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课共三个子目,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历史的延续,与上一单元有需密的逻辑联系。第二单元讲述的这个时期,起始于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军阀混战,形成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第一,这期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的一面,其余多数时间都是由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长时期的政权分立,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国家呈现分裂状态,第二,主导局势,形成比较长期的政权对峙,正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政治典章制度。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南方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这种分裂的状态未能继续,继起的隋朝统一了全国,唐朝继承了统一全国的功业,形成了“贞观之治”那样的开明政治。唐朝国力盛,制度创新,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思想活跃,科技发展,文学艺术达到高峰,民族往来频繁,对外交往密切。这些深屋的历史关联量更引导学生认识的。
(3)学情分析:作为新高一的学生,高中知识与初中所学的有所脱节,不易理解相关史实。尤其是本课的政权更迭较难识记和理解,学生初中仅对三国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很难构建完整的通史体系。且开放式的历史教学,要求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搜集材料,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课中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传统教育的惯性,目前学生的配合尚显不足,需要花费大量的日间和精力磨合。
学情应该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分析,学生缺乏什么知识,结合部编版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已知和未知,教法的选择要结合班风、学风。
二、教学目标(一节课重点抓住一两个核心素养体现即可,)
1.唯物史观:通过阅读史书典籍和文物插图,了解历史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2.时空观念:通过地图和教材内容,在概括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探究东晋士族地位的变化以及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民族融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严重的特点;在概括南方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4.历史解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分析民族融合以及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在探究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解释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重要影响;
5.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北方少数民族向内迁移并且逐步融入华夏民族;探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三、重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
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过于简约)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课程讲授时采用自学启导教学法。这种方法综合了自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及讲授法的优点,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具体的就是通过设置一些列问题,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思考、体验,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丰富情感的目的。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利用史料、图片、图表等资料,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运用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较少,死板。建议看优秀教学设计进行模仿。)
(1)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
教师讲述:上图所展示的是在B站很火的唐国强老师扮演的诸葛亮,具体位诸葛亮与刘备在诸葛亮的茅庐中商议天下局势。我们曾学习过的隆中对“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称赞的也正是诸葛亮,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那个烽火不休的年代。
(二)讲授新课
一、三国与西晋
教师提问:何兹全先生的《三国史》,开头有这样一句话:东汉统--帝国的垮台和分裂局面的出现,应从黄巾暴动说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的豪
强纷纷组织武装,修筑坞壁占据底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东汉末年相继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中平六年(189年) ,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相信大家都听过林俊杰的“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同学们都知道哪些三国时期的战争呢?
预设学生行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学生行为的生成过于简约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
同学们所说的皆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小组合作探究: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师提问: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
预设学生行为:农民起义,军阀割据
教师提问:这些对当时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 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预设学生行为: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小组合作探究:在三国鼎立的对峙中,曹操为什么实力最为强大
展示材料: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教师提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学生行为: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招揽人才,2重用人才3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展示表格: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预设学生行为:
教师讲述:初平元年(190年),袁绍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官渡之战后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刘备在隆中对以后,先后依附刘表,打败刘璋,大业初成;孙策是一直占据江东。成为最重要的三股力量。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孙权定国号吴,定都建业”。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分分合合是三国”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是西晋的短暂统一。请同学们阅读书本归纳西晋的建立以及统一。
预设学生行为:1、建立: 266年,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教师讲解: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材料展示:针对西晋“唯钱是图”的现状,时人鲁褒作《钱神论》讽刺道:“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拨,怨仇嫌恨非钱不解...”
教师提问: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导致了什么后果
预设学生行为:西晋统治者腐败奢侈,贪图享乐,社会上唯钱是图的风气盛行,这样的社会风气必然导致统治者无心 政治,社会就会道德缺失,最终国家沦丧。
教师讲解:衰落(转折点) :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晋武帝死后,继承者惠帝天生弱智,一批宗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由宫廷政变演化为内战。
图片展示:
名词解释:“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教师补充:八王之乱产生原因:①西晋实行分封制。②晋惠帝昏庸无能。
(2) 影响:①西晋迅速走向衰落。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在中原人口不断南迁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内迁(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师讲解: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晋惠帝退位。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司马伦。五月去除赵王司马伦及其党羽,晋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专政。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成都王司马颖及河间王司马颙派军讨伐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于京城洛阳响应。最后齐王司马冏及其党羽被除,长沙王司马乂掌政,成都王司马颖于邺遥控。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成都王司马颖为了去除驻守京城的长沙王司马乂,联合河间王司马颙率军攻击洛阳,但被长沙王屡屡击败。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初洛阳城缺粮,东海王司马越勾结禁军擒长沙王,开城投降。长沙王被河间王将领张方用火烤死,成都王颖迫惠帝立其为皇太弟,河间王颙为太宰,东海王越为尚书令。成都王胜利后,班师返邺,政治中心北移。而后东海王越集结各方兵力,挟惠帝讨伐成都王颖。最后失败,惠帝被俘,东海王逃至其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河间王将领张方占领洛阳。但不久东海王的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击败成都王。成都王挟晋惠帝逃至洛阳,投靠拥有关中及洛阳的河间王,最后成都王被废,河间王改立司马炽为皇太弟。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西向进攻关中。光熙元年(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攻入洛阳。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败走,最后相继被杀。东海王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随后晋惠帝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专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八王之乱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发。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光武帝刘秀打破西汉边民严禁内迁的铁律后,边民逐渐内迁,而大量游牧民族因此以各种方式被迁入充实边郡。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和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各少数族人民内迁后,在汉族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地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业生活过渡。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当时,在内地不少地方,少数民族人数相当多,如西晋时,关中户口百万,其中少数民族占了一半左右。
上图我们可以知道西晋对于内迁的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但是这样的方式也给西晋带来了所谓无穷后患。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因而反抗不断地发生。
