梁一陈三方政权形成鼎特局面。西魏一北周政权就实力而言原本是最弱的一方,但后来居上,逐渐强大。北周先灭北齐,取代北周的隋朝又完成了南北统一。这与西魏-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有效地强化内部凝聚力有很大关系。
◆民族交融: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
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易中天《南朝,北朝》
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尽管全国尚未实现统一,但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强烈。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本课小结】
尽管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或自发或强制的人口迁徙制造了地区间的战争与民族间的冲突,但民族交融的加深是时代的主流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在交融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具有吸引周边民族集团“向化”的魅力,并由此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格局。
正如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写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玉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魏晋南北朝这个帝国的低谷,最终在政治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合力下,选择了以北朝作为历史出口。 一个崭新的隋唐大帝国正在走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