预设学生行为:内迁少数民族卷人八王之乱,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
展示材料:西晋灭亡时的年号为“永嘉”。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时,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羯人石勒在东郡击败晋军,杀王公以下十余万人。
----《中华文明史》
名词解释: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以上五胡是西晋末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教师讲解:到了西晋末年的少数民族势力可以分为三股:匈奴是灭亡西晋的策动者,有统治中原的野心。羌、羯、氐属于第二股。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随匈奴人来到中原后由于生活贫困,很多羯人沦为汉族地主的隶农。羌人三度叛乱,叛乱后的羌人又屠杀汉人,接着是官军的大肆镇压。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乱”中与汉人一起逃亡的流民。第三股是鲜卑人,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多在西晋末年对战争持观望态度。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后来称雄北方的慕容氏、拓跋氏都是支持西晋政府的,其首领相继被封为大都督和代公,是西晋的盟友。
对西晋首先发难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义和羯、羌的小规模反抗,然后是匈奴贵族刘渊的起兵。八王之乱中,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将军王浚联合鲜卑贵族进攻司马颖驻守的邺城,司马颖不敌,刘渊献计说要回匈奴召集骑兵抗衡鲜卑人,司马颍同意。刘渊得以回到匈奴。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渊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国城,与匈奴权贵密谋起兵。刘渊的从祖父刘宣发表了起兵宣言,实际是要夺取中原。当时,并州境内的汉人大多因战祸而迁徙南下,胡汉势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并州的官吏们还在热心内争。于是,刘渊称汉王,置百官,打败司马腾,招降山东起义的王弥等人,形成了反晋浪潮。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称帝,都平阳。他分别于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秋冬遣其子大将军刘聪率石勒、刘曜等进攻洛阳,西晋军队顽强抵抗,匈奴败退。后刘渊死,刘聪杀兄自立,又于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冬三攻洛阳。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西晋专政的太傅东海王司马越病死,匈奴大军第三次围攻洛阳,而南方诸州的牧丞或拥兵观望或象征性的出兵“勤王”。王敦天天召集士族饮酒作乐;王澄带兵从荆州出发,以极慢地速度到了南阳,一听荆州刺史山简的军队战败,就跑回去了。而王衍等人率十几万大军公开逃跑。结果他们被石勒在苦县全歼。七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接着汉国大将石勒闪击荀唏,青兖沦陷。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在长安的晋愍帝下令司马睿、刘琨等的共七十万大军分三路合击平阳。结果身为此战主力的司马睿在士族的鼓动下竟抗命不遵。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
展示图片:
图表展示:
教师讲解:西晋王朝经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元气大伤。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展示材料: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编户齐民)约有九十万,占当时政府编户齐民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茔《魏晋南北朝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22页
教师讲解: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教师讲解: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2、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建立:
图片展示:
教师过渡: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后,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教师提问: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土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和材料,思考什么是士族?
展示材料: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ya)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几家士族都是在战乱中从北方移居到南方的。(教材历史纵横)
预设学生行为: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土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课内探究:士族崛起以及衰落:
展示图片:
资料补充:[东晋士族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教师讲解: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的作用?
学生行为预设: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是因何走向衰落的呢
学生行为预设:小组讨论
师生探究:衰落原因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
2.东晋与南朝的交替:
教师讲解: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4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河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
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迁移方向为何向南?
展示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天下无事, 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食货志》关于东晋后期南方情形的记载
教师提问: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想一想江南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预设学生行为:1、原因:(1)中国北方战乱。
(2)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3)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4)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5)一些统治者采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教师讲解: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①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迁至江南,为江南地区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秩序安定。这些条件使得江南得以开发。2、影响:(1)魏晋南北朝江南迅速开发,南北经济差异明显缩小,趋于平衡,为以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创造条件;(2)南方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融合。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图片展示:
展示材料:《宋书》记载这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说: “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汉氏以来,民户雕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 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盖东西之极盛也。”
教师讲解: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 , 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在位三十年期间,励精图治,史书称自义熙十一年( 415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动, 民不外劳,役宽政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教师过渡: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板书)三、十六国与北朝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教师过渡: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教师讲解:特点:1、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2、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展示图片:
教师总结: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东晋:谢安 前秦:苻坚,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展示图片:
自主阅读:考古工作者在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嘎仙洞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证明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
教师讲解:北魏统一-北方: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拓跋理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 ,早期国语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 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
展示图片:
师生探究:迁都原因
展示图表:
自主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学生行为预设:政治经济文化
展示图表:
教师过渡:
教师提问:改革带来的影响?
学生行为预设: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教师讲解:1、积极意义
①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②.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结束了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消极作用
①.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历史社会发展是复杂的和曲折的,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粗,汉人的繁缛腐朽。②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 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③.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鮮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图片展示:
教师激疑:原北魏迁洛前漆棺上孝子画像与北魏迁洛以后的石棺上孝子画像有何不同?
学生行为预设:服饰汉化
教师过渡: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北魏分裂,是指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 ,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元修在年底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在长安立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东魏政权在高欢的控制中, 550年,被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北齐而取代;西魏政权在宇文泰的控制中,557年,被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而取代。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两名皇族被军阀拥